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点击
上面
免费订阅本账户
北京卫视报道(视频来源公众号:BTV京视教育)
近日,据媒体报道,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落点成功,进入内测阶段,那么
发行DCEP,那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可怎么办?
3秒钟回答:
不会影响到你的现有资产。
10秒钟回答: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也是国家法定货币,在本质上和人民币是一样的;数字货币的形式,会让我们的资产更安全、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要是你有两分钟时间的话,我们就可以从货币开始谈起了。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它的核心价值。只要能满足这个“交换媒介”的作用,货币是什么样子、什么材质都是无所谓的,只要大家都接受就好。
不过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还有一项重要的特质:
它是由国家的信用来做担保的,而与货币本身的实体价值无关。没有国家信用的背书,不能成为真正的货币;它们只是一些特殊的虚拟商品而已。
那么,
微信、支付宝支付可以算是数字货币了吧?也不算。
因为这些支付手段,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你的活期存款。它们的基础,依然是纸质的人民币。
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并不是一码事,电子支付只不过是把你的活期存款数字化,把从银行取钱、支付、再存进银行的过程简化成了银行之间的直接转账。
虽然比特币之类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商品的确有一些货币的特征,但是它们依然不算是真正的货币——它们去中心化、数额上限固定的特质就让它们无法成为国家的法定货币。
既然是国家的货币是由国家信用来担保,就需要国家中央银行来统一发行和管理
;而比特币明显不合适。
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但是目前来看,它所需要的资源还是太多。这种技术有些很吸引人的地方,例如每一笔交易、每一枚货币的产出都可以追踪溯源,而且真实可信。
数字货币的好处还不仅是这些。和传统实体货币相比,数字货币的生产、存储、流通成本都比实体货币低得多;银行金库里成堆的现金,将会变成在计算机硬盘中存储的几个数字;从造纸、印刷、切割、存储、运送的整套实体货币生产流程,可能将会转换成在服务器当中默默执行的数字运算。
在过去技术手段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人们只能使用实体货币。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中国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未来我们的货币将会是无形的。
不过,改换货币可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特别是将已经用了数千年的实体货币转化成完全的虚拟形态。哪怕是有一点点小纰漏,都可能会带来大麻烦。而且不仅是货币流通体系本身的问题;要使用数字货币的话,一些法律法规也得相应修改才行。
所以,数字货币不会马上出现。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计划,将会在数字货币的研究成熟后先在某个小型的封闭市场内试用——例如先从票据市场入手,然后再一步步改进完善,直到和传统的人民币并行使用,再最终取而代之。
央行研究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数字化人民币,而我们目前存在银行账户上的钱,跟未来发行的数字货币,完全是隔离的,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不过,未来发行的数字货币在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中,还是有央行的数字货币发行库、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银行库和用户端(如手机)的数字钱包。
通俗来说,数字货币类似于银行的“纸黄金”,体现在用户手上可能就是字符串和相应的密码。其价格可能会因汇率的波动产生影响,也可以成为投资品,并且比纸黄金更先进的是,你可以拿着这个资产,去消费支付。
至于用什么来买,届时,央行数字货币是需要通过现金或硬币去进行购买,而且很有可能是不可逆的,也即是说只能将纸币或硬币兑换成数字货币,但不能反过来,将数字货币兑换成纸币或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