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投研圈
新财富投研圈是基于新财富十余年各类品牌评选推出的资本圈活动平台,针对资本圈高端群体,3000家上市公司、新三板、34个研究领域的1600家分析师及一级、二级市场专业投资者机构等沟通互联的系列线上线下的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年薪百万!DeepSeek,持续刷屏!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夜读|好运,会眷顾这四种人 ·  昨天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投研圈

15年期货老兵:我看好的五大领域,躺着赚钱的方法

新财富投研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1-13 22:08

正文

(一、二等奖依旧虚位以待,急死小编我了!)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本文为11月11日上海砥俊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梁瑞安在2017年第三届操盘手大会上主题为“运用供需理论投资期市和股市”的演讲,较实录有删节,小标题有编者所加。文中观点仅反映演讲者研究和学术观点,不代表见闻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十几年来在期货和股票上面的一些心得。坦率讲,这是我16年来首次在这么大的大会上讲我的理念,一直没进过,只参加过圆桌。交易是怎么回事?做得好没必要讲,做得不好没脸上来讲,所以一直没讲。



1

心得就两个字“供需”,期货股票上都很灵


我讲两个内容。过去十年,我一直在做供需的研究,为什么在过去十年?其实我前面四年是走了弯路的,在期货公司的四年,不断地摸索不同方法,我本科学的数学,我记得2002年用过自己很高深的数学理论搞了两年,钱还是赔光了。后来发现不对,还不如看技术分析,几十本技术分析的书又搞了一年,钱还是赔掉了。后来想基本面,东听听、西听听还是不行,基本走上绝路。2006年到上海拜师学艺,就两个字“供需”。供需用在商品期货上很灵,用在股票上也是非常有效的。


投资这件事,我今天回过头看它是很简单的事情,简单的好像也没啥事可干,我说的是方法论上的东西。你摸到投资,摸出“简单”这两个字确实花了十年。我做的第四年大概知道,是怎么样才能赚钱,摸到第十年,突然发现怎么样可以赚大钱。我第十年到现在已经过了五年,效果还是非常好。


因为我喜欢写微博,前几天我想什么叫“投资”“投机”这个事情也想了20年。我1997年上数学系看投资者定义搞得蛮复杂的,然后资本操作了十几年也没定义出什么叫投资。今天我觉得投资是赚自己看得懂的钱,投机是对自己看不懂的下注。很多人比如我给他讲一个股票他就买了,三个月没挣钱就跑了。过一阵子这个股票涨了50%,他会跟你说一回头就跑了,因为他没理解。如果你当初理解了,肯定可以拿走。


投资许多人都在这里面摸索,像期货成功率也很低,可能大家都在摸索,有些人平均半年就牺牲掉了,有些人摸索5年、有些人摸索10年,可能还没摸对路。投资是理念端正,四处碰壁时要自己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道,理念要端正。我也是这么过来的,觉得这个理念挺好的。怎么赚大钱?要有大局观,不拘泥于小节,不拘泥于中小机会,不拘泥于某个市场,为了赚大钱不断地掐。我自己总结,也是一个北大的师兄跟我说的,他说你的交易风格我可以用几个字总结,他说“将军赶路,不追小兔”,我说这个很契合的,做十几年没想到这是我的风格,所以我把这几个字写大字挂在我办公室门口。


还有一个例子也是很经典的,比如茅台,2012年开始反腐几年。为什么一瓶茅台能从两千二跌到2016年夏天的八百七。比如政务需求里面有百分之三十四是茅台消费,突然政府不让喝酒反腐,变成零了。


需求突变了,需求从D2移到D1价格一定是暴跌的。我们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你就会发现需求突然下降一定暴跌。但有些人不信邪,终端产品降一半股价有可能跌60%、70%,你再死抗会很搞笑。


我2015年为什么看到茅台的机会?很简单,他把需求已经压到零之后,供需平衡了,今天供需平衡,未来十年供需肯定不平衡,这是一个小案例。


价格和需求关系也是很简单的,看经济学茅台两千多喝悠着点,能喝两瓶的喝一瓶省点。如果一瓶变成八百多,价格对需求有影响的。比如LV包三五万不太心动,双十一LV包六折可能排队去买,就是简单的道理。


2

核心竞争力在于解读供需背后的东西


我们有理念有方法论。平衡表这个方法是2005年叶总他们摸出来的。原来你看平衡表是没感觉的,后来大家知道,平衡表我们要知道未来半年、未来一年商品的供需平衡情况。


还要读懂这个平衡表,很多人是读不懂的,我们以前自己摸索的时候,其它基本不看,我们只是在会议室看这个东西。所有数据都是我们自己在摆弄,最多用权威的第三方的数据,从来不用第三方这些咨询机构公司提供的。


因为核心竞争力在于怎么解读供需背后的东西,哪些数据是假、哪些数据是真,包括哪些低估了还是蛮有讲究。我们把供需平衡每个分项,要把它精准地落实到月度数据,周度和日度数据里面,有了这些东西我们能把握到机会。


一定要预判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定要独立思考,对一个行情有一个预判,我们挣的钱都是原来想好的,不是走到哪儿算哪儿。开仓那天知道要中仓,而不是走着走着中仓了。把这个事情研究好很激动,一研究好根据资金要翻几倍,后来基本都能兑现。


最后是要紧密跟踪,对原来很多假设要跟踪,这基本是我们用到的方法。


2012年豆粕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属于起点,2012年之前的十年对投资特别对商品有一个误区。觉得应该在商品期货稳定赚钱,其实这个思想是错的。在商品期货里面不应该稳定赚钱,而是应该赚暴利,我稳定了十年其实也是错了十年,每年赚三五十没什么意思。


我2012年豁然开朗,2012年做豆粕之前也在北京,在青岛把相机摔了很不爽,没出去旅游。研究搞棉花怎么从600万到20亿。真的是花5天时间把所有东西读一遍,发现做期货是这样做。


豆粕这个案例认识很多大佬,他们每天给我打电话,三千一可以做吧?他们问我什么目标?四千肯定可以,一直做多。


两个月做了十倍,这都是我重仓做期货的起步,后来每年打一两个品种,基本把钱花掉,杠杆都在十倍,少了都不痛快,三五倍都没感觉了,搞了三年搞了一百倍。


这是铁矿石2014年的经典案例,其实我2012年做豆粕,过年就想今年做豆粕怎么回事?豆油跟着讲,我查平衡表豆油基本平衡不应该涨了,2013年肯定暴跌,2013年我开始谋划空植物油,把不活跃的菜油空到活跃了。很多不做这个东西,我说挺好,空到第一名也行。我跟空头第一名吃饭聊起这个事情。


国内那时铁矿石没活跃,当时铁矿石不太活跃我控到前五名的仓位,后来崩掉了。有一次我在大会上讲,只参加过圆桌论坛,我讲铁矿石也是千年等一回,你们二十年别想了,120美金20年别想,其实是很悲壮送别的价格,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中国人盖房子盖到头了才会有这种价格,崩下去别指望。


到了2015年,其实2015年之前我还做了一把股指期货,2014年秋天做的,2015年1月16日全部清仓,为什么我能跑?是因为2008年被坑过一回,知道什么叫泡沫、什么叫逃跑。2014年9月为什么切入?也是跟一些大佬交流,有些人微博上说机会来了,我一看觉得有机会,跟一些朋友吃完饭我重仓,一路加到五千点,后来我跟一个朋友在香格里拉喝茶,然后拍照,五千多点拍照,我说这是顶,结果真被我说中了,在有泡沫的时候时刻要想着走。


慢慢总结出来,我读研究生时演讲过讲买赚钱机器,逐年变多的上市公司,这个定义不太好,还是要长期稀缺的,我选一个公司一定自己问自己是不是长期稀缺,是的话才深入展开研究。


3

股票估值有很多方法,我只认这个


下面讲讲估值,股票估值有很多方法、角度,我只认这个。我把上市公司形容成会下金蛋的母鸡,这个公司未来三五十年产生自由现金流折回来就是今天的价值,股票价格和价值距离是你的边界,这个东西如果不深入人心是做不了战略投资者。


段永平说DCF模型是思维方式,我没有精算过,在我的办公室里面,固定电脑没有只有一个小笔记本带来带去,还有一个小计算机几年前买的三十块钱。我投资拿计算机按按,这有一个理念“买股票等于买公司”,PK谁看得远。


因为N是无限远的,其实整个金融圈看事情看得很短,比如新财富第一名到我们公司路演,二季度路演给我三季度,三季度要换一批股票,四季度又换另一批。像种地拔树苗一样,这季度种几棵树,下季度换掉怎么长成大树呢?


他的策略变化太快了,不要太关心未来两三年业绩,比如2015年茅台没有业绩,我对它很兴奋,我想它未来一二十年是怎么样的,我觉得很兴奋它两千亿估值,十年前可能是两万亿。如果琢磨2015年业绩、2016年业绩不敢买,盯准这两年做不好,盯着一二十年可以做好,通过长期历史分析可以看到。


很多分析师观点不对,他说过去五年毛利率怎么样,这不好使。只要新增产能出来,毛利率可能腰斩,我们做螺纹钢清楚,一吨挣一千多,假如市场化没有政府控制,一千多利润可以达到一百,这是充分竞争没壁垒的东西。我们看问题想未来怎么样,要调研要跟上市公司高管聊这个行业的格局,而且要从竞争对手反过来聊这个公司。行业前三名要跑遍才知道,这个交易能不能做下去,能不能做三五年,十年二十年。我们对短期的输赢、短期格局不是很关心,而是关心十年后它是不是江湖老大,十年后想不出来不要做。


4

中国崛起,五大投资机会


讲讲中国的机会。中国机会也是大得不得了,这张图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图,很多人看问题主要看得太多,我喜欢把它看长一点,比如中国GDP占世界,像200年之前中国是老大。然后在七八年改革开放之前的一百多年,是屈辱的一百年,加上建国之前的38年都是很混乱的,殖民地、多个政权在那里乱搞。



咱们GDP走到今天世界什么占比,未来十年总量会超过美国,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点,中国在崛起,而且在崛起的前夜,现在真正开始突飞猛进的时候。股市里面机会多得是,茅台、腾讯能天天创新高吗?盯着GDP?所以角度有问题。


股市在全球是领先的,一个经济要驱动有什么因素?第一稳定的政权,第二人力,第三资本。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没有钱引进外资,但是我们有人,我们城市化之前富余农村劳动力都进场,廉价劳动力加上外资能突飞猛进。


十年前什么概念,2007年我们通过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已经学到很多东西,再走十年走到今天操作业已经成功了,发现我们很多行业已经世界第一了。我们家电世界第一、安防世界第一、互联网世界第一、金融科技的应用也世界第一。金融科技的应用是排前列排第一名的,日本是倒数的,我一年去日本几回有体会。中国十几亿人口,别说老龄化,我们消费刚刚喷发出来,所以机会就在眼前。



这几个红字大家没看见的话,基本今年投资没多少了。未来三十年就是中国盛世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做什么?投优质上市公司抓龙头。为什么龙头都被人哄抢?星期五这种行情有点乱,哄抢,外资几年前已经在进入中国的股市,目前已经抢到一万亿,国家队才管四万亿,他已经抢到一万亿未来还在抢。如果很多散户没开户很可怜,被别人抢掉了。


消费不得了,消费占GDP也是起来的,基建投资我都不感兴趣,一定压住消费。消费吃、喝、玩、乐,抓住吃,有白酒、牛奶,我抓白酒,肯定抓茅台,抓最高端的。茅台为什么好?中国人一年要喝掉一千万吨白酒,我只有不到三万吨是茅台,你们抢吧,千分之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