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果壳  ·  八成体重都是屎,TA便秘身亡 ·  2 天前  
环球科学  ·  火遍全球的DeepSeek:科学家是怎么用它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普中国

《哪吒2》的土拨鼠火了!土拨鼠真的会发出“啊~”的声音吗?

科普中国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2-09 18:52

正文


最近电影《哪吒 2 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首,电影里有一段哪吒大战土拨鼠的剧情,可以说完美符合大众心目中土拨鼠的形象以及关于它们的网络梗,导演 饺子还为片中土拨鼠领袖“鼠老大”献声。


截自《哪吒2》预告片


不过也有朋友看完电影后产生了一些疑问,土拨鼠到底是什么动物?它们打架真的像电影里那样跟跳舞似的吗?土拨鼠真的会发出“啊!”这样的叫声吗?土拨鼠里真的有“大王”吗?


表情包来自网络


先说结论,电影里呈现的土拨鼠,除了说话、做饭、耍功夫等一眼就能看出的艺术加工之外,对土拨鼠的还原度还是很高的,由此可见电影团队做了很扎实的工作 ,不过其中还是有几处艺术与现实的差别值得详细讲讲,下面咱们就来聊聊,就让我们从土拨鼠的名字开始吧。


土拨鼠到底是什么动物?


虽然土拨鼠的大名广为人知,不过,土拨鼠并不是一种动物的名字,而是一类动物的俗称——通常我们说的土拨鼠指的是“旱獭”。 旱獭在全球共有约 15 种(有争议),我国分布着 4 种旱獭,分别是灰旱獭 Marmota baibacina 、长尾旱獭 Marmota caudata 、西伯利亚旱獭 Marmota sibirica 和喜马拉雅旱獭 Marmota himalayana ,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草原、高山草甸等环境中。


饺子导演在访谈中提到在川西见到土拨鼠,找到了灵感, 考虑到地区分布,这很可能说的就是喜马拉雅旱獭——国内社交媒体上出场率最高的网红“土拨鼠”就是它们。


图片截自中国电影报道访谈


我们在网络视频中常见的旱獭形象是一副矮矮胖胖、蠢萌蠢萌、一脸吃货相的样子,它们腆着肥嘟嘟的脸,会站起来一扭一扭的走路并向你讨要零食( 但是不要给,原因最后说 )......喜马拉雅旱獭体长可达 60 厘米,体重则能达到 7 公斤以上,加上生活在高原有着厚厚的毛皮和脂肪,看起来就像一个小肉墩,但在分类学上,敏捷的小松鼠和旱獭竟然还带点亲缘关系——它们都是松鼠科的动物,只是分属不同亚科。


旱獭碰到危险怎么办?


由于旱獭种类不少,在我国的4种旱獭习性又较为相似,这里就以“网红土拨鼠”喜马拉雅旱獭为例来说说。喜马拉雅旱獭 (下文中如非特意提到, “旱獭”均指的是喜马拉雅旱獭) 是一种植食动物,主食就是各种禾草类的牧草,也会取食各种植物嫩叶、茎、根块果实等等,在秋天旱獭会大量进食,让自己身体储存脂肪以熬过寒冷的冬季。


虽然现实中的旱獭不用担心哪吒突然打上门,但所谓“在家小可爱,出门一盘菜”,旱獭在食肉动物眼里就是一个会行走的肉罐头。不管是赤狐、藏狐、兔狲等小型食肉动物,还是猞猁、狼、雪豹、棕熊、金雕、草原雕等等,只要发现旱獭都会想方设法将其捉住饱餐一顿。


不过,有时旱獭在面对藏狐、兔狲这样重量级相近的对手时,也会利用自己身宽体胖、皮糙肉厚以及一对凿子一样锋利且咬合力超强的门齿放手一搏,打它们一个出其不意,有时候甚至能让天敌落荒而逃。


资料来自记录片《祁连山国家公园》


洞是真的,王是假的


由于大自然很残酷,为了生存,旱獭可以利用门齿和爪子刨开地面的泥土挖掘洞穴,钻进去躲避捕食者以及冬天的严寒。一般旱獭的洞穴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于居住,另一类则作为进食、临时躲避等用途,旱獭的居住洞穴并不是简单的隧道,而是一个洞口隐蔽良好,并且十分精巧复杂的地道网络。


注意远处小山包上的洞 截自《哪吒2》预告片


旱獭会以家族为单位,由几个家庭共同挖掘出一个洞穴,一般这个洞穴有多个出入口,如果一个洞口被天敌堵住可以从其他洞口逃跑,而且出入口一般与地面呈 45°角,这种设计能防止风吹入洞穴,同时有一定的防雨功能,旱獭进入洞穴的时候也能更加快速,增加躲避危险的几率。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电影里土拨鼠的老巢里有一圈小土丘,上面有很多洞,可以说是较为还原了。


而旱獭洞的洞口往往会开在向阳面,这样在冬天积雪会融化更快,挖洞时从地下挖出的土也会被堆起来作为“瞭望塔”,平时旱獭会在上边晒太阳或瞭望敌情。旱獭的洞穴在很多动物眼里都是一座大豪宅,所以藏狐、兔狲、狗獾等动物只要有机会也会鸠占鹊巢,将旱獭赶走将洞穴据为己有。


旱獭会以家族的形式群居,一般是一对或多对成年旱獭带领数只幼崽聚集在一起形成比较松散的群体,冬眠时会在一个洞穴中报团取暖,到了春夏则各过各的,有点类似于以前大杂院的生活,并 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也就并没有类似于狮子、鬣狗或蚂蚁、蜜蜂群体中的王存在 ,这一点跟电影里是不同的,不过毕竟那是土拨鼠妖嘛,有个大王很正常。


旱獭打架像跳舞?是真的


只要有群体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时候不同个体的旱獭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大多数情况下性情温顺的旱獭会和平解决问题,不过如果遇到矛盾不可调节的时候双方就会大打出手,是的字面意义上的大打出手,两只旱獭会站起身来用小短手互相推搡对方,用最大的努力绞尽脑汁将对方推倒,有时甚至还能看到三只旱獭围在一起形成一个“铁三角”,不少视频都会将其恶搞为“两个打架一个劝架”。


D:\weixinbuffer\WeChat Files\dingzheng0534\FileStorage\Temp\0f62a4d820e20aff231ee4c93581125.jpg

对土拨鼠打架的恶搞 图片截自人民网抖音号


与旱獭类似,很多动物在争斗中都会避免使用大杀器 (旱獭的门齿非常锋利) ,比如一些毒蛇在争夺配偶时会用身体压住对方,但不会使用毒牙咬,这样的争斗能够在体格和力量上决出胜负,但又不对其他个体造成严重伤害,导致同类死亡,也是物种在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选择。


旱獭真的会“啊!”?叫声不太对


哪吒电影中土拨鼠角色“啊~”的大叫其实是网络上的一个梗,来源于一个广为流传的视频,这个视频中的动物并非我们国内的种类,而是生活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灰白旱獭 (Marmota caligata)


视频来自网络,观看注意音量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常见的视频中的那比较粗的叫声其实是后期合成的! 原来的 视频中灰白旱獭的叫声是非常尖细的 a~a~声,这种声音通常是提醒同伴提高警惕,因此它们也被当地人称为“whistle pig”。

旱獭虽萌但别碰


旱獭虽然看着很萌,我们也常能看到人在野外投喂旱獭甚至抱抱亲亲的短视频。但这种行看得我背脊发凉冷汗直出: 因为旱獭是鼠疫的重要携带者。


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区域就和鼠疫最活跃的疫源地重合,是我国鼠疫流行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鼠疫可以通过寄生在旱獭身上的跳蚤或呼吸时的飞沫传播。当年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就是鼠疫,造成了欧洲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近距离的接触和投喂,除了人畜共患病的传播,还有其他问题的存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旱獭的消化系统是为了处理牧草等植物而特化的,我们人类的零食对于它来讲难以消化,导致消化不良,同时零食中过高的糖、盐和热量也会让旱獭患肥胖症。还有很多人投喂时将包装一同丢给旱獭, 塑料外皮如果被旱獭误食有可能造成肠梗阻导致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前文提到希望大家不要投喂。


错误行为请勿模仿 截自《哪吒2》预告片


旱獭虽然性格相对温和,但收到刺激受惊后也会咬人,旱獭是啮齿类动物,门齿会终生生长,而且上下啮合,这种可以随时互相磨的结构可以让旱獭的门齿始终保持锋利,曾有人在网上发了被旱獭咬出的伤口,基本都是惨不忍睹,更何况还有感染方面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在旅游途中遇到旱獭,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近距离接触,更不要投喂,这是为了我们自身安全,也为了旱獭本身的健康!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李维阳 科普作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