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坐北科技泽传媒
依托泽传媒智库及泽传媒融合传播研究院,我们提供专业的视听新媒体数据服务、视听产品PR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司机开车撞死人被判无责!原因是…… ·  8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复旦大学通报:已处理! ·  11 小时前  
直播海南  ·  警惕!广东爆发2起,均在学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坐北科技泽传媒

河北|燕赵古韵,厚积薄发

坐北科技泽传媒  · 公众号  ·  · 2024-12-30 15:30

正文

点击“ 阅读原文 ”到 学习强国总平台 听精选内容

本文节选自《2024中国省域时政新闻融合传播蓝皮书》,泽传媒智库出品。 泽传媒大数据模型对本书亦有贡献。

2024 年,河北省时政新闻传播领域迎来全新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交织,共同编织起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传播大网,将时政要闻精准且高效地传递至燕赵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乃至辐射全国。这一年,无论是重大政策发布、关键会议召开,还是民生工程推进,时政新闻都以崭新姿态成为民众关注焦点,推动着河北社会经济发展的舆论巨轮滚滚向前。

在2024年河北省时政新闻受众中,35岁以下受众占比提升至40%,年轻血液活力的注入源源不断。

锚定核心议题,全方位深度呈现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时”

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迈向纵深之际,河北媒体全方位聚焦。河北广播电视台推出“协同奋进・京津冀新篇”大型系列报道,派遣多路记者深入雄安新区、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等地。如在雄安新区,记者直击容东片区的交付入住现场,通过5G高清直播和实地探访居民新生活,展现新区宜居宜业的崭新面貌;在曹妃甸,聚焦首钢京唐公司新能源汽车板材生产线,详细报道其如何填补国内高端板材空白,助力河北制造业迈向高端。

系列报道在新媒体端引发热潮,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超3亿次,对比2023年同期增长约40%,评论区满是民众对区域协同发展的美好憧憬与建言献策。冀时APP打造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区”,实时更新三地政策协同、交通互联互通、生态联保共治等最新动态,月均阅读量稳定在500万次以上,成为京津冀居民掌握协同脉搏的关键窗口。

两会传播 优势尽显

2024年,河北广播电视台在全国两会期间,广播、电视、新媒体握指成拳,推出9个专栏专题、2档特别节目、4项特别策划及5组新媒体产品,播发相关稿件1100余篇,全网累计浏览量超亿次。应用 AI 生成技术推出竖屏短视频《AI 听两会 听会了这些 “会”!》等创新型视觉体验产品。

河北广播电视台在全国两会中表现出色:在融合传播智库——泽传媒全国两会省级媒体融合传播指数中,河北新闻广播位居省台广播泽传媒总指数第一位;《河北新闻联播》位居省台联播泽传媒总指数第三位,单天最高排名第一;冀时APP位居省台APP泽传媒总指数第六位,单天最高排名第五。

《河北日报 新媒体启用“全景两会”模式,融合图文、直播、短视频、H5互动等多元形式。会前推出“百姓盼两会”H5征集,吸引超20万民众参与,心声直达代表委员;会中全景直播开幕式、记者会等关键环节,配合解读稿件,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雄安新区建设周年纪

雄安新区建设迎来重要节点,媒体纷纷发力。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雄安新区宣传部门,推出“雄安新岁・见证成长”特别报道,运用无人机航拍、VR全景等技术,全方位展现雄安从蓝图规划到塔吊林立、再到楼群拔地而起的壮阔历程。其中,一段展示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内部智能化设施的VR全景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浏览量超500万次,让网友沉浸式感受未来之城的魅力。同时,河北日报新媒体开设“雄安日记”专栏,记者扎根雄安,以日记形式记录建设者们的奋斗日常,每日更新的图文报道吸引大量读者关注,多篇报道阅读量突破100万次,引发人们对雄安未来的无限遐想。

创新驱动,解锁时政传播新密码

短视频爆款频出

河北广播电视台时政短视频大放异彩,“冀时锐评” 聚焦社会热点时政话题发表犀利短评,单条最高播放量达800万次,点赞超20万。在全国两会期间,创意短视频《AI绘两会》利用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将两会热词可视化,首日播放量即突破500万次,引发同行效仿。

《河北日报 新媒体深挖燕赵人文底蕴与时代发展碰撞的火花,“燕赵新貌”系列短视频记录乡村振兴下古村蜕变,多条播放量超1000万,以小见大展现政策伟力。像井陉县某古村,通过短视频展示修缮后的明清古建筑、特色民俗文化节,吸引大量游客,据统计,该村游客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

互动体验成热点

《河北新闻联播》精心打造“两会心愿树”互动小程序,民众扫码即可许下对河北发展愿景、民生诉求,收集心愿超50万条,转化为近百项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素材。一位沧州老农在小程序上许愿 “希望村里能修条柏油路,方便农产品运输”,随后该诉求被当地代表关注,推动道路修缮项目立项。河北日报“两会热点对对碰”线上知识竞赛吸引80万网友参与,在趣味答题中普及政策知识,获胜者获得河北特色文创奖品,知识“流量”转化为文化“留量”,沉淀大批忠实用户。

跨媒体联动出彩

为宣传河北生态保护成果,河北广播电视台与《河北日报》联合策划“守护燕赵绿水青山”大型报道活动。电视台制作专题纪录片,在黄金时段播出,展现白洋淀生态修复、塞罕坝造林护林等重点工程;日报同步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剖析生态保护背后的政策支撑与科技力量;新媒体端则整合图文、视频资源,发起“我身边的生态美景”话题互动,吸引网友分享家乡生态变化照片与故事。整个活动跨电视、报纸、新媒体平台,形成传播合力,全网曝光量超2亿次,引发社会各界对河北生态保护的高度关注。

差异化竞合,各展平台风采

传统媒体,深度内容的“定海神针”

《河北新闻联播》 “聚焦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记者深入企业、科研院所,数月打磨,讲述河北如何在新质生产力赛道发力。如报道长城汽车研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从实验室突破到生产线量产,展现河北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忠实观众超500万户,观众忠诚度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以深度、权威稳固舆论根基。

《河北日报》发挥党报评论优势,“论道河北”专栏围绕重大时政方针撰写深度评论,为政策落实鼓与呼,多篇文章被学习强国河北平台转载,全网阅读量超500万次,指引思想方向。

新媒体,流量拓展 “急先锋”

冀时APP依托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时政新闻推送实现“秒级”精准投递,个性化推荐使点击率提升1.5倍。政务号集群百花齐放,“河北发布”微博政务号应对突发事件30分钟内首发权威消息,年增粉丝80万,成网络信息“高速路”;各地市政务新媒体紧跟其后,邯郸发布 “民生直击” 短视频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单集播放量平均50万次,解决民生问题超200个,线上监督推动线下实干。如邯郸市某老旧小区因管道老化停水频繁,居民通过“民生直击”反映后,相关部门迅速抢修,问题得以解决,并后续优化供水系统,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典型媒体平台 “融” 光焕发

河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账号全力拓宽传播边界,“冀时”抖音号粉丝突破1500 万,在全国两会期间开启“云游两会”直播,主播带观众直击会场外代表风采、采访幕后故事,累计观看人次达3000万。台内广播频率与新媒体联动,交通广播“两会路况情报局”,线上播报路况同时融入两会出行政策解读,早晚高峰收听率逆势上扬10%,实现跨媒介传播“化学效应”。

冀时APP成为河北省智能聚合的信息中枢。冀时APP不仅资讯更新“闪电速”,更凭借智能聚合能力打造“个人时政日报”。用户依据兴趣订阅“雄安专题”“河北科创”等板块,日均使用时长较2023年增加20分钟。“冀时拍客”鼓励民众上传身边时政见闻,月投稿量超1万条,UGC内容丰富生态,如民众自发拍摄的家乡新基建竣工影像,经审核采用后引发本地自豪感共鸣,传播涟漪不断扩大。

《河北日报 新媒体账号在内容上持续创新,客户端“百姓读报”板块以漫画、音频等形式拆解时政硬货,让晦涩政策变身趣味故事,阅读转化率较普通新闻提升30%。“燕赵纵横”抖音号聚焦河北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纽带,讲述古运河重生、非遗传承新篇,粉丝量一年内增长800万,播放量超50亿次,以文化为翼赋能时政传播,镌刻燕赵大地时代印记。

河北省有代表性的新媒体账号速览

平安邯郸 :邯郸公安官方视频号,开设《公安局长访谈》栏目等。

百姓看日报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同名创意融合栏目,以条漫和短视频形式呈现新闻。

国+社区 :河北广电报业官方融媒体平台,在抖音、西瓜视频等多平台有账号,拥有大量粉丝和较高影响力。

河北检察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荣获“微信三十佳”。

石家庄检察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秦皇岛检察 :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视频号。

沧州五大海外社交媒体账号 :包括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TikTok 等平台账号,用于发布沧州城市形象、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等内容。

展望2025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河北故事

2025年,河北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肩负重任,正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稳步迈进。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雄安新区建设的热土,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河北时政新闻的全媒体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国家战略与河北省的规划深度融合,借助全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模式、优化传播策略,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时政新闻舆论场,不仅关系到信息的精准传递,更关乎河北在新时代征程中能否凝聚起磅礴力量,实现跨越发展。

立足国家战略,锚定传播方向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展现协同共进新篇

产业协同深度聚焦。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日报》新媒体联合京津冀三地相关部门,打造“协同奋进·京津冀产业新局”融媒体专题。聚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落地河北的重大项目,如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的产业园区建设,运用3D建模、VR全景展示等技术,为受众呈现园区内企业入驻、生产线运转的生动场景,预计专题页面浏览量超600万次(泽传媒大数据模型预测,下同),单条项目介绍短视频播放量超30万次。同时,深度报道三地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的创新模式,文章阅读量平均提升40%,展现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强大合力。

交通一体化实时追踪。长城新媒体集团与交通部门合作,推出“京津冀通途·畅行新时速”可视化报道平台。通过大数据与地图定位,实时展示京津冀地区高铁、高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情况,以及新线路建设进度,如京雄城际开通后的客流变化、雄安新区对外交通路网拓展动态。以图文、短视频形式每日更新,单条报道阅读量平均提升30%,凸显交通一体化为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便利。

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见证未来之城崛起

建设进程全景呈现。雄安新区官方网站及新媒体账号持续优化升级,打造“雄安成长记·每日新貌”系列报道。运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影像对比等技术,每日更新雄安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白洋淀生态修复、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如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从奠基到封顶的全过程记录。视频报道在央视新闻客户端、腾讯视频等平台分发,预计单条播放量超50万次,让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实时见证雄安成长足迹。

政策解读精准推送。雄安发布APP针对雄安新区的人才引进、产业扶持、住房保障等政策,利用大数据精准画像,向潜在人才、投资者、创业者精准推送。推送准确率预计超85%,结合线上政策解读会、专家答疑直播,场均观看人次超5万,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触达目标群体,吸引各方力量参与雄安建设。

紧扣河北规划,深耕本土特色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河北制造活力

转型案例剖析。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推出“冀企新程·制造升级”大型系列报道。深入唐山钢铁、石家庄制药等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实地拍摄智能化改造、绿色生产工艺应用场景,制作35分钟专题纪录片,电视端播出收视率预计提升30%以上,全网传播量目标7000万次以上。同时,邀请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走进直播间,线上研讨转型经验与挑战,场均观看人次超6万,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借鉴。

新兴产业培育。燕赵都市报新媒体聚焦廊坊电子信息、保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冀创领航·新兴动能”专题报道。走进华为廊坊云数据中心、英利太阳能等企业,以短视频、图文直播展示前沿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应用,单条视频播放量预计超30万次,点赞超4万。举办线下“河北新兴产业发展论坛”,邀请院士、企业家共商发展大计,场均参与人次超3万,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河北故事

文化遗产传承。河北文物局与河北卫视联合推出“燕赵古韵·文化瑰宝”大型纪录片。聚焦赵州桥、承德避暑山庄等世界文化遗产,运用4K高清摄像、虚拟现实复原等技术,展现其历史沿革、建筑工艺、保护修缮过程,单集50分钟,电视端播出收视率预计提升40%以上,全网传播量目标6000万次以上。同时,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发起“守护河北文化遗产”话题挑战,鼓励市民拍摄身边古迹,话题播放量目标超4000万次,增强公众文化保护意识。

民俗文化传播。 河北日报 新媒体打造“冀风民俗·多彩生活”专栏。深入挖掘蔚县剪纸、吴桥杂技等民俗文化,邀请非遗传承人线上教学、展示技艺,文章平均阅读量预计超4万次。制作“河北民俗之旅”VR体验H5,以互动形式展现民俗活动场景,参与人次目标超60万,让古老民俗“活”起来,吸引游客关注。

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能

沉浸式体验升级,革新新闻感知

重大活动全景沉浸。在河北省两会、全国两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河北分会场)等活动期间,冀云客户端运用5G+VR/AR技术打造“全息现场·沉浸两会”“中东欧博览奇幻游”等直播体验。观众借助VR设备身临其会,实时切换视角观看会议进程、展览展示,预计每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1200万,平均观看时长超25分钟,提升活动影响力与公众参与感。

历史场景虚拟复原。邯郸晚报新媒体与文物保护单位合作,针对广府古城、邺城遗址等历史遗迹,推出AR历史导览。游客扫描特定标识,即可通过手机屏幕看到昔日繁华街景、战争场面复原,相关报道因互动体验阅读量提升40%,让历史文化触手可及。

用户社交互动赋能,激发全民参与

话题共创热点不断。新浪河北联合媒体发起“我眼中的河北2025”话题征集,涵盖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鼓励网友拍摄照片、短视频分享身边变化,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话题总阅读量目标超1.2亿次,精选作品在户外大屏、地铁公交屏展示,激发市民家园自豪感。

民意征集闭环管理。“冀时办”政务小程序开设“时政民意直通车”板块,市民可就关心政策法规、项目建设提意见。结合AI智能分类、人工审核,确保建议有效处理,年征集意见超4万条,处理反馈及时率超90%,提升公众参政议政积极性,实现民意从收集到落实的高效流转。

优化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精准触达

主流媒体迭代升级,夯实权威根基

内容定制精准推送。《河北新闻联播》升级智能推荐系统,依据观众地域、年龄、职业等标签,推送个性化时政新闻。如向沿海地区渔民推送海洋渔业政策,向环京津市县推送协同发展机遇信息,个性化推送内容点击率预计提升35%以上,增强用户粘性。

视听呈现品质优化。《河北日报 APP全面适配5G网络,提升高清视频、全景图片加载速度。引入虚拟主播,在早晚高峰时段用短视频播报时政简讯,单条视频播放量预计超15万次,以新颖形式吸引年轻受众,巩固主流媒体舆论阵地。

新媒体平台差异化发展,深耕垂直领域

行业细分聚焦受众。“河北钢铁视界”微信公众号专注钢铁产业动态、技术创新,精准吸引钢企高管、技术人员关注,2025年粉丝量预计增长60%,突破40万大关。定期举办线上“钢铁技术研讨班”,为行业交流搭建平台,每场研讨班参与人数超200人,推动钢铁产业升级。

地域特色凸显优势。沧州日报新媒体扎根沿海开放城市,打造“沧州向海”抖音号,分享黄骅港发展、海洋渔业养殖等内容,单月新增粉丝超2万。联合电商平台开展“沧州海味”直播带货,推广本地优质海产品,年销售额目标超3000万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跨区域协同合作,放大传播声量

省内协同抱团发力,共筑发展强音

区域联动协作。冀中南地区与冀东地区媒体组建联盟,针对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等时政热点,联合采访、同步报道。如“冀中南—冀东产业对接”报道,两地媒体统一发声,稿件互荐互转,跨平台曝光超3000万次,为区域均衡发展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