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晨老师教英文
跟随 北外李晨 老师提升英文素养与教学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恶魔奶爸  ·  大S的病逝,汪小菲难辞其咎! ·  3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7:My old cat ... ·  2 天前  
英文悦读  ·  【明天开始】2025全新话题写作社群来了 ·  3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4:Millennials: ... ·  5 天前  
恶魔奶爸  ·  新的一年,请抓住这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晨老师教英文

北外李晨:四条人命与英语听说的“可理解性”

李晨老师教英文  · 公众号  · 英语  · 2019-09-05 22:19

正文

本公众号的老朋友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可能会不太适应——李晨老师怎么也“标题党”了?!


放心,我还是我,夸大其词不合我的秉性。我这里说的“四条人命”,是真实事件——由于英语听说交际失败而导致的四个鲜活生命的凋零。



1995年7月,Steven Cushing在专门探讨飞行安全的期刊 Flight Safety Digest上发表题为 Pilot-Air Traffic Control Communications: It's Not (Only) What You Say, It's How You Say It 的文章——


如上图中的摘要文字所述,该文的出发点是从英语听说交际有效性的角度,探讨机场塔台和飞行员之间应如何有效地进行听说交际,避免误解。


对于Flight Safety Digest这样的专业期刊来说,绝大部分文章是探讨机械故障、天气灾害、飞行政策等等行业内部话题的。看到这样一篇专门从语言角度探讨飞行安全的文章,实为罕见,也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那么口头交际失当对航空安全到底能造成怎样的影响呢?Cushing提到两个有关同音字(Homophone)的例子——


【真实事件1】

塔台发出指令——descend “two four zero zero”

飞行员回复——“OK. Four zero zero.”

飞机随即下降至——400英尺(122米)

而塔台的实际意图是——2400英尺(732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乌龙?!因为”two“ 和 ”to“ 同音,塔台的指令被飞行员误解。


该事件直接导致四人死亡!!!

【真实事件2】

副机长听到塔台指令后说——Cleared to seven.

机长以为是飞机降落信号,随即将飞机高度降至——7000英尺(2135米)

但正在飞机下降的过程中,副机长警示机长飞机的正常高度应该是——10000英尺(3050米)

机长赶紧将飞机拉回正常高度


实际上,副机长口中的”Cleared to seven“应为”cleared two seven“,意思是得到了机场的回应,飞机可以降落在第27号跑道。


该事件因为发现得早,悬崖勒马,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不知诸位看到这里作何感想?


我是不寒而栗!


我也在反思英语教学的真实性有多么的重要。早在2012年,我给中国国航的机长们做过英语语音的培训,当时的课堂组织比较单一,纯粹是语音培训。要是当时我能把这两个案例融入课堂,恐怕机长们的学习动力会更足🤔



听说交际的失败,一般有两种情况:


1、听者无法理解说话人的意思。

2、听者以为理解了说话人的意思,但实际上是误解了。


这两种情况中,第2种更隐蔽、也更加凶险!


我在《 北外网院2019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英语语音(李晨老师PPT分享) 》中将英语语音的学习目标明确地锁定在了“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上。但“可理解性”并不仅限于英语语音教学,口头、笔头交际都要讲究“可理解性”!所以,我心目中优质的英语课,不论具体讲授的技能或知识点是什么,都必须以“表意”为核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