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弓小子
阿里巴巴高级体验设计师工作经验分享,专注交互体验设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长弓小子

详解|Figma 的 Frame 和 Group,原来有这些区别!

长弓小子  · 公众号  ·  · 2025-02-26 08: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关注 「长弓小子」 看更多设计干货!

Hi,我是元尧。记 得将我设为星标 ⭐️ ,不错过每一条来自大厂的设计经验分享。

欢迎长按下图二维码加我微信,带你进设计师交流群,与上万小伙伴一起交流成长!

「👇 添加好友请备注:设计交流」


全文共 1617 字,阅读需要 7 分钟

平日里用 Figma 做设计稿和组件的你,有没有那么一刻会产生疑问:


🤔 到底什么时候应该用 Frame,什么时候应该用 Group 呢?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Frame 和 Group 都是用于容纳对象的 容器 ,虽然二者 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但也的确 有各自独特的属性和应用场景。



DIFFERENCE
Group VS Frame

1 Group 如何使用
Group(组)侧重于 多个元素 组合在一起作为 单个图层 呈现。组的边界由组内的子元素决定,因此调整组内元素的大小或移动元素都会导致组的边界被自动调整,如下图:

Group(组)的特点和功能是:

- 是 非破坏性 的,也即不会永久地将图形拼合在一起;
- 可以随时 取消 编组;
- 将元素组合在一起以 减少 设计稿的 图层数量
- 调整组的大小时,组里元素会跟着组一起进行 缩放 ,但效果、描边和文字等特征的大小数值不会缩放;
- 如果想要同时缩放以上提到的这些属性,你需要使用 Scale 功能:




2 Frame 如何使用

Frame(框架)在其他的设计工具里通常被定义为“画板”。框架以及其嵌套能力是在 Figma 中创建 动态布局 的关键要素。


框架的大小是独立于其子元素的,也即如果在框架内重新定位或缩放子元素,框架的 边界不会自动调整 。如果你希望框架的尺寸根据内容重新调整,则需要选中右侧属性面板中的“调整大小以适应”按钮。



Frame(框架) 的特点和功能是:


- 定义位置约束 :这些约束也会影响子元素相对于其父框架的大小调整行为。约束的默认设置为 “Top” 和 “Left”:



- 显示越界内容 :可以使超出框架边界的元素保持可见或隐藏:



- 原型内容滚动 :溢出到框架边界之外的元素可以设置为在原型内滚动,以便在 prototype 模式下查看滚动的 demo 样式:

- 使用栅格布局 :子元素的大小调整会跟随栅格布局的进行变化和调整:



CONCLUSION
总结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以下情况,建议使用 Group(组)

- 希望将多个对象组合成一个 可管理的图层

- 希望将元素组合在一起,以便在缩放时 保持固定的关系 (比如:由多个形状组成的徽标或符号);

- 希望父级边界能够在你操作子级时 自动适应子级边界


以下情况,建议使用 Frame(框架)

- 希望独立于其子集内容来 控制框架大小
- 希望子集元素被框架 边界剪裁 ,或位于 边界之外
- 希望在原型中实现 嵌套滚动行为 (比如:水平滑动或垂直滚动);
- 想在其中使用 栅格布局


另外多说一句:
不管是用 Frame 还是 Group来做组件,在组件做好以后,都要检查以下两点:

1. 组件有没有 多余的 Frame 或 Group 需要去掉 ,保证组件干净、清晰;

2. 如果组件有底色或边框的情况,请 直接在 Frame 上进行编辑 ,不要新增图形用于添加底色或边框。

B 端设计系统和组件设计是值得每一位设计师都深入研究的课题。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 B 端设计组件 相关的内容,在 公众号后台留言 “组件” 可以看到,这里有很全面、专业、系统的组件知识供你阅读:




更多干货硬核内容, 欢迎 识别 图二维码, 加入我们知识社群获取👇👇👇 ,有任何设计问题也都可以 向我 提问,有问必答,答必有获


如果你想加入 设计师交流群 ,也可以 识别二维码 👇 👇 👇 添加我的微信。 添加好友请备注:设计交流。


学海无涯,盼你同舟!😊




>  面试|设计笔试题,有哪些答题技巧?

>  总结|2024 年大厂设计经验合集!

>  详解|List 和 Table 组件,有哪些区别?



- END -

欢迎长按图片👇👇👇加我微信
带你加入设计师社群

了解更多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期待与你的交集!
「添加好友请备注:设计交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