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集团),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位列世界500强第9位。股票代码601668.SH。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五毛特效拍哪吒,我的笑点和泪点在打架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30岁母单和25岁早婚,婚恋观差别有多大?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被章子怡轰下台,他犯了哪些面试大忌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B站2024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来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建筑

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发布!中国建筑、中海物业入选

中国建筑  · 公众号  ·  · 2024-12-17 19:30

正文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和最重要的软实力,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名片。国务院国资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品牌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实施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在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品牌中,遴选发布首批45个“四个一批”优秀品牌成果(即一批集团品牌、一批企业品牌、一批产品品牌和一批服务品牌),推动中央企业加快提高品牌工作水平。


中国建筑获评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集团品牌,中海物业获评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服务品牌。




中国建筑、中海物业品牌是如何创建的?跟蓝宝一起来了解下~


中国建筑:拓展幸福空间

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

集团品牌:中国建筑



品牌总体概况


中国建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等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位列2024年世界500强第14位、英国Brand Finance“全球品牌价值500强”行业首位,保持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拓展幸福空间”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建造”品牌的优秀代表。


品牌建设典型做法


品牌创建背景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首批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中国建筑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将其放在全局性战略性工作的角度认识。 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将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品牌建设各方面,明确价值追求,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关于高质量发展。 将品牌意识融入产业链、品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员日常工作,引领推动深化改革、管理提升、价值创造等工作。 关于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通过打造更具价值创造力的品牌,在完全市场竞争中赢得信赖,以世界一流品牌支撑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品牌创建实践经验

中国建筑深刻认识到品牌建设的战略性、关键性、引领性地位,从顶层设计、产品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履责、海外发展等五个方面协同发力,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打造“中国建造”名片。


致力强化战略执行,持续塑造品牌“引领力”。 中国建筑着力发挥品牌战略统筹能力,完善品牌工作体系,提升品牌管理效能。确立“一创五强”战略目标(以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牵引,致力成为价值创造力强、创新引领力强、品牌影响力强、国际竞争力强、文化软实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坚持“人人都是品牌的建设者、创造者”理念,践行“拓展幸福空间”的品牌使命,成立集团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品牌建设专项战略规划,构建“价值观引领型品牌建设模式”,落实“119”品牌建设工作体系(把握“对标世界一流”这1条主线,筑牢“文化价值观”这1个基础,紧抓战略、管理、架构、视觉体系、行为、传播、法律、责任、全球化等9个关键路径),从理念驱动、价值认同、标准指引等维度共同发力,打造表里如一的“中国建筑”品牌,助力树立“中国建造”品牌。


△中国建筑价值观引领型品牌建设模式

△中国建筑“119”品牌建设工作体系


致力精益品质,持续筑牢品牌“生命线”。 中国建筑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着力点,保障民生需求、增进民生福祉。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秉持“品质保障 价值创造”核心价值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高标准建设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等全部主场外交场馆、28个冬奥场馆及配套工程、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培育拓展城市运营业务,建设上海建国东路、红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等代表性工程,培育“中建运营”品牌,助力城市更宜居韧性智慧。旗下中海物业以“第一管家”定位为800万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广泛赞誉。截至2023年底,中国建筑荣获鲁班奖47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841项,居行业首位。


△中国建筑高标准建设主场外交场馆

△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工程

△上海红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


致力创新领先,持续提高品牌“含金量”。 中国建筑致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国建造”引领“全球建造”变革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围绕智能、数字、低碳发展,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以科技实力增强品牌厚度、实现品牌增值。建立18个科创平台,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2%以上,自主研发“万吨压力机”“空中造楼机”等大型装备。在北京,运用快速建造技术,仅用3个月完成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老旧小区改造。在乌梁素海,创新生态修复治理施工模式,每年减少100万立方米黄沙流入黄河。截至2023年底,中国建筑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82项、詹天佑奖105项,拥有企业专利68519件,其中发明专利6177件。


△空中造楼机

△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建项目

△全国近零能耗建筑示范:中建滨湖设计总部

△零海拔屋


致力典范履责,持续提升品牌“好感度”。 中国建筑全面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勇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品牌管理体系为依托和载体,建立“品牌引领型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将责任理念植入品牌基因,以责任行动践行品牌承诺,持续提升品牌的“亲和力”和“附加值”。坚决扛起稳增长任务,2023年新签合同额4.32万亿元,营业收入2.27万亿 ,再创历史新高。推动落实援扶项目1400余个,连续7年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每年提供近3万个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为20多万家民营企业和200余万农民工创造上万亿 收入。截至2023年,认购央企扶贫基金16亿元,在历次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均获得最高等次评价。将ESG作为打造全球领导品牌的重要抓手,探索完善集团ESG管理体系,入选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央企ESG·先锋50指数”。


△中国建筑连续7年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致力共建共享,持续增强品牌“美誉度”。 中国建筑用建筑产品连接国家与城市、文化和心灵,搭建起民心相通的友谊桥梁,塑造有责任、有担当、有温度的中国企业品牌形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建筑深入落实海外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经营,承建2600多项工程,累计签约超2200亿美元。在巴基斯坦,承建的PKM高速公路,获得该国政府“最高标准、建设典范”的赞誉。在埃及,承建并运营的新首都CBD项目,创下中东和非洲建筑史上多项纪录。在阿联酋,将生态理念、ESG标准深度融入伊提哈德铁路项目建设中。在香港,签约新界西堆填区扩建计划项目,为“北部都会区”提供基础保障。多年来,中国建筑建设的地标项目,已经登上了科威特、泰国、肯尼亚、塔吉克斯坦和阿尔及利亚等国流通货币,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同时,中国建筑持续推进品牌海外传播,实施可持续战略品牌项目“鲁班工匠计划”,开展“建证幸福”品牌行动,制作《建筑在说话》《建证城市新生·十城记》等纪录片,讲述多国政要、民众眼中的“中国建造”故事,不断扩大“朋友圈”。


△埃及新首都CBD项目

△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项目

△《建筑在说话》纪录片


品牌创建成效

通过持续系统加强品牌建设,中国建筑的品牌价值及美誉度不断提升。截至2024年6月底,在国务院国资委评选的“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中,中国建筑作为5家央企之一获评“集团品牌”,旗下“中海物业”获评“服务品牌”,集团位列“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TOP30”榜单第7位、蝉联行业首位;在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以品牌价值2723.68亿元蝉联建筑建材行业首位,品牌价值较上届提升291亿元;在英国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位列第13位、蝉联全球行业首位。在新华社主办的“2024中国品牌全球传播力大会”上,中国建筑荣获“中国品牌全球传播力新担当”奖项。


未来如何做


中国建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聚焦“品牌价值提升”目标,以“中国建筑品牌引领行动”为抓手,落实“筑牢品牌根基、强化品牌管理、推进品牌实践、加强品牌传播、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等五方面重点工作,探索开展品牌资产管理工作,持续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打造管理科学、贡献突出、价值领先的卓著品牌,努力将中国建筑打造成为“中国建造”的亮丽名片。


中海物业: 以新质服务力打造好服务

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

服务品牌:中海物业



品牌总体概况


中海物业围绕中建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践行“一六六”战略路径,结合企业实际,不断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加快打造一流服务品牌,提出“中海式物业管理现代化”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好时节 好物业 好社区”品牌主张。截至目前,业务遍及内地及港澳168座城市,服务项目近2000个,面积超4亿平方米,客户近850万人。连续三年位列全香港900家物业企业榜首,连续七年位列中国房地产报品牌影响力NO.1,作为行业唯一品牌被国务院国资委纳入“央企ESG治理·先锋50指数”,获评中国指数研究院物业上市企业综合实力TOP3。


品牌建设典型做法


品牌创建背景

中海物业最早于1986年在香港开展业务,现为中国建筑所属中海集团旗下物业板块旗舰品牌。1991年进入内地,2015年上市,主导了物业行业的“港标内移”,引领内地物业标准与规范的逐步形成。中海物业以严谨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为社会认可,被誉为“第一管家”。


历经38年发展,形成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和科技创新三大板块,强化专业优势,创造服务价值。不断提升多样化服务能力,拓展高校、医院、公园、港口、政府机构等20余类业态,服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家重大项目。


品牌创建实践经验


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服务民生

物业服务关系千家万户,既是群众天天有感的“具体小事”,也是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中海物业深度参与房地产开发全过程,更懂项目开发、更懂产品设计、更懂业主需求。在设计、营销、施工、查验、入伙和运维六大阶段,搭建住宅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使业主资产保值增值,让社区生活更加美好。在全国41座城市打造52个标杆项目,对内示范引领,对外塑造口碑。近三年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获2024中国物业服务满意度领先企业第一名。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服务城市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以“城市大管家”的角色,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为河北张家口、福建长汀、深圳蛇口街道提供综合性“城市大管家”服务,优化城市空间品质。 中海物业 将持续拓展城市更新、城市运营业务,聚焦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环境管理、智慧城市等细分领域的专业需求,助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西安幸福林带


以高品质履约为保障,服务港澳

中海物业作为香港地区第一大物业服务企业,始终与港澳社会紧密相连,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在管项目覆盖香港十八区、澳门八区,包括香港司法机构全部13间法院、60%的医院、驻港部队、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澳门大三巴等重点项目。举办“经营幸福·建证未来”两地优秀青年“双向寻根之旅”活动,促进港澳和内地青年的融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坚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信心决心。同时,在香港开展丰富多彩的义工活动,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企业义工时数金奖”及“十大最高义工时数”两项大奖。


△香港维港一号


以央企责任感为初心,服务社会

中海物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获2024年ESG发展行业第一。发布碳中和白皮书,承诺“2030年全面推广落地低碳运营技术”。在全国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活动,累计参与超20万人次。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落实教育帮扶、消费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目前“海惠优选”商场在售70余款助农产品,累计帮销金额超8000万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