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是一个富二代,出生于1788年2月22日。
他的父亲是个商人。他的母亲是个颇有文名的作家,当时德国不少文化名人,包括写格林童话的格林兄弟,歌德等都是她的座上宾。
不过叔本华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好,他看不上妈妈热衷的沙龙,他妈妈也看不上叔本华的“痛苦”。有学者分析,家庭的关系,可能影响了叔本华对女性的不公正的看法。
叔本华是个天才型的哲学家。25岁就完成了哲学名篇《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奏》。
29岁完成了让他得以不朽的哲学名著《作为意欲和表现的世界》。不过,这本书只印了500本,而且还没卖出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叔本华都是默默无闻的,他曾经和黑格尔在一所学校任教,他不喜欢黑格尔,想要挑战他的权威,但是他的课根本没人听,而黑格尔非常受欢迎。
虽然名声很晚才来,但是他一直都相当肯定自己的才华。
和很多哲学家一样,叔本华的生活也很规律,早上七八点起床,洗冷水澡,喝咖啡,写作到中午。出去吃饭,下午阅读直到四点钟。然后和他的卷毛狗一起去散步。傍晚六点去图书馆看《泰晤士报》,晚上可能会去剧院或听音乐会。
《人生的智慧》是他晚年的著作,取自《附录和补遗》一书。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它。
03
幸福由何而来?
叔本华认为决定人的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
(1)人的自身。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等。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包括财产等和其他占有物。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包括名誉、地位和名声。
在叔本华看来,第一项内容的影响比后两项要更加彻底。人的幸福首先来自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或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事物,对人的幸福都只是间接发生影响。
所以他说:一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
所以,一个人的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
是的,在他这里,快乐是有等级的。
低级的:感官乐趣、低级的社交、庸俗的消费和闲适的家庭生活。
高级的:精神上的乐趣。
他说话非常不客气:
“一个头脑呆滞的人终其一生都是头脑呆滞,一个笨蛋至死仍然是一个笨蛋”。
因为幸福主要来自于我们自身。所以,注重健康,和发挥个人自身才能比全力投入获得财富更为明智。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应该忽略获得我们的生活必需品。
以上只是在强调第一项好处。
后面两项,财产,当然是必要的,“只有傻瓜才会把社会地位放置在财产之前。”
不过总体上,最重要的还是第一项,也就是人的自身。接下来,就分别对这三项可以左右我们幸福的内容进行思考。
04
关于人的自身
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愉快情绪,而愉快的情绪又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情况。
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诸如金钱、学问、声名、甚至为了肉欲而献出自己的健康。
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和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也就是说,精神迟钝的人也就较少感到各种强度不一的痛苦。
叔本华并没有具体的告诉我们如何克服痛苦和无聊。当然,其核心观点,当然还是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在这里,他说了那句最著名的话:
“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幸福属于那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人。
对头脑简单的人来说,闲暇也是无聊,于是他们只能去满足于低级的乐趣。
为了外在的荣耀、地位、头衔和名声而部分甚至全部地奉献出自己的内在安宁、闲暇和独立,是极度愚蠢的。
每一快乐都是以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应用人的某种能力为前提。这和罗素的说法一致。
叔本华总结,能带来乐趣的个人能力,分为三种:
(1)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带来的乐趣,包括吃喝、睡觉、等。
(2)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乐趣,包括步行、跳跃、骑马、舞蹈、体育游戏等,甚至打斗也包括在内。
(3)施展感觉能力方面的乐趣,包括观察、阅读、默想、写作、学习、发明等。
显然,叔本华认为一定要发展最后一种乐趣。
05
关于人所拥有的财产
伊壁鸠鲁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属于人的天然和迫切的需要,比如食物和衣物。
第二类属于同样天然的,但是不迫切的需要。比如说性欲。
第三类需要则不是天然的,也不是迫切的。比如对奢侈、排场、辉煌的追求。
在处理财产的问题上,要给我们合理的愿望界定一个限度。
一个人在拥有财产方面能得到的满足并不由某一个财产的绝对数量所决定。这其实取决于一个相对数量,也就是说,一个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和自己已经实际拥有的之间的关系决定。
但悲哀的是,我们的欲望种在膨胀。
我们之所以不满,原因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但同时,其他妨碍我们成功的条件因素却保持不变。
叔本华认为,我们应该把现有的财富视为能够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并不是一纸任由我们寻欢作乐的许可证。
06
关于人所展现的表象
我们所展现的表象,就是我们存在于他人心目中的样子。
我们应尽量减低我们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
把别人的意见和看法看得太过重要是人们常犯的错误。这一错误给那些要统治或者驾驭人的人提供了一个便利手段,所以,在各种训练人的手法当中,加强和培养荣誉感的做法占据了首位。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愤怒、恐惧都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有关。要杜绝这种普遍愚蠢的做法,唯一的办法就是明确认识到这种做法的愚蠢。
这一源自人性的愚蠢,主要衍生为三种状态:好胜,骄傲虚荣。
骄傲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但虚荣则是尽力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比骄傲更糟糕。
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一事实:这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如果情况不是这样,他也就不至于抓住那些他和无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
不过,叔本华也不认可谦虚。他认为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因为根据这一说法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说成像傻瓜似的,这就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
在开头我们已经提到了,关于人所展现的表象,也就是在别人眼中的自己,主要表现为地位、名誉和名声。下面主要讨论一下名誉和名声。
客观上,名誉是他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主观上,则是我们对于他人看法的顾忌。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失去他人的好评时,尽管他清楚知道自己是清白无辜的,或者他犯下的错误并不严重,但他还是脸红了,这就是名誉感或羞耻感所使然。另一方面,没有什么比确信得到了别人的好评更能增强一个人的生活勇气,因为别人的好评向他允诺,众人会联合力量给予他保护和帮助,凭借这堵比他自身力量强大得多的防护墙,他就可以对抗生活中的灾祸和困顿。
名誉的特效是否定的,而声望则有一定的肯定性质。声望是要去争取的,相比之下,名誉只需要保有就行了。
叔本华特别批判了骑士荣誉。他给骑士荣誉下的定义:
1.骑士荣誉并不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看法,这种荣誉纯粹取决于他人是否说出他们的看法。
2.骑士荣誉并不取决于一个人做了些什么,而是取决于别人对他做了些什么。
3.在信奉骑士荣誉的人看来,在判断人们之间的争议何者为公理时,我们所能寻求的最高裁判庭就是我们的身体力量,也就是说,我们的动物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A说B偷了东西,但B明明没有偷。如果B信奉骑士荣誉,那么现在这种荣誉就已经受损了。他需要自证清白,这时候他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和A决斗。
这当然不被现代社会认可了,但不可否认,我们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抱有这样的观念。
而我们应该持的观念是:一个人说的话或者做出的行为,只能贬损自己本人的荣誉,而不会对别人的荣誉构成损害。
tips:“报复别人的侮辱不应该采用决斗的方式,而应该用暗杀。”
名声的获得只能通过作出的行动业绩,或者创作思想性的作品。简而言之,就是建功立业。
叔本华自己就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相应的名声,但是他相信时间,他说时间有一个上诉的过程,会带来为数不多但真正具备能力的评判员。名声终于会属于他。(我持怀疑态度)
为什么很多理应获得名声的人没有获得。因为每一个人都只能理解和欣赏与自己的本性相呼应的东西。一个呆板的人只能理解呆板的事物,一个庸俗的人只会欣赏平庸和俗套,头脑混乱或者喜欢模糊不清的东西,没有思想的人则和胡言昏语气味相投。他们不曾懂得什么是好的。
但要创作出优秀的著作,并且避免写出低劣的作品,创作者就必须抵制和鄙视大众及其代言人的评判。
最后,需要认识到:让人们得到幸福的不是名声,而是借以获得名声的东西,它在于成绩、贡献本身。或者更准确的说,让人得到幸福的是产生出这些成绩和贡献的思想和能力。
07
最后,一些建议
叔本华认为,痛苦是肯定的,快乐是否定的。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所以,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求很幸福。我们应当把对快乐、财富、地位、荣誉等等的期望值调至一个节制、适宜的尺度,因为正是对幸福快乐、荣耀排场的渴求和争取带来了巨大的不幸。
具体:
(1)我们如何对待自己?
第一步,了解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的意愿。如果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意愿,当然只能浑浑噩噩了。叔本华这里,根本没有提供常人要怎样才能搞清楚自己的意愿的办法。
他的意思,搞不清楚,那肯定就是蠢了。对蠢,叔本华是不将就的。(没办法,他一直很刻薄)
另外,他很崇尚孤独,他认为“一个人越不需要跟人们打交道,那么他的处境就越好。”因为他可以在精神上得到享乐。
(2)如何对待他人?
(3)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命运和世事的发展
08
总结
其实这本书就是叔本华的人生观。偏向于斯多葛主义,感官的享乐是没什么意义的,重要的避免痛苦,个人应该自足。在这一前提下,他认为人生的幸福,来源于三个部分:人自身,身外之物和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想要真正的幸福,追求身外的财富和名声、地位等等,都是虚的,必须要提升精神的境界,体味精神的乐趣。
叔本华没有提供什么方法,他只是提出了格局,指出了轻重缓急,具体怎么做,那是操作层面的事,他不管的。
总的来说,很多都是老道理,但关于精神世界的看重,在这个纵情感官的时代来说,还是很值得提倡的。
Ps.看老头吐槽,很好玩。
- 不止读书-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