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告文案
只发广告,只发广告,只发广告。 发广告界最不值得关注的公众号。 一句话,都不想打动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案包邮  ·  文案金句,非常禁欲 ·  3 天前  
文案包邮  ·  文案金句,非常禁欲 ·  3 天前  
谷哥大叔  ·  10月份线下课安排通知 ·  1 周前  
分众传媒  ·  CTR洞察 | ... ·  4 天前  
占豪  ·  东部战区:重锤落地,利剑穿心! ·  1 周前  
占豪  ·  东部战区:重锤落地,利剑穿心!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告文案

世界名画,真的是玩不腻啊!

广告文案  · 公众号  · 广告  · 2017-07-18 12:09

正文

前两天,抖音一个让世界名画里的经典人物形象抖抖抖抖抖抖抖抖起来的H5,在朋友圈被不少人分享。


这让我们想起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为什么经过多年,仍然有那么多的广告人和艺术家,愿意从这些经典画作当中寻找创作灵感?


并且,还乐此不疲,不断地赋予它们可以被当代人接受的视觉语言。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一些经典的戏仿、恶搞、复新、致敬的广告创作和品牌传播,供你作为下饭菜。


或许看完,让你再看世界名画的时候,会多一份(不忍直视滴)遐想。


陈丹青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我们很幸福,有这么多途径来观赏伟大的艺术。


画册、电影、网络向我们复制了距离今天几个世纪以前的名家名作;


手机为我们刷新出更直观的历史和现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几乎无所不能的CG技术,让遥远神秘的绝迹变得近在咫尺;


借用3D和VR手段,一幅真迹的幕后与眼前都能被全方位360°环绕立体式演示


通过程序和软件,那些原本静态的世界名画,也可以换一种姿态来吸引我们的眼球;


……


一切,看起来更加虚拟。


一切,却也正是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世相。

01

新兴IP隔空对话传统Idol

BRAND:抖音等


或许正是注意到:


95后、00后的年轻人心里,有着“一切都无需被定义,一切皆可被消解”的狂想。


抖音音乐短视频在进入产品传播期,就掀起了不走寻常路的画风。



这一次,它把《蒙娜丽莎的微笑》《梵高自画像》《海伦娜·弗尔曼肖像》《美国式哥特风格》《跨越大圣伯纳山口的拿破仑》这些认知度比较高世界名画,通过场景的交替,道具的辅助,混搭组合出新鲜刺激的freestyle.


那些原本躺在博物馆的老古董,在年轻人面前也变得酷炫起来。


在这样的感官“挑逗”下,抖音这款产品有的那种用力抖抖抖抖抖、放肆玩玩玩玩的特性,也被体现得一览无余。



虽然这种萌反差的玩法虽然不是个例。


但这种把年轻IP和传统idol结合起来的创作手法,却总是会让人百看不爽。


比如,在去年腾讯创新大赛NEXT IDEA的《穿越故宫来看你》这个H5里,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戏剧性和传播力。





02

新手法为名流“画蛇添足”

BRAND:KIWI、NIKE等


一直以来,世界各大博物馆最著名的肖像画被无数旅人参观、仰望、膜拜,他们被炮制在各种场合、各种当代艺术和纪念品中,弥留至今。


但是,看惯了套中人的观众难免露出遐想和揣测,这些Idol好像还残缺了一部分肢体:双脚。


于是,美国庄臣旗下的 KIWI鞋油举办了一场名为“完整的肖像画”(Portraits Completed)的展览,煞费苦心地为画中人重新描绘了下半身,尤其是那双以假乱真、玲珑有致的双脚,弥补了画框以外的空白,为观众的想象力强力去污。



广告中的肖像画跨越了艺术史上多个不同的时期,鞋子的款式也是风格多样,从蒙娜丽莎的意大利木底鞋到珍妮·萨马里的芭蕾舞鞋,从梵高的棕色靴子到拉斐尔的鹿皮绒短靴,除了补上下半身,也做足功课,再现不同年代的经典款鞋子样板。



其实不止广告圈,名画们还乱入时尚圈、美食圈、娱乐圈,处处留香。


比如,前不久,LV与波普艺术家杰夫·昆斯进行跨界合作,推出重磅联名——“Masters”大师系列,主打纹样都来自大师们的名画,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提香的战神和爱神、鲁本斯的猎虎等。



再比如,意大利新锐时尚导演Davide Bedoni的数码混搭,把Nike的logo植入进18到19世纪的欧洲名画中,占领了街道的墙面和户外广告牌,引起轩然大波。





03

真人COSPLAY

突破传统艺术的边界

BRAND: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张靓颖MV等



什么叫喜从天降?


如果有一天你和闺蜜逛商场正起劲,突然警报器鸣响,身着中世纪服装的群演各种乱入,嫌疑犯飞檐走壁,士兵搭着威压从高空坠落,皇家军队整齐划一严阵以待,一阵兵荒马乱之后,突然肃然静止,一票众人被网罗进巨幅画框,等等,我们好像在哪见过,你记得吗?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间大型购物商场里,演员排练了一出真人cosplay伦勃朗的著名画作《夜巡》,是为了即将重新开幕的“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所进行的营销活动。



筹办这项活动的快闪地点就选在人潮汹涌的购物商场,乘虚而入的混战,让消费者体验了一场中世纪的风俗民情画,带领消费者近距离走进博物馆,切身感受这个国家的艺术气息。


无独有偶,张靓颖在去年的英文单曲《Dust My Shoulders Off》的MV中,也真人杂耍了一把,3分钟MV,12幅名画无缝衔接,张靓颖还在自己的脸上玩彩绘,扮演8个画中人。



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波兰小哥Kajetan Obarski就是一名恶搞名画的狂热爱好者,通过一系列数字动画,把梵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的经典神作制成gif,添加一些个人化的恶趣味,进行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把戏。


比如翻白眼的伊丽莎白女王,收到耳机的独耳梵高,贵妇与骷髅齐共舞,上帝与人类打台球……



在新媒体艺术当道的今天,类似这种脑洞大开的艺术家还生活在各地。




尽管上面的种种,可以让那些世界名作,纳入一种新的语言下来解读,甚至获得不朽。


但身为看客的我们,不妨可以多想一点: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虚拟取代;当感受力之间没有太多差距;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当各行各业通过媒介迸发出井喷式的狂欢……


真正让人类体会艺术的渠道,却越来越狭窄、平面和快速。


这对渴望“文艺复兴”的人们来说,或许又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


正如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所预言的世界:“美就是一架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的偶然相遇。”






今天的推送就是酱紫。

评论区可互动的话题:

说说哪幅世界名画让你百看不厌?


回复“广告笔记”4个字,

可按照行业划分,

看「广告文案」过去4年发的文章。



没去奥美中国面过壁

没上李奥贝纳摘过星

没到环时互动抢过包

没跟一线大咖吹过水

……

没什么能拿出来说的

只是暂时还喜欢广告而已

所以一句话也不想打动你

微信ID:adwriter

微博:@广告文案-  

知乎ID: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