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播放键收听
熊的借阅人生电台vol.029
本期特邀主播:姗姗
在别人的故事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听书中人的故事,历经千百种人生。欢迎来到“熊的借阅人生电台”。
今天,熊爷帮大家借阅的是作家李瑛的“教养”人生。
在《你的教养价值千万》一书中,李瑛分享了她对“教养”的诸多见解;
而其中一篇:《
有一种病是“我只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则让人颇有共鸣。
熊爷希望通过分享这篇文章,让大家都能意识到:
这世界上最值得我们善待的,除了自己之外,就是那些我们的至亲至爱.....
.
文/
今日借阅人生的主角:李瑛
有一种病是
“我只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我们总是把最温柔的一面展现给了外人,而把坏脾气留给了家人。然而,最好的教养,不只是对陌生人彬彬有礼,更重要的是要尊重自己最爱的人。
在面对我们最亲的人时,我们总是缺少耐性,容易发脾气。电影《饮食男女》中表现的父亲老朱和二女儿的关系就是如此。
当女儿趴在桌子上睡觉时,晨跑回来的父亲拍醒女儿说:“跟你说过多少次,趴在桌上睡对你不好。”而睡眼惺忪的女儿并不领情,反驳道:“医生说跑步对你膝盖不好,那你还跑?”父女俩的关系就在这样你来我往的揶揄和争吵中慢慢磨合。当父亲不支持女儿学厨艺时,女儿便摆出一副难看的脸色,挑剔父亲味觉失调,厨艺退步。
我们为什么会对亲人发脾气呢?大多是因为对方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或束缚太多,抑或是对方常常让自己失望。还可能因为安全感,因为知道亲人不会失去,不会计较,所以肆无忌惮。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亲人是我们的保护伞,护着我们一路前行。但他们也深知我们的软肋,一言一行总能击中要害,轻易引起我们的焦虑,让我们崩溃。所以,向亲人发脾气变得难以控制。
朋友阿圆在圈里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当大家坐在一起,对那些不平之事义愤填膺,或者因为身边的一些小事儿而感到恼火时,唯独她没有一丝愤怒。有一次,因为工作中的一些小摩擦,同事向她发难,甚至恶语相向,她仍然淡定如常。
我由衷赞赏她的好脾气,而她则向我无奈地说道:“好脾气都留给了他人,而坏脾气都留给了家人。”
面对我的惊诧,她解释道:“对于不熟悉的人不管发生任何事情我都不会计较,因为我对这些从来都不在乎,不管是误会,还是不理解,我都不在意。
可是在最亲的人面前却不是这样,爸妈不理解我,我会反驳,甚至发怒,我老妈有时半真半假地说我‘不孝’,事后仔细想想还真的是。
有一次回家,她又催我结婚生子,每次谈到这个话题,都是以我对她大发脾气而结束,看着老妈失落伤心的样子,其实我也很难过,可是脾气一上来就是忍不住。”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用了心,我们之所以对家人发脾气是因为我们对家人的期许比别人要高,由此来我们会计较、会生气。
小时候,在去学校之前,我总喜欢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装到书包里,然后试探性地问妈妈:“我能带这个小熊玩具去学校吗?我能带些零食到学校吗?”
妈妈看着一直磨磨蹭蹭的我,总是很严厉地说:“这些东西不能带,赶紧收拾完出门,再不快点就迟到了。”
这个时候的我总是很不甘心,总会趁妈妈不注意,偷偷摸摸往书包里塞东西,如果被发现了,我会很不情愿地掏出来,放在桌子上,走的时候,一步一回头地看,然后被妈妈一把拉出了门。
读大学那会儿,每次离开家回学校,妈妈总是想方设法往我的行李箱子里塞东西,像煮熟的鸡蛋、牛肉干、花生之类的。虽然这些东西到处都能买到,可妈妈总觉得只有她给带的才是最好的。
每当这时,我总是站在一旁一再提醒:这些够了,真的够了,再往里面塞,箱子就盖不上了。
工作之后,每次逢年过节回家,我喜欢给家里买一些东西,不过走的时候,妈妈总是要给我带更多的东西。一些花生、核桃、红枣,每次塞到我包里后,我都会拿出来,然后很不耐烦地说:“这些都不用拿,你们留着吃吧,在北京什么不能买?非得从家里带?”
这时妈妈总会讨好地说:“都拿着吧,这些都是自家种的,比外面买的要干净,更好。”然后趁我不注意,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地塞回去,生怕我嫌烦,怕我生气。”
小时候,我们要看父母的脸色;现在,父母老了,却要看我们的脸色了。
一大早到公司,没坐下几分钟,妈妈打来了电话:“我看天气预报说,北京雾霾很厉害,你出门戴口罩了没?记得外出时戴上,还有多穿点衣服,天气冷可别冻着,自己一个人在外面要对自己好一些,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千万别亏自己……”
我有些不耐烦:“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我要忙了,先挂了,等空闲时我再给你打电话。”
很多时候,我没觉得自己的做法欠妥。在家时,我喜欢看电视节目放松自己,当看到一则公益广告时,我突然之间泪崩:妈妈给孩子打电话,电话那头各种不耐烦:“你怎么又给我打电话了?我忙着呢。”“我先挂了,等一会儿给你回电话。”
明明上网玩游戏,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却很敷衍,说自己忙,虽然儿女的态度很冷漠,而妈妈却说:“现在跟孩子说话要很小心,生怕惹孩子不高兴。”“现在的孩子压力大,对我们发脾气也没关系,只要宣泄出来就好。”
父母的爱,不计得失,不求回报,无论电话那头的我们语气有多么不耐烦,他们都很少生气。
但他们的爱并不是我们肆无忌惮的理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应该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懂得怎样爱人。
我们总是以为熟悉的人就不再需要关心和爱护,所以以最不耐烦的姿态来面对最亲近的人,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把自己最没有修养、最糟糕的一面给了我们最爱的人。
懂得爱人的人,不仅是心里真正有爱,更会表达爱,这样的人,对待他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都是一视同仁的。
//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