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介绍了江苏美城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打造的苏北食品药品产教融合共享型实训基地项目,该项目采用BIM技术,展现了国产软件的力量。项目通过BIM正向设计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确保了关键技术和数据的安全。文章还详细描述了BIM技术的实施路径、正向设计、模块化设计、出口疏散分析、结构智能辅助设计、预制装配率计算、预制构件拆分深化设计、绿色建筑性能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国产BIM软件在支持国内建筑规范和标准方面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BIM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项目通过BIM正向设计,实现了设计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与各参建方的沟通效率。
关键观点2: 国产BIM软件在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产软件如PKPM-BIM、PKPM-AID等,在正向设计、结构优化、预制装配率计算、绿色建筑性能分析等方面展现了重要价值,基本替代了国外BIM软件生态,降低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关键观点3: 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创新应用。
项目以国产自主可控的PKPM-BIM平台作为核心体系进行全过程正向设计,通过一模多用、一模到底的方式,提高了设计质量与效率。
关键观点4: 项目获得了多项成果和荣誉。
该项目荣获第十一届江苏省勘查设计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民用建筑类和创新类双奖项,展现了其在BIM技术应用方面的卓越成果。
正文
摘要: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BIM技术正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引领建筑行业的未来。由
江苏美城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苏北食品药品产教融合共享型实训基地项目
,便是这一技术革新的典范。该项目不仅以其卓越的设计荣获第十一届江苏省勘查设计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民用建筑类和创新类双奖项,更以其对国产软件的深度应用,展现了国产BIM技术的力量。
该实训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5725.02平方米,高度69.3米,总投资约2.45亿元。项目全程采用BIM正向设计,从初步设计模型1.0迭代至装修施工图模型3.0,实现了设计的高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国产自主可控的PKPM-BIM平台,项目团队不仅提高了设计质量与效率,还极大提高了与各参建方的沟通效率,体现了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创新应用。
在该项目中,
国产BIM软件的使用率高达90%以上,基本替代了国外BIM软件生态
。这一成就不仅降低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确保了关键技术和数据的安全,还更好地支持了国内的建筑规范和标准。国产软件如PKPM-BIM、PKPM-AID、PKPM-PC、PKPM绿建等,在正向设计、结构优化、预制装配率计算、绿色低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国产软件在BIM技术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1、BIM技术实施路径
项目以国产自主可控的PKPM-BIM平台作为核心体系进行全过程正向设计,从初步设计模型1.0深化迭代至装修施工图模型3.0,并利用模型进行延伸应用,再将应用成果数据反馈至核心模型中,通过一模多用、一模到底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并极大的提高了与各参建方的沟通效率。
2、正向设计
项目从初步设计开始,建立正向设计BIM模型,贯彻一模到底的技术路线,在施工图阶段以及装饰图阶段不断对BIM模型进行完善、深化并导出各阶段设计成果。
项目实施期间,通过图模大师与各参建方进行模型与图纸在线协作交流。
3、模块化设计
项目A区总建筑面积20340㎡;皆为四面围合核心筒方案,通过标准化模块应用,制作标准化房间,除定制深化实验室外,房间模块均得到重复利用,极大的提高了设计标准化和设计效率。4至15层标准层建筑面积16272㎡,占总建筑面积80%;
标准层模块化设计面积5328㎡,占标准层面积32%;
减少重复设计面积10944㎡,占标准层面积68%,占A区总建筑面积54%。
4、出口疏散分析
项目根据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结合平面布局,进行人流疏散分析,识别疏散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优化疏散设计,提高疏散效率。
根据模拟结果,设计疏散宽度大于计算疏散宽大才能保证良好的疏散效果。
5、结构智能辅助设计
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结构模型符合规范标准,但经济性和安全性难以平衡,通过PKPM-AID平台,进行高效模型管理、智能截面优选、整体指标控制,智能确定和调整设计方向,自动迭代计算搜索最优截面,实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统一。
经过智能辅助优化设计,减少了结构设计总造价,梁截面尺寸平均减小50~100mm,为管综净高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6、预制装配率计算
项目基于PKPM-BIM的全楼信息模型,自动获取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等信息,结合是否采用全装修等因素,选择项目所在地的统计方式,进行自动计算,在综合优化调整下,项目的预制装配率大于45%,满足要求。
7、预制构件拆分深化设计
项目基于PKPM-BIM的全楼信息模型,自动拆分预制构件,并快速批量进行墙板编号,生成平面模板图、立面拆分图及材料统计表等深化设计内容,并批量导出图纸。
8、绿色建筑性能分析
项目利用BIM模型的一模多用,将BIM模型导入PKPM绿建软件中进行绿色建筑性能分析。
室外风环境模拟:
项目结合室外场地风环境模拟,布置建筑出入口及非机动车位,避免人员集中活动区域风速变化过大,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室外活动区域。
室外噪声分析:
项目根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可视化场地内各区域噪声值,对于噪声值较大区域通过景观绿化种植进行有效降噪。
碳排放分析:
项目在碳排放强度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7kgC02/(㎡*a)以上。
9、BIM模型智能审查
通过PKPM-BIM全专业的智能审查能力,对模型进行规范智能审查,提升内审效率,减少外审意见。
10、BIM算量
项目为配合省公建中心对于控制成本的严格要求,从初步设计阶段开始,即通过PKPM-BIM内嵌的晨曦算量模块导出工程量,再将工程量导入至广联达计价软件中快速进行设计同步概算,对任何修改意见都要进行成本核算,确保项目总投资在申报的2.45亿元计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