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作者杜兰大学的Lu Qi博士认为,这一发现的最重要意义是,早期进行哮喘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儿童成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这项研究在2017年6月26日在线发表于
JACC: Heart Failure
。
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John Gottdiener博士在随后的社论中声称,比较有儿童哮喘史和没有儿童哮喘史的成年人,观察到的LV质量指数差异只有约8%。他还表示,虽然基于Framingham Heart的研究数据,这种差异本身带来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新增风险相对较小(大约1.08倍的增长),但在有主要并发症的庞大群体中,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Gottdiener指出,自1980年以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几乎翻了一番,预计患病率为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和近7%的成年人。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指出,专门研究哮喘和LV肥大或心力衰竭(HF)之间关系的研究仍屈指可数。Lu Qi博士指出,团队对HF与哮喘之间关系的研究很感兴趣,但是由于Bogalusa Heart研究中这种案例太少,所以LV质量被用作代理标记。
杜兰大学的Dianjianyi Sun博士领导的分析中,包括1118名无症状的个体,其中有104名自我报告有儿童哮喘的个体和1014未患有儿童哮喘的个体。平均年龄的基线分别是27.5和32岁。只在随访(平均10.4年)中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LV进行测量。尽管吸烟率相似(27.9% vs. 30.4%),儿童哮喘病患者与非儿童哮喘病个体相比,在最后的随访中,体重指数(BMI)显著升高(31.5 vs. 29.9 kg/m²)。有哮喘病史的参与者与没有哮喘病史的参与者相比,LV的平均质量(169.0 g vs. 157.5 g;
P
=0.01)和LV质量指数(41.1 g/m2.7 vs. 37.9 g/m2.7;
P
<0.01)较高,即使在调整年龄、性别、种族、吸烟状况、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和心率后。
值得注意的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每增加1单位,LV 质量和质量指数分别能显著增加1.40和0.40。然而,在最终模型中,进一步调整BMI、收缩期血压(SBP)和CRP,有儿童哮喘史与没有儿童哮喘病史的参与者区别持续体现在LV质量指数(38.4 g/m2.7 vs. 36.6 g/m2.7;
P
=0.04)而非LV质量。Lu Qi博士表示,炎症反应是连接这两种疾病的主要潜在机制,但是即使在调整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后,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两种疾病的关联,这表明其他机制可能参与其中。
此外,在分层分析中,研究人员在两个LV结果中均观察到SBP和哮喘之间显著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
P
值<0.01)。前期高血压或高血压(>130 mm Hg)的参与者比正常SBP的参与者的联系更强(回归系数[ß]:LV质量为39.5 vs. 2.2和LV质量指数为2.2 vs. 9.0)。
Qi博士表示,高血压是众所周知的心力衰竭和增高左心室质量的危险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哮喘和高血压可能会一起增加心脏衰竭的风险。Gottdiener指出,针对患有哮喘合并高血压或高血压前期的个体加强风险降低有很重要的意义。
Gottdiener还表示,这项研究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首先,由于缺乏超声心动图的基线,参与者可能会有在哮喘发作前LV质量增加的可能。然后,当前数据也不排除哮喘是心血管疾病的共患病的可能性,也许哮喘是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伴随疾病,而不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起因。最后,Gottdiener补充道,LV质量是否与哮喘严重程度和皮质类固醇或beta-激动剂使用的频率有关,这些用来选择高危患者的重要信息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