昆德拉在小说《慢》中写道:
速度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
时至今日,
这句话套用在外卖小哥身上,再合适不过,
因为他们的生存逻辑,
就是
“争分夺秒”
!
公开资料显示,
2015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超过2300亿,
占整体餐饮消费的比例为7.4%,
如此惊人的数据背后,
速度和效率,成了这个行业的关键词,
外卖小哥们必须”多送快跑“,
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1月20日晚,是小年夜,
当人们都在家过节的时候,
有很多人还在辛苦工作着,
在济南宽厚里,
记者亲眼见证了一个外卖小哥的“速度”,
(齐鲁晚报记者 刘雅菲 摄)
只见他他飞奔着跑进店里取餐之后,
过了短短十几秒,就又跑着出了门,
迅速跑向了自己的电瓶车,
因为每节省一点时间,
他就能多送一份餐。
这个只有短短七秒钟的小视频,
在朋友圈发布之后,
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感慨:
“每个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
一直以来,
外卖送餐员都被冠以“高薪职业”,
但是在“光鲜”的背后,
所普遍面临的却是
负荷强、罚款重、安全无保障
等诸多“辛酸”现状,
还记得不久之前,
一个
“外卖小哥电梯里急哭了”
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视频中的一幕,发生在2016年12月,
三十多岁的七尺男儿,
在电梯里像个孩子一样的嚎哭起来,
原因只是因为怕
送餐晚了被投诉,
外卖骑手挣的都是辛苦钱,
送慢了饭凉了,
客户不理解给个差评,这单就算白干了…
2014年6月,《纽约客》的封面“人物”出现了一名新奇的主人公——外卖派送员,插画家BruceMcCall创作了这幅“驶向外太空的外卖送货员”,“我想向伟大外卖员致敬!”他说,
“我一直想找个正确的方式,让大家知道他们是一群英雄,无所畏惧,风雨无阻,靠着双脚给纽约客送来食物。”
直到今天,这个封面也丝毫不会显得过时。
某招聘网站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送餐员的平均薪达到了6829元。一些熟悉路线有经验的小哥,每月可以赚到上万块。
收入背后是什么呢?某外卖公司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平均每位外卖骑手1年的送餐距离是14000公里,相当于从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走了快三趟。每个骑手平均一天送30-40单。因为他们领的是计件薪酬,跑得多就能赚钱,想赚钱就必须跑得多。不管天气多恶劣,骑手永远在路上,有的骑手甚至100天没有休息过。
身体“吃不消”而离职的送餐员几乎每天都有。一位从事送餐员入职培训的讲师甚至对新人调侃:
“今天在座的等待入职的外卖员或许有100人,然而隔壁就是办离职的房间,可能会有150人离职。”
抢单是第一步,抢到单以后要迅速送到顾客的手中,并争取获得他们的好评。
因为这涉及到外卖员的等级。在这些骑士的阶层划分中,由低到高共分为青铜骑士、白银骑士、黄金骑士、黑金骑士、钻石骑士、圣骑士、神骑士7个级别,升级的唯一依据,就是用户的好评数。
高等级意味着高收入。
公司里最高级别的“神骑士”每送一单外卖可额外获得1.8元,而最低的“黄金骑士”每单只能获得0.8元。
到达“神骑士”需要30000积分,这意味着需要得到3000名顾客的好评,但公司政策又规定,每个月剩余积分清空,只保留上一级基础积分。
这如同传说中的妖怪推塔故事,凡人被妖怪抓走,妖怪承诺,如果在海边用石子堆好小塔,就放他走,但每天晚上,妖怪都会来把塔推倒一部分。
这个塔就永远无法堆完。
自去年6月以来,情况悄悄朝着更艰难的方向转变——
罚款更严了,“升级”变得更艰难。
某外卖平台严重质量事故的评价标准
据外卖公司高管透露,一般送餐超时有几个原因,要么是送餐员身上配送的单量太大,送不过来;要么是天气恶劣或交通堵塞、车辆爆胎;要么是餐厅出餐太慢,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出餐;甚至还出现过用户为了拿超时赔付红包,故意不接电话。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系统宕机。
如果配送员不沟通直接点确认送达,被客人投诉的话,核实一次投诉是罚款2000元,此外,站点还要被扣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总之,超时送达的结果非常严重。很可能仅是你喝口水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半个月工资。
为了拼速度,骑手轻描淡写地说,十层楼,十秒上去,一秒一层。
“据说没有被偷过的配送员不是一名完整的配送员,我的外卖箱、电动车电瓶、雨衣都被偷过。”
“永远不知道系统会给你派什么样的订单。”
“很多次遇到楼下单元门锁着,客户电话打不通,当时想死的心都有。”
“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
“最严重的一个月干下来工资竟然变成负数。”
每个行业都不容易
请给予他们一些尊重和谅解
来源|齐鲁晚报(qiluwanbao002)综合整理自创业邦杂志(ichuangyebang)每日新报(mrxbweixin)等
编辑: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