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西文娱
“Glocal”视角的文娱观察,“价值”导向的文娱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东西文娱

不只LBE大空间,「庞贝古城:最后一日」用多元沉浸打造“物有所值”的体验 | 对话华人梦想祝冉华

东西文娱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3-31 21: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撰文|飞 檐(北京 )

审核|岳 鸿(上海)

图片


“我们 通过VR带你体验角斗士的战斗现场,感受庞贝贵族的温泉浴场和生活区,甚至在火山喷发的那一刻带你进入火山,这些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庞贝古城:最后一日」亚洲首展近期的开幕现场,西班牙马德里数字艺术中心首席执行官兼制作人Jelle de Jong向东西文娱提到,庞贝城的考古部分是欧洲参观人数最多的景点之一,对国际游客来说有很大吸引力。


日前,「庞贝古城:最后一日」首次来到了亚洲,在北京梦想数字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展出。


此前, 「庞贝古城:最后一日」已经在马德里、维也纳、柏林与观众见面,全球已超过50万人次体验,其中马德里首展超过35万观众体验,获得《国家地理》首届“+Historia”最佳展览奖。


「庞贝古城:最后一日」由150位跨学科专家与学者历经18个月制作周期共同打造。


在中国市场,「庞贝古城:最后一日」亚洲首展由华人文化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华人梦想与马德里数字艺术中心联合创作,创作团队涵盖考古学家、专业编剧、制片人、作曲家、音频团队、管弦乐队、43位VR和沉浸式动画师、9位元宇宙动画师。


与此前华人梦想引入海外展览「地球奇旅」类似,亚洲首展基于原版内容基础上做了本地化创新设计,特别引入了露天剧场的场景营造,并还原了诗人之家的艺术花园,重现古罗马时期的生活美学。同时,展览融入了庞贝市民的角色设定,通过观展引导与随机互动的方式,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的体验,以故事化设计与表达构建了一个教育式娱乐空间。


观众进入展览时,将沉浸式步入庞贝古城,探索城市空间、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美味佳肴等,并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维苏威火山爆发的瞬间,一站式感受文物史料、城市公共空间、近千平全景光影沉浸、元宇宙(LBE大空间)和虚拟现实(VR)体验。其中LBE沉浸式VR空间时长15分钟,每批次可以进30-40位观众。


华人梦想总经理祝冉华表示,观众现在需要物有所值的沉浸式体验, 从国内沉浸式消费特点看,质量和主题是关键,历史文化、太空深海等科技探险主题较受欢迎,但最终决定生意能否长久的还是内容质量。


关于「庞贝古城:最后一日」亚洲首展的更多细节,我们访谈了华人梦想总经理祝冉华。 下为对话实录。




“瞬间即永恒”

本地化“翻拍”链接本土观众


作为梦想数字艺术中心的首秀,华人梦想选择了 庞贝古城 这一题材,这是海外版的一次本土化落地,团队依据中国观众的喜好,确定“瞬间即永恒”为策展主题,复原了诗人之家和古罗马剧场等庞贝真实生活场景,以给观众真实体验。在与海外团队合作中,华人梦想基于海外故事框架,完成策展主题和故事本地化等工作,外方则提供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将展览内容整体做一个叙事化的展现。


EW 为何选择庞贝题材?


祝冉华 :我们有多个展览准备会在国内推出,之所以先选择庞贝,是因为庞贝的历史非常宏观且让人震撼,可延展和挖掘的内容很多,另一方面我们也觉得,在中国市场,这种复合型、体验型的展览还比较少见。


所以我们希望先从庞贝开始,从北京落地,再推广到其他城市。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主题,像《图坦卡蒙》、 《泰坦尼克号传奇》等历史文化主题展览,后续也会推出。庞贝我们觉得作为梦想数字艺术中心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好的开始。



EW 这次针对中国观众的喜好和需求做了哪些本土化的举措?


祝冉华 :我们策展团队重新凝结出了“瞬间即永恒”这一策展主题。因为庞贝是一个历史繁荣又充满悲剧色彩的知名城市,我们希望主题能与现在的观众和社会产生共鸣,希望大家能珍惜当下、感受生活。


我们完全根据想要传达给中国观众的概念来确定特展主题。除了主题,我们还复原了曾经出现在庞贝壁画中的诗人之家的场景,以及古罗马时期的剧场。在“剧场”里,我们可能会举办一些音乐会分享和小型演绎等活动。


比如在开幕式上,我们就请了国家交响乐团来演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观众来到展览后,不只是看展板上的信息和物品,更能通过娱乐化的体验,设身处地地以旁观市民或探索者的身份,去感受这座城市和这段历史。


EW 这次展览的目标受众是哪些?


祝冉华 :我们的展览面向全年龄段,初期主要针对家庭受众。


但实际体验后会发现,展览中的艺术化呈现和诸如庞贝故事等独特设计,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让大家沉浸在“庞贝的最后一天”中。


EW 你们与海外团队是如何合作的?


祝冉华 :虽然这个展是从海外引进的,但如果说用电影术语来理解,我们更多的是把它做了一个”翻拍“。


我们用了它(海外版本)的结构和部分技术上的内容,但整个策展主题、公共空间呈现以及所有故事的本地化,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基于海外的故事框架,做了一个中国版本。


不同的是,我们还对展览的体验过程进行了叙事化设计,观众可以化身为旁观市民或考古学者,进入展览。所以,我们主要是负责中国本地策展和落地,外方则提供技术支持、物料支持以及国际传播支持。



22分钟全景沉浸体验、15分钟LBE大空间…

复合业态打造“物有所值”的沉浸体验


此次展览是一个综合文物史料、城市公共空间场景、LBE大空间、虚拟现实等多元体验的一站式空间。祝冉华发现,LBE沉浸空间能否破圈,关键还是看质量,目前的热门主题聚焦在历史文化、太空深海、科技探险等。此外,一二线观众对VR的接受程度已经很高,但若希望市场不快速萎缩、不只停留在新鲜感层面,能制胜的还是展览内容本身。


EW 这次展览有多个版块和元素,包含文物、沉浸式光影、VR部分等,最大卖点是什么?


祝冉华 我想向大家传达的是这个体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我们是以沉浸式的光影空间为主,因为我觉得在同样的技术形式面前,用心制作内容,它的呈现效果会完全不同。 所以,我们会以沉浸式光影空间为基础,再在此基础上推广大空间的 VR 部分,包括单人的 VR 部分以及其他附属内容。


EW 与其他展览相比,VR 技术比较突出的优势是哪些?


祝冉华 : 其实技术层面并非我们的重点,市面上类似技术很多,技术壁垒并不高。我们更注重内容策划,尤其在庞贝这个项目中。


该项目的内容很丰富,涵盖了22分钟的全景沉浸体验。沉浸式光影的音乐由专业作曲家根据故事创作,并由交响乐团现场录制。


故事行进式推进,22 分钟却让人不觉冗长,节奏自然紧凑。 大空间 VR 部分,观众可体验庞贝富人宅邸在火山爆发前后的对比。 整体内容不仅娱乐性强,还富有情感和知识内涵。


EW 在你看来,本土观众对VR 的接受度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祝冉华 : 大家的接受程度现在还蛮高的,尤其是可能一二线城市还挺高的,因为从去年开始,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VR 体验的内容。


但我觉得下面的挑战是我们怎么用这个形式去呈现出好的内容,让大家能够真正的把这个慢慢地去培养成一个消费习惯,而不是说只是一种新鲜感。



EW 观众LBE 空间的接受度和认知呢?


祝冉华 :我觉得一样,观众甚至都已经习惯了类似这样的一个呈现,当然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所以我还是希望在现在的市场下,能够用好的内容把大家的信心再拉回来一些,让大家对于这个方向内容的接受度能够再高一些。



“离场感”电影思维做沉浸式展览

未来打造空间IP


“离场感”。作为华人梦想CEO,祝冉华此前有丰富的电影从业经验,做沉浸式展览,她沿用了做电影的这一标准检视自己团队的作品,这也是她所坚持的,通过塑造感官体验与观众个人的情感产生连接。另一方面,除了一些展览IP打造,华人梦想也正在布局梦想数字艺术空间,试图将其打造成一个空间品牌。


EW 年华人梦想做了《地球奇旅》相关展览,在沉浸式娱乐内容方面,中国观众有哪些消费特点?


祝冉华 :沉浸式光影空间在国内几年前开始兴起,当时虽有一波热潮,但因内容同质性高、呈现效果不佳,市场很快萎缩。


现在,中国观众需要的是物有所值的沉浸式内容,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其实只要内容优质,观众的反馈和口碑会逐渐好转。


从消费特点看,质量和主题是关键,历史文化、太空深海等科技探险主题较受欢迎,但最终决定生意能否长久的还是内容质量。


EW 你的观察中,中国观众对于历史相关题材是不是有一种选择上的偏好?


祝冉华 : 我个人觉得,现在在中国市场,偏历史探索类的主题可能会更受欢迎。不仅亲子群体,很多年轻人和老年人对历史文化,尤其是历史探索方向都很感兴趣。


EW 你觉得好的沉浸式内容体现在哪几个层面呢?


祝冉华 :我认为内容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能否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离场感”。


这是我之前做电影时大家经常提到的,好的内容应该让观众在离开展厅后,依然会回味刚才看到的东西和感受,甚至回到家后还在思考展厅里的体验。


对于好的内容,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还包括听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感官体验要与观众个人的情感产生连接。以庞贝展览为例,很多观众体验完后,会对生活中的小确幸更加关注和感受,这种情感上的深度连接和绑定,是好的内容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我确实借鉴了之前的电影从业经验,把讲故事和与观众情感连接的思维融入到展览制作中。


本质上,无论是电影还是展览,都是在用心讲故事,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观众是能够感受到的。



EW 展览接下来有计划要开发一下衍生内容吗?


祝冉华 :我们已经在开发中国文化和东方文明主题的内容,并与马德里团队合作,计划将这些内容带到海外市场。目前,我们还在规划上海、西安、广州、武汉等城市的巡展安排。


我们的品牌拥有多个历史文化主题的IP,庞贝展只是其中之一。我们更注重整体内容的呈现,而非单一IP的打造。


我们也打造了梦想数字艺术中心,想做一个空间品牌。这是华⼈梦想旗下全新的沉浸体验空间厂牌,涵盖影像、表演、游戏、展览、VR体验等多种形式,链接创作⼈、艺术家、博物馆、美术馆、非盈利组织、商业空间、商业品牌与消费者,打造沉浸体验平台,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创造多元媒介体验场。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策展手段,结合在地语境,为消费者呈现深刻价值叙事与尖端科技体验,持续关注文化、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之后,除了 《庞贝古城:最后一日》, 梦想数字艺术中心会将《图坦卡蒙》《泰坦尼克号传奇》《地球奇旅》等多个沉浸式体验展带到全国更多城市巡展。




东西文娱长期关注 泛文化与娱乐产业 的创新实践

项目投递/案例可发邮箱或扫下方二维码

[email protected]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 探索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