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今天会有好事发生 ·  4 天前  
新华社  ·  先睹为快!现场直击中国航展飞行训练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高清画面!万众期待的歼-35A来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两个最高端智库联手,给中国经济支了哪些“高招”?(上)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18 19:45

正文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7年经济工作。如何看待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走势?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有何深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充哪些新内涵?


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主办的“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上,多位权威专家详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勾勒出的明年经济发展新图景。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新华社强强联合将发挥集成效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魏礼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魏礼群主持年会开幕式和主论坛。新华网 孙韬 摄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前来参加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


2016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我们国家发展进程中特别重要的一年,将要召开党的十九大,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之年。


昨天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16年经济工作,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2017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宏观政策和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现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个方面都在深入学习、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这次中国经济年会就是深入学习领会和解读宣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部署提供智力服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立以来,已经举办过六届中国经济年会,本届中国经济年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两家共同举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国家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社团组织,也是一家高端社会智库。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两家都是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建设单位。两个高端智库强强联合举办论坛,可以更好发挥智库在重大问题研究、舆论引导等智库功能方面发挥综合优势和集成效应。


参加今天年会的有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智库研究人员、企业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本次年会分为主论坛、三个平行分论坛,与会嘉宾将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下面,首先有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之鑫同志发表致辞。


供给侧改革抓住了“牛鼻子”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之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之鑫致辞。新华网 孙韬 摄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尊敬的周树春副社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中国经济年会。大家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天刚刚闭幕,今天大家就共聚一堂,共同学习和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2017年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献计献策,这非常有意义。


自去年党中央提出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今年钢铁去产能4500万吨、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目标任务均已提前并超额完成。前10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2.8%。产能过剩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已经取得成效。


去杠杆方面,市场化债转股政策不断完善,债转股试点项目已经开始落地。房地产去库存进展顺利,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1亿平方米,已连续9个月下降。关于“一降一补”,通过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和降低社保费率,全年减税降费将超过5000亿元;通过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和制定PPP工作导则加大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等重点领域“补短板”的力度不断加大。


应该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重点领域进行攻坚、深化改革的经济工作思路,抓住了当前经济结构性矛盾与周期性问题交织的“牛鼻子”,中央将明年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力求稳中有进,进中有好,我认为非常正确。对于明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是把握好需求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我们看到,当前经济保持短期稳定增长与深化中长期结构改革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产业周期性过剩与绝对过剩并存,供求不平衡、不协调状况十分突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资源错配与要素扭曲十分重要。


但侧重供给侧改革并不是替代需求管理,通过需求管理稳增长,释放新需求,引导市场树立信心,改善市场预期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同样非常必要。近期外贸形势好转、CPI、PPI涨幅回升,虽有外部需求改善的影响,但我想也是实施稳中求进的需求政策正面效应开始显现,这为我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更好的宏观环境。


二是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过程中,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积极变化增多,前三季度GDP增速都保持在6.7%,进入三季度后工业用电量、发电量、货运量指标都在增长,近几个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1至11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124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经济企稳态势日渐明朗。经济企稳为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好“稳”与“进”的关系。


尤其是在去产能、去库存和降杠杆方面,在按照市场原则淘汰落后产能、以技术和环保标准调整过剩产能的同时,也要积极补足部分行业产能不足的短板;在推进三四线城市房产去库存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二线城市房价过度攀升的势头,防止房市泡沫化,推动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在实现债务总体可控目标的同时,也要推进债务结构优化,以市场化手段推进企业负债、尤其是国企债务去杠杆。


总体来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保持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总格局,而且还要在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过程中,运用多种政策手段降低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放大改革中积极因素的正面效应,实现稳中有进。


发挥喉舌耳目智库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


12月17日,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在大会上致辞。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尊敬的培炎理事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受蔡名照社长委托,我代表蔡名照社长致辞。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共同主办“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经济主管部门领导、著名经济学家、行业领袖、经济组织和机构负责人和新闻界济济一堂,就“围绕主线、着力攻坚、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这一主题,共话中国经济新方位,共谋中国经济新图景,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此,我代表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年会的各位朋友表示诚挚欢迎!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引领中国经济拨开迷雾,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向世界传递出坚定的发展信心。


2016年是全球政治动荡多变的一年,是世界经济困难重重的一年,也是“黑天鹅”事件频频出现的一年。中国经济在阵阵寒意中逆势而上,在内外挑战中平稳运行,赢得来之不易的良好开局,呈现出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新气质”。


一方面,“稳”字当先,实现经济增长稳、就业物价稳、收入消费稳、全年走势稳的总体目标,实现缓中趋稳、稳中蓄进、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新”风扑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保持10%以上增速,新旧产能转换加快,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新产业新经济破茧而出,新动能新活力加快孕育。


当然,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走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困难问题不可低估。


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昨天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做好明年和“十三五”时期经济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首要的是进一步深化认识、保持定力。面对经济运行中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一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稳促进、以进求稳,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重心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这个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在经历持续6年的增速放缓后,中国经济处在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时期,只有积极推动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新的跨越。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硬仗和大战。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坚定不移、更加精准地推动“三去一降一补”等四方面任务,才能使中国经济“化茧成蝶”,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再上新台阶。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宣传是新华社新闻报道的“重头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华社将更好地发挥“喉舌耳目”和智库作用,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广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为中国经济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量的舆论支持。


同志们、朋友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用几十年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许多用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新课题。这不仅对经济学研究提出新挑战,也为创新经济学理论提供新机遇。把脉中国发展,诠释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气派,必将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学者、大成果、大智慧。


2017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更好地集众志、聚合力。期待我们在接下来一天的讨论中,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充分发挥智库的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作用,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最后,预祝年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17年深化供给侧改革 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发表演讲。新华网 陈杰 摄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各位老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再次参加中国经济论坛。根据会议安排,让我解读,我觉得解读这个题目太吓人,所以我就学习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谈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主要谈四方面:一是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工作。今年经济形势总的特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八个字来概括: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之所以说是缓中趋稳,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在中高速这个台阶上比去年虽然有小幅放缓,但是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季度之间非常平衡。前三季度,大家已经知道增长了6.7%,预计全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11月份数据已经出来了。这是符合预期的。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背景下,在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当中,复苏仍然乏力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下,我觉得这样一个速度已经很不错了,同过去两位数相比算是中高速,但是同世界上各大经济体相比已经算是高增速。之所以说是稳中向好就是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积极变化,经济结构在优化,创新的支撑作用、消费的拉动作用等都在进一步增强,就业岗位持续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基本上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也有所好转,这些方面的积极变化正是党中央所期待的一些变化。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工作作了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四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政策框架,主要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把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开始的时候,大家可能还不太适应,我觉得现在企业、市场、政府越来越习惯于在新常态下发展了。


第二,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形势,要求经济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样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这四年多来,党中央对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创新驱动发展、能源革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第三,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党中央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同时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刚才说的这三个方面或者三件大事,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回答了怎么看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对经济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决策,解决了在新常态下干什么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了在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究竟怎么干的问题。


四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判断、一系列的决策和思想方法是符合实际的,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中国经济正在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这样一个方向继续发展。


第二,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明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这样一个年度背景下做好经济工作,首要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已经提了很多年,我记得大概有四年,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但是稳不是不作为,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来奋发有为。


按照这样一个总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还要把握好这样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整个“十三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去年重点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今年拓展为四个方面:一是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二是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坚持宏观政策要稳,要适度扩大总需求。这主要是为了稳定大局,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控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的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这样一种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虽然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明年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三,加强预期引导,稳定大局必须重视引导好预期。要通过两个方面来稳预期:一是通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来稳定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同时,另一方面要通过在政策上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来稳定市场预期。第四,社会政策要托底。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引导舆论的思路,深入细致的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扩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方面,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努力推进,应该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供给侧改革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工作层面出现的问题表明,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肤浅的、片面的认识。


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需要把握好两个逻辑:第一,我国经济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的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这也是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指出的。第二,这些重大结构性失衡虽然有政策上、工作上的一些因素,但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的障碍,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是政府没有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以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内涵是三个方面:第一,最终目的是满足需要,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第二,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第三,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一方面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体制机制,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领引导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劳动力能力,潜在增长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以“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作为抓手取得了突破成效,比如PPI由负转正,54个月的连续下降由负转正。企业利润增长在提速,部分行业的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的理念和行为等等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总的要求是总结今年工作,落实已部署的各项任务,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的进展。去产能要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通过处置僵尸企业来达到去产能的目的。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这两方面是去产能当中的突出矛盾。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工作。也就是说去产能不仅仅是钢铁和煤炭,要扩围,但是办法必须是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


去库存要因城因地施策方针,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的问题,做到四个结合,同促进一亿农业人口市民化、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住房租赁市场等更好的结合起来。


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去杠杆和降杠杆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总杠杆率而言,去和降可能有所不同,因为短期之内总杠杆率可能是降不下来的,但是去杠杆更是一种政策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否则像现在这样一年要付利息就要吃掉当年新增贷款和当年新增社会融资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新增支持GDP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这是终究不可持续的,借新还旧,借新还息,最后资产负债表恶化的循环。所以要控制总杠杆率。


就企业杠杆率而言,要坚定去杠杆的方向,也要试试再在的降低企业杠杆率,否则像现在这样,企业负债100多万亿,按照4%的利率计算,一年支付的利息就是4万亿,相当于2015年全年GDP增长总量。长期下去会掏空实体经济,提早进入产业空心化的时代。企业降杠杆的政策措施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这个文件正在做。第二,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第三,加强对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的约束等等。


降成本要在减税降费降要素成本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的交易成本,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要提高劳动力的市场灵活性,同时要推动企业眼睛向内来降本增效。


补短板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既要补硬的短板,也要补软的短板,既要补发展短板,也要补制度短板,不能单纯从保增长、扩投资来入手补短板,否则补短板就变成一个筐。


第二,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十分迫切的,现在总量过剩,但是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方向上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同时在源头上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力度,这样从根源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政策上要积极稳妥的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加大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的消化工作。在市场主体方面,要通过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等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使之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支生力军。在产权制度方面明确农村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


第三,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是实体经济,今后要跨越高收入国家也只能和必须依靠实体经济。这一战略思想必须坚定不移,不能有丝毫的动摇,近两三年来,金融业占GDP的比例快速提高,但制造业比重却在快速下滑,这种变化是不正常的。


振兴实体经济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质和量的关系。在实体经济面临产能过剩和优质供给不足的条件下,振兴实体经济一方面要去产能,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提高产品的质量,因为只有低质产能才会过剩产能,成本上升劣势只能用产品质量实现对冲,所以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二是新和老的关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要注意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要支持双创,支持新产业、新企业的成长,也要支持老产业、老企业,因为传统产业其实永远都是增长的主体。传统产业和老企业只要瞄准国际同行标杆,推进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其产能就会变成满足需要的优质产能,否则就会变成过剩产能。


三是内和外的关系。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坚持扩大开放,继续依靠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现在制造业外资“进”在减少,“走”在增多,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是大和小的关系。振兴实体经济要优化产业组织,既要提高大企业素质,也要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提供条件,支持他们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第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针对今年以来房地产泡沫扩大的问题,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三去一降一补”当中的房地产去库存相互补充,房子本来是给人住的,在一个稳定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下,也可以作为投资品购买来出租,通过收取租金来取得回报。但如果政策不当,特别是制度不完善,住房的投资属性很容易演变成投机行为。所以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


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要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金融政策宏观上要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主购买,严格限制信贷资金流向投机性住房。土地政策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限制和低效用地。


在住房租赁政策上要坚持购租并举,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培育和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的租赁企业发展。在市场监管政策上要加强住房市场的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高泡沫和高库存并存的局面,必须调整和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空间结构,功能集聚过大、人口压力过大的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中小周边城市的发展。


第四方面,关于明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完成明年的目标任务必须着力推进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改革。


第一,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这几大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投资改革试点。第二,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撰民法典,加大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究,纠正甄别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


第三,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直属责任划分方案,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方案。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的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有序推进民营银行发展。此外,还要完善养老保险的顶层设计方案,扩大对外开放。在改革的推进机制上要完善跨部门的统筹机制,加强对财税、金融、土地、城镇化、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基础性重大改革的推进,既制定方案,又推动落实。同时既要抓好重大改革的顶层设计,也要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就是我对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己学习的一点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