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丁酉年 乙巳月 庚申日
唐代的孙思邈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曰:“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芒种时节,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食品。
1.芒种宜食
芒种节气要注意清热祛湿。夏季暑湿之毒会影响人体健康,宜食健脾清热祛湿的食物,如荷叶、荠菜、白茅根、芦根、茯苓、冬瓜、西红柿、西瓜、木瓜等。食用凉性蔬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蔬菜类如苦瓜、黄瓜、西红柿、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是上乘之选,像西红柿就有清热解毒、平肝去火的作用;水果类如西瓜,性凉,且含有丰富钾盐;梨,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是最佳的补水护肤品。主食类多食稀饭与面食,如绿豆稀饭等。
图3-19 西瓜
青梅:
在我国南方,每年五六月正是梅子熟时。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桑椹: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桑椹小偏方:
(1)鲜黑桑椹30~50克,水煎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
(2)取新鲜熟透的桑椹500克,米酒1000毫升,浸泡1~2个月饮用,每日2次,每次1小杯,可用于贫血或关节炎的辅助治疗。
(3)桑椹、蜂蜜各适量,将桑椹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拌匀饮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可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头目眩晕、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等。
(4)桑椹50克,冰糖20克,用开水冲泡饮用。桑椹性寒生津,冰糖性平滋津,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干燥。
2.养生粥品
(1)养阴生津:瓜族当家
饮食调养:宜进食养阴生津食物,如白茅根、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
药膳推荐:丝瓜粥
原料:鲜丝瓜1条,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鲜丝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鲜丝瓜切成长2厘米、厚1厘米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注意:鲜丝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块做粥。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滋润肌肤。
(2)清热祛湿:淮山茯苓
饮食调养:宜多吃健脾祛湿之品,如淮山、白术、茯苓、绿豆、冬瓜、木瓜、椰、香瓜等。
药膳推荐:四神汤
四神是指茯苓,淮山,莲子(或党参)和芡实(或薏仁),是食补的最佳药膳,可帮助调节免疫系统,强化体质,消肿利尿及养颜美容,适合肠道机能较弱的人以及产妇和术后者的调养。与富含淀粉及纤维的粟子一起煮,还有帮助消化的养生功效。
(3)健脾益气:薏仁沙参
饮食调养:宜食用健脾、益气、养阴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薏仁、沙参、百合、枸杞叶、木耳、桂圆、木瓜、椰、香瓜等。
药膳推荐:薏仁杏仁粥
原料:薏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将薏仁、粳米淘洗干净,杏仁去皮洗净。先将薏仁、粳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继续用文火熬煮到米熟粥成。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补肝。
3.养生饮品
芒种时节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易耗气伤津,故宜多饮茶。
枸杞防暑茶:
原料:枸杞15克,薄荷3克,五味子15克,菊花6克。
做法:将枸杞、薄荷、五味子、菊花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即可饮用。
功效:补肺生津,治暑热烦渴。
苦瓜蜜茶:
原料:苦瓜干20克,蜂蜜。
做法:将苦瓜干放入杯中,冲入300毫升沸水,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
渗出,加蜂蜜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降血压。
决明菊花茶:
原料:决明子35克,野菊花10克。
做法:将决明子研细,和野菊花一起放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平肝潜阳、清热、降压。
五叶芦根饮:
原料:藿香叶、薄荷叶、荷叶各3克,枇杷叶、鲜芦根、佩兰叶各30克,冬瓜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上述原料洗净,将枇杷叶和冬瓜一起煎成约500毫升的汤水后再加入其他原料,再一同煮10分钟后加入白糖。
功效:化湿、健脾、醒胃。 .
五味枸杞饮:
原方: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适量。
做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再入白糖,搅匀即可饮入。
功效:滋肾阴、助肾阳。适用于“夏虚”之症,是养生补益的有效之剂。
4.饮食禁忌
芒种期间,饮食强调清补,勿过甜过咸,主食以稀为宜,蔬菜以瓜类最佳,少食会加重湿热的蔬菜水果,忌食过于生冷寒凉之物。古人提示的以下饮食禁忌值得注意:
韭菜
除热下气,益阳止泄,春食香,夏食臭,冬食动宿饮,五月食昏人乏力。不可合牛肉食。酒后忌。
苋菜
通九窍,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蚘虫。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五月食则动气烦闷。与鳖同食,生鳖瘕。
茄子
《济世方》中说,五月勿多食茄,损人动气,魂魄不安。这是因为茄属土的缘故。
水果类
五月食未成核果,发痈疽寒热。杨梅多食,伤热,损齿及筋骨。
摘自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阅读原文
来购买此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小满简述
小得盈满,故谓之小满——小满物候
小满属于火运能量期——小满的正善治养生
慎用小满水——小满、芒种、白露三节内水并有毒
小满动三车——小满的民俗
谦抑盈满,是愚智关和病健关——小满的寻根探源一
小满不满 乾断思坎——小满的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