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到上海
上海社区生活的大事小情、社区服务的资讯攻略,尽在新闻晨报为您打造的“周到”上海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本地宝  ·  10月14日-20日上海展会预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周到上海

江南美宿发现之旅第①站:过云山居,3个人+8张床,复活1个村!

周到上海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5-04 19:31

正文


三位初中同窗建了一个只有八间房的民宿,初心只想做个可让人放松的地方,结果一不小心成了爆款,不仅带动了村落的发展,甚至让松阳也成了又一个民宿聚集地。没错,它就是过云山居

过云为什么会火?它的模式能否被复制?这次, “诗与远方,始于荣威”美宿发现之旅,就带大家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江南美宿发现之旅系列视频 · 过云山居》


◈ 猝不及防,被云海扑了满怀


在谷雨前的一个清晨,天上飘着细雨,我们开着荣威eRX5前往位于松阳县西坑村的过云山居。eRX5的油电混合动力,让我们走在山间,也依然马力强劲且悄无声息。

虽然崎岖的盘山路弯弯绕绕,不时有摩托车、小货车、村民、山鸟、土鸡、家犬冷不丁窜出,而山路的坡度也是忽高忽低,好在有eRX5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和360°全景影像,一路总算有惊无险。

尤其值得表扬的是,eRX5的车载互联网系统,不仅可以便捷地带我们导航到目的地,而且途中包括听音乐、调温度、开天窗、拍照,甚至无人机跟拍等操作,都可以凭语音指令轻松完成!

顺着指示牌,沿途经过青石板的乡村小道和黄色夯土砌的民舍,毫不出奇的风景不免让我们心里嘀咕,找对地方了吗?

走到尽头,一道木质院门呈现眼前,透过栏杆,隐约能看到一个不大的前院,一旁的木牌上写着“过云山居”——原来,大名鼎鼎的过云山居真在这里!

推开院门,猝不及防被眼前的美景扑了一个满怀:正对的一个V型翠绿山谷之间,一层层云雾忽上忽下、变幻不定,忽来一阵风,云雾瞬间从山脚席卷而上,越过头顶,往山上飞去——过云山居,果然名不虚传!

正当我们留恋于前院的美景时,仙风道骨的管家小马迎了出来,带我们穿过前厅,经过一个小小的过道,来到充满禅意的餐厅,一边是用山石垒成的石墙,另一边是大大的落地窗和榻榻米,中间则是一条木质餐桌和几把桌椅。

绕过餐厅,就可以到达过云山居最佳观景平台。三片高低不同的大露台,将整片山景云海囊括其中。此时,剩下的唯有感叹和欣喜!

过云山居只有八间房,分别叫壹朵、贰朵……捌朵,每一间风格类似、细节各有不同,但都有面对山谷的大露台。

如果你想体会观云的不同姿态,可以在餐厅的茶榻上

在各处露台上

甚至房间的浴缸里

前提是,你得订到房!

是的,过云山居早成了松阳民宿、乃至全国民宿的奇迹:

开业两个月,就迎来一天5000人的参观;连续15个月的满房率,至今无人打破!周末得提前三个月预订,非周末也要提前一个月预订!被国内905个公众号报道,有1765篇报道,14篇10万+!最铁的“云客”,来住过18次!客人范围几乎遍及全国!

◈ 迅速走红,是恰逢其会的意外


对于过云山居的走红,三位创始人自己也始料未及。

廖敏智(中)、李超骏(左)、潘敬平(右)是苏州人,也是初中同学。长大后,敏智在家族企业工作,超骏从商,敬平成了媒体人。虽各有事业,但少时的情谊却保留了下来。

2012年,敬平在一次采访中来到了松阳,顿时,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在盘旋的山路上,一抬头便能看见一片青山中,远远近近的土黄色夯土屋依山而建,一片片梯田层层向上……

■摄影 吕劲天

采访归来,一次聚会中,敬平将自己的念念不忘与敏智和超骏分享,三人一拍即合:就去松阳找一处村子,开一间民宿吧,敏智负责设计,超骏把关运营,敬平担当推广,三人组成最佳搭档。

之后开始了寻址之旅。松阳共有400多个村落,为了找到最好的,三人走了180多个,直到有一天来到了西坑。

走过崎岖山路,穿过狭窄村道,来到村头的最后一间,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漂亮的峡谷出现眼前,三人顿时被震撼了,一瞬间血脉喷张、一见倾心!就是这里了!不走了!

这里景色优美,云海多变,建筑古朴,而且,离松阳县不过10多公里,在此远眺,远处的山谷之间,松阳县城隐约可见,有种与繁华若即若离感觉,既有乡村的幽静,也不远离都市,正是最适合都市人的距离。

其后的改造,几乎是敏智一手操办,一年间,来往苏州与松阳几十次,单次开车就要六七个小时;所有建筑材料都靠人力搬运进来;忍着酷暑和阴冷;被山里的蚊虫叮咬到肿胀、出血;……其间所吃的苦,大约抵得上过去的几十年。

好在,结果没让人失望:大面积的观景平台和落地窗,让过云山居的每一间房都能面朝山谷、观云看星;而简洁并颇有禅意的装修,也很好地配合了美景,既不画蛇添足,又足够舒适方便。

过云山居2015年8月开张以来,不到两年,就成了松阳、乃至整个中国民宿界的标杆。

这次我们采访到了铁三角之中的超骏,他说,过云山居的名字是敬平取的。

“那天我们一起坐在露台,正好有一阵山风带着云海席卷而来,瓶子(敬平)就取了这个名字。这里一年当中至少有180天能看到云海,不过,我觉得除此之外,春天有漫山遍野的紫色杜鹃花;夏天有美丽的星空;秋季可以看到银杏树叶慢慢变黄;冬季则是无敌雪景。所以,任何时候来过云都好。”

虽然超骏对过云山居很自豪,但他也坦言,当初没想到过云会这么火。

“我们的初心,就是做一个可以看看云、读读书的地方,没想那么多……过云山居的八间房,说实话,我自己都没全住过,因为住不上。”

过云山居出名的原因,也许是绝佳的地理条件和风景,也许是恰到好处的设计和亲民的定价,也许是媒体的推波助澜,也许是三个好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但更可能的,是恰逢其会,天时地利人和*铸就了过云山居。*

那么,这样的过云山居可以复制吗?

◈ 过云品牌,能在别处再创奇迹吗?


松阳,位于浙南山地,四面环山,过去,在浙江省内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经济发展都不算排头兵。然而,先是一群摄影爱好者发现了掩藏在山里的古村落,随着一张张照片的流传,松阳渐渐成了摄影胜地,被誉为“江南最后的秘境”。

松阳的名声广播,引来了各路媒体,包括当年的敬平;而当地政府对旅游的大力支持和对民宿的政策优惠,也让越来越多的民宿在此落户,成就了过云山居,也出现了如云上平田、茑舍、小茶姑娘、松泰大院、酉田花开等民宿。

事实上,自从过云山居火起来后,各地前来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在我们采访的当天,一行二十多人的民宿考察团就在过云山居开研讨会,而当地官员也前来预约第二天的参观考察。

“这样的参观、考察、采访,一年里几乎每天都有,有时一天还有好几场,我们三个也渐渐习惯了,每人一开口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半天。甚至,我们能从采访机位的设置,看出这个团队是否专业。”

原本西坑是松阳县有名的贫困村,自从过云山居在此落户,整个村落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我们来的时候,村里几乎全是老人,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过云的成功,让年轻人看到了家乡的魅力、旅游业的前景。如今,村里也开出了好几家民宿和餐饮店,村里变得越来越热闹了,用松阳县委书记的话说,文化引领了乡村复活。

邀请过云山居到别处开分店的建议也纷至沓来。

“现在不少民宿有了名气后,开始往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过云走红后,邀请我们去其他地方办民宿的也很多,不少条件非常好。如果过云想要快速扩张,可能十家分店都开出来了。”

“但我们不希望自己被表面的繁华喧嚣所迷惑。我们会问自己,当初到底为什么做?初心是什么?我们觉得,做民宿最好还是从初心出发,想做、喜欢做,才去做。不能不考虑盈利,但最好不要以盈利为目的,否则是做不好的。”

然而,过云山居的成功还是改变了三人的生活:除了要奔波于松阳与苏州之间维护日常运营;还要接待来自各地的住客和参观者、考察者、采访者;参加各处的分享会、评选会;寻找合适的分店地点……

为此,敬平辞职了,超骏和敏智也几乎把工作重心完全放到了这头。

“上个月,我在家只呆了三天半,敏智和敬平也与我差不多。好在,我们的家人都很支持。”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过云的成功也让扩大规模势在必行。

“我们这一年来也在寻找合适的地方。我们最看重的还是地点,一定要有能令人一见倾心的美景。而且,好的品质一定是最基本的。另外,体量不要太大,不超过15间,我们更倾向做小而美的精品。”

超骏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筹建的分店有两处,一处在桐庐,一处在苏州。依然有让人震撼的美景,不过体量会比如今的过云山居稍大一些,而且,与大乐之野、原舍等莫干山系知名民宿品牌抱团开发。

不知这次,过云山居能否再创奇迹?

地址:丽水市松阳县西坑村

◈ 关于民宿的Q&A


1、周到:你的民宿赚钱吗?或者,预期它什么时候能赚钱?

超骏:我们的民宿肯定赚钱,说不赚钱要被人打了,哈哈。

2、周到:住客给你感觉最好的细节是?

超骏:每每遇到客人不远千里来到过云,就为了那一片云的时候,就特别感动。

3、周到:住客给你感觉最坏的细节是?

超骏:没有,都挺好的,客人的意见和批评也能帮助我们进步。

4、周到:现在开民宿的越来越多,你最想对后来者说的一句话是?

超骏:就像我前面说的,做民宿最好还是从初心出发,想做、喜欢做,才去做。最好不要以盈利为目的,否则是做不好的。

5、周到:你觉得民宿给你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超骏:民宿给我带来很多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认识了很多也许这辈子不做民宿永远不会认识的朋友们,都是向往美好事物、对生活热爱的朋友们。

本周起,周到民宿频道将启动“诗与远方,始于荣威”江南美宿发现之旅,陆续向大家推介适合上海人自驾前往的周边民宿!同时,还将招募体验者随我们一同前往一些民宿试睡,第一站就是位于杭州径山的千岱山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参与报名哦!

你想知道周边有什么好的民宿吗?

你想知道民宿主人的故事吗?

你想获得免费试睡的机会吗?


编辑 | 沙沙

摄影 | 部分李佩嘉,部分采访者提供

视频策划 | 沈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