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术中国
“见证学术力量 锻造学术精神”——关注“学术中国”,即时获取最新学术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研大匠  ·  100项!一青年创新人才项目拟立项清单公示 ·  2 天前  
PaperWeekly  ·  NeurIPS 2024 | ... ·  4 天前  
社会学理论大缸  ·  书单丨11本论文写作技能必备书,台湾教授推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学术中国

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刻死去是一种什么感受?斯坦福天才医生给了我们答案

学术中国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4-23 12:24

正文

来源 |  一日一度(ID:yryd115)

编辑:学妹


们不该在死亡即将到来时,

才去认真思考活着的价值,

不要因为我们觉得时间充足,

就去任意挥霍每一个瞬间,

忘记珍惜身边的人与美好。


肺上布满数不清的肿瘤,

癌细胞已经扩散得很厉害了…

36岁这一年,类似的片子,

保罗·卡拉尼什看过了无数套,

不同的是眼前这套片子,

是他自己的。



在做完检查之后,

他和妻子露西相拥而泣。

他曾被誉为“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

拥有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 ,

即将成为斯坦福的医学教授,

还将拥有自己的研究室,

极有可能做出开创性的贡献。


在所有人眼中,他是人生赢家,

现在,令人羡慕的光环不再闪烁,

他只是一个即将死去的凡人。



曾经在手术室里,

无数次与死神照面的他,

拯救上千垂死者的仁医,

想不到死亡来得如此突然。


而且正在他人生最好的阶段,

事业顺利,家庭美满,

正打算和妻子要一个孩子。


36岁得肺癌的概率只有0.0012%。

保罗偏偏就被选中了,

要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刻,

跟这个世界说再见。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

保罗一开始表现得很冷静。

他没有抱怨,也没有自弃。

他曾经见过了太多人的死亡,

比任何人都熟悉死神的气息,

甚至可以说带着一丝麻木。


正因为这份医生的职业素养,

他很快就做好了死的准备:

“我甚至自我感觉良好,

完全接受这个现实,

有种万事俱备的笃定感。”



显然,他低估了死亡,

能够给人带来的巨大冲击。

在一段时间的冷静后,

在即将来到的死亡面前,

他丧失了对时间的把握能力。

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

是几天,几年,还是几个月?


这时,他才深刻地理解到,

曾经作为医生的自己,

那么努力去消除别人的痛苦,

竭力从死神手中挽回一个个生命,

但也绝对没办法,

对死感同身受。


只有当这一天,

真正降临在自己身上,

他才发现:

“只有在死亡面前,

人才会真正认真考虑生的意义。”


死的阴影是十分沉重的,

会让每一个人感到脆弱、无助。

而且最让他体验深刻的是,

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

可怖的并不是死亡本身,

而是失去希望的等待。


尽管有条不紊地接受治疗,

不断通过专业素养引导自己,

保罗最终还是陷入了困境:

“我的人生将宣告结束,

那我到底该怎么生活?”



保罗出生于医学世家,

母亲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在少年时代,他就酷爱读书,

而且明显比同龄人早熟,

迫不及待就在探索生命的意义。


他将文学视为“精神生活最高境界”,

又将神经系统科学视为,

“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

同时钻研二者,潜心苦读,

拿到斯坦福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学士,

又到剑桥读科学史和哲学研究硕士。


最后,为了近距离地接触死亡,

他选择弃文从医,放下作家梦,

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许多的医学生,

毕业后会找压力小的高薪工作,

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保罗恰恰相反。

他选择了对体力要求极高的神经外科。

每周工作一百个小时,经常加班,

有时甚至会忽略对家人的关照。


在不断思考和直面死亡的过程中,

在不知自己还能活多久的情况下,

保罗最终做了一个决定,

回归手术室,继续工作。


一边救死扶伤,他一边提醒自己:
“作为医生,最高理想不止是挽救生命,

还要引导病人和家属去理解疾病、死亡。”

但做了那么多次成功的手术,

都比不上这一次的切身体会。



“道德义务是有重量的,

有重量的东西就有引力,

所以道德责任的引力,

又将我拉回手术室…


我会把死神当作一个,

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

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

我仍然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其实,摊开在保罗面前的问题,

就是摊开在我们每个人眼前的问题。

人生下来就注定要死去,

生死之间只不过是长度的区别,

“现在,我该怎么活啊?”

在我们出生时,问题就存在。

只要活一天,就得面对。



保罗在身体恢复后,

真的回到手术台前。

虽然一开始由于疾病困扰,

他无法独立完成一个手术,

但随着一天又一天过去,

他曾经的力量又回来了,

甚至有种重回巅峰的感觉。


查出癌症的第九个月,

他几乎天天做手术到深夜。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觉得:

“如果再坚持几个月,

就可以结束这种工作状态,

顺利从住院医生毕业,

安心做个相比之下更轻松的教授。”


是的,即使自己疲惫不堪,

他的心中依然有梦想。


即使死亡正步步逼近,

他也没有放弃目标。

他并不因为自己即将死去,

就打乱人生的规划。



自己的医术,

曾带给保罗无限欢喜,

也是他人生成就的所在。

但生命的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每个人都要面对衰老、死亡,

因为一次意外失去很多。

有很多很多的人,

会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但保罗知道,人真正值得骄傲的,

不是因为他拥有了什么头衔、名誉,

而在于他为这个世界做过什么。

虽然自己登上医学巅峰的美梦,

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在那段难熬的时光,

是文学让我重获了新生。”

他开始写作,

早年对文学的喜爱,

在死神到来之际,

让他更好地用文字告诉大家,

一个天才医生

等待死亡的心路历程。


他仍旧用生命最后的力气,

努力去救治每一个病人,

想尽办法给妻子留下保障,

让她将来不必担心财务问题。



除了财务问题,

他还和妻子共同决定,

去做试管胚胎的培育。

因为他不想自己死去后,

妻子没有丈夫,也没有孩子陪伴。


连续工作了几个月后,

保罗的身体还是继续恶化了,

化疗给他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

意识飘忽不定,随时要被抢救。

而就在他身体最虚弱时,

女儿伊丽莎白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面对自己即将失去的生命,

面对这个刚刚到来的孩子,

保罗一方面觉得心绪平和,

一方面又感到无比紧张。

“我知道自己等不到她长大,

更害怕自己真的等不到。”



保罗对女儿写道:

“在往后的生命中,

你会有很多时刻,

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

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

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

我衷心希冀,遇到这样的时刻,

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

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欢乐。


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

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

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

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

此时此刻的当下,

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保罗看重的是当下的人生,

就像他重回手术台时想的那样。

如此,他得以走出死的阴影,

与生的美好紧紧相拥。


2015年3月9日,

保罗在病床上离开人世。

当时家人都陪伴在他身边,

他放弃了呼吸设备维持生命,

腾出双手,拿下面罩,

再一次拥抱了的孩子,

随后轻声说:“我准备好了。”

他感谢了父母,亲吻了女儿,

最后一次对妻子说“我爱你”。


2016年1月,他病中的文集,

集结成自传《当呼吸化为空气》,

一经面世,立即登上《纽约时报》,

非虚构类畅销榜第一名,

美国美国Amazon总榜第1名,

入选Amazon2016年上半年20大好书。


不到一年,五星好评超过4000条,

英文版销量近100万册,

已授权4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

他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

都留在书的美与爱中。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

保罗坦然面对了死亡,

就像妻子露西在书中写的:


“他没有故作勇敢,

也没有怀着虚妄的信念,

认为可以‘战胜’癌症。

他坦然真诚,对本来规划好的未来,

变得无望表示悲痛,但他同时,

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


在身体垮掉,灵魂急需救赎时,

通过不断写作的方式,

保罗以医生、患者的双重身份,

记录下自己对生死的体悟。


按照海德格尔之说,

人都是向死而生的存在。

保罗在绝症后所要思索的问题,

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

来到世间都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只有时时刻刻谨记

“我们生来就注定要死去”

这个铁一样坚固的事实,

才能清楚如何去生活,

不枉我们如同流星一般,

从时间的夜幕中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