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燕大元照
北大社第五图书事业部 · 燕大元照法律图书官方账号,在打造精品法律图书的路上,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250万人民币葡萄牙护照到手! ·  2 天前  
建E室内设计网  ·  私宅设计:800㎡自然风别墅,心灵栖息的世外桃源! ·  2 天前  
建E室内设计网  ·  建E首发 | UHOUSE ... ·  4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昆明招聘 | 素造建筑 SUZAO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燕大元照

王人博:为什么说宪法是现代国家的“格林威治时间”?

燕大元照  · 公众号  ·  · 2019-11-28 17:52

正文

提起法律,我们会想到很多能指导具体生活的法律:做生意要了解公司法、合同法,结婚要了解婚姻法,保障个人安全有刑法……但是宪法这个最基础的法律,往往被我们忽略了。因为宪法就像大气层,我们都生活在其中,它塑造了生活的形态,但我们却看不到它。





1

王朝国家的两大问题

世界上那么多国家,有的甚至连军队都没有,但也一定有一部宪法。 这说明,宪法已经是现代国家的标配了。

但宪法的出现,其实也只有二百多年。 在它之前漫长的历史里,全世界国家基本都是另一种形态,就是王朝国家。 王朝国家的特征也很简单,每个国家,不管叫皇帝还是女王,都有个君主。 王朝国家曾经很强大,但是在这二百年里,基本就绝迹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此前在历史上一直都通用的一种国家形式,忽然就失灵了呢?

其实,王朝国家不是一种高效的国家形式。 因为它一直有根本性的两个大问题没解决。

第一,是君主的能力问题。

在王朝国家,君主是一切权力的中心。 国家的命运,完全取决于他,一个君主能力强,国家就能正常运转,要是君主平庸昏聩,国家就会出问题。 国家需要强悍的君主,可是王朝只按照血统继承权力,爹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国运好不好,有特别大的随机因素。

可是,又没法改继承制度。 你发现没有,王朝国家的权力结构,在这打了个死结。

第二,是没法动员民众。

因为国家是君主一个人的家,其他人都是给他打工,那民间的老百姓,当然对国家没什么感觉。

鸦片战争的时候,百姓看着英国人把清军的炮台炸飞,不但不难过,还觉得很过瘾,在旁边起哄“再来一个”。 你不能怪他们没有主人翁意识,在整个王朝国家的时代,民众对国家没有感觉,国家也不敢动员民众,因为一旦把民众动员起来,管理和保障做不好,民众就会成为活火山。

秦始皇动员民众筑长城、修宫殿,隋炀帝动员民众挖大运河、出征高丽,最后都超越了动员临界点,激起了大规模反抗。 平时还相安无事,一旦遇到国家级危机,不动员是等死,动员是找死。 国家和民众之间的这种拧巴的关系,是第二个死结。

这两个死结解不开,国家即使能强盛一时,也会到达自己的天花板,最后也还是会逐渐衰弱,直到灭亡。


2


宪法升级了国家的能力

到了近代,王朝国家的模式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首先是在西欧,有一些国家,最先主动地实现了宪法政治,成了现代国家的样本。

不用多久,这些最先实施宪法政治的国家,在政治的稳定性和国家动员能力上,就迅速走强,一下子鹤立鸡群,高出周边国家一大截。

一个国家突然强大了,就破坏了原来的国际生态,会对周边国家造成压力,甚至构成军事上的威胁。 这就导致周边国家不管理解不理解宪法,也不得不借鉴来,对自己的国家升级改造。 反应快的国家,能富国强兵; 反应慢的,就在这种竞争中落了下风。

这个道理,我们中国人应该一听就懂。 在19世纪中期,那些采用了宪法制度的欧美国家,迅速获得了国家能力的提升,而当时的中国和日本,还是王朝国家,采用的是很传统的君主制。 当欧美军舰开到了家门口,中国和日本的实力一下子就被比下去了。

日本看到这种现代化的威力之后,立刻转向,全面学习西方。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西方的宪法体制,包括开议会、制宪法,建立现代司法体系和国家动员体制。

可中国不一样。 中国有两三千年的政治传统,对于西方国家的制度形态,就没有日本那么敏感。 就短短几十年,西方人打到了家门口,甚至打进了北京,打进了紫禁城,但即便如此,中国还是没法果断地吐故纳新。

在那个时候,率先接受西方宪法的日本,却已经变成列强的一员了。 日本和中国的这个对比,深深震惊了当时的中国人。 从此,立宪就成为了近代中国政治的主线。

那宪法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这么快地提升一个国家的实力呢?

因为限制王朝国家的那层天花板,被宪法捅破了。

当政治摆脱了血统和世袭制以后,国家最重要的核心权力的行使和传承,就可以任人唯贤,即使核心权力的运转出了问题,也可以随时调整。

在整个国家层面,因为政府更加开放,群众基础也扩大了,权力行使更加规范,整个社会运行也更加有条理。 从上到下,没有人觉得国家是皇帝的国家,和我自己没有关系,也就避免了王朝国家和民众互相疏远,又容易决裂的状况。

归根到底,宪法就像一套技术装置。 这套装置能使国家获得更稳固的形态和更有效的结构,一旦采用宪法装置,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稳固和强大。 举个例子,在几十年以前,我们中国还很穷,建筑技术也很落后,当时建的很多房子,都是先把房子的骨架搭建起来,然后把预先浇制好的水泥板往上一铺。

这样建房子,当然比较省事。 可是,它不安全。 一旦遇到稍微大点儿的地震,房子就哗啦啦全垮了。 等到这些年,国家富裕了,建筑技术也发达了,政府就对那类房屋进行升级改造。 比如,重新建一些坚固的梁柱,让整个房子在力学结构上更加坚固; 或者重新改造某些墙体,让房子的内部空间更加合理。

宪法的道理和建筑是一样的。 当一个前现代国家制定了宪法时,它其实就是在用宪法技术对国家进行升级改造。 通过宪法的制定实施,国家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有些国家,比如法国、日本、中国,本来就存在着比较系统的国家政权,制定和实施宪法,就是把原有的国家改造为现代化的国家。 还有一类新国家,比如美国,原本没有统一政权,但通过宪法的创制,平地起高楼,直接构建了一个现代国家。 总之,采用了宪法技术的国家,都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现代。


3


宪法是现代国家的格林威治时间

接下来,我想着重讲讲,宪法在历史上的位置。

回顾整个人类历史,在宪法出现之前,所有的王朝国家的历史都处在不断的轮回当中。 当有了宪法之后,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汇入了同一条时间流。

轮回和时间流,这听起来有点儿抽象,但其实古人是知道什么叫轮回的。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就是轮回。

具体怎么个轮回法呢? 先是乱世,一个英雄打败了其他人,建立了新政权,王朝就诞生了; 接下来的兴盛期,几代君主往往也能自我约束、励精图治,累积出“盛世”的景象来。

但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接下来的君主,在嫔妃和太监的包围下长大,见识、精力都走下坡路,国运也就由盛转衰了; 在衰落阶段,某个君主或者权臣有可能受到刺激,奋力整顿,让国家回光返照一下; 最后就是加速死亡,走完王朝的整个生命周期。 然后,等下一个轮回。

《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片头曲里还有一句词: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明代人写的,说明古人知道是历史充满了轮回,但也没有什么办法。

其实,在古代,充满了这样轮回的体验。 生活在古代时间里的人们体验的是冬去春来,四季轮回、昼夜更替、生老病死,循环往复,这是他们时间意识的来源。 而且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的古人,这些轮回里的时间还都各自对不上。

后来,英国人发起号召,以伦敦郊外的格林威治天文台为时间计算的起点,全世界因为有了这个统一的计时标准,就共同都被卷入到一场永无尽头的、单线向前的时间之中。

宪法也是一样,自从宪法造就了现代国家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或主动,或被迫地走上了这条赛道,世界从此具有了统一的方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