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购买杂志)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的主要量化目标: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总量与强度双控。医院建筑作为能耗密度最大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近年来,全国多家委管医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的支持下,根据《医院建筑能耗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的要求,相继完成了各自能耗监管系统的建设工作,并通过了评审。医院建筑能耗监管系统是通过完善能耗计量装置,从医院用能分类、分项、分建筑等角度,采用远程传输手段实时采集、存储能耗数据信息,搭建医院用能在线监测、统计分析的平台。利用能耗监管系统,一方面,利于医院能源管理部门对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详尽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用能分析,挖掘节能潜力,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量,提高医院自身的能源管理水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于2015年完成了能耗监管系统项目的建设。建立能耗监管系统的目的是完善能源计量,尤其是内部二级、三级和重点耗能设备能源消耗计量,实现自动抄表、数据存储、数据对比、生成报表等功能,使医院能够充分利用能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单位面积能耗、人均能耗、单位业务量密度能耗等数据,评价医院能源利用水平和节能设备运行效率,发现能源管理与设备自身问题,为医院能源管理决策、整体规划与设施系统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提高医院节能运行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近年来,节能绿色化改造项目作为公共建筑的工作重点在公共建筑领域深入开展。医疗行业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具有建筑结构复杂、能耗密度大、修建年份跨度长等特点,此类建筑的能耗计量往往不够完善和细化,尤其是以电能作为原动力的重点耗能设备,计量现状粗略、混乱,甚至缺失。而开展节能项目、取得节能效果势必要从费用账单或计量器具上体现,因此,完善能耗计量不仅能够量化节能效果,还可以计算节能收益,争取相关领导对节能项目的支持,推进节能项目的有效开展。在国家及地方大力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的背景下,完善能源计量还是为节能项目争取补贴和奖励的重要前提和依据。
图1 医院2017年各用电分项占比
2.1 LED灯具改造
图2 某病房楼6~10层LED灯具改造前后日均照明用电量对比
2.2 能源站改造
图3 能源站项目改造前后用电量对比
2.2.1自然冷源利用
2.2.2 节能水泵改造
2.2.3 某病房楼空调冷源系统优化改造
2.3 管理节能
能耗监管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积累大量的能耗数据,如何在这些数据中总结用能规律、发现和改变不良的用能习惯,是医院开展管理节能的重点和难点。
医院成立能源管理平台,主动利用能耗数据,以设备能源资源消耗量为依据,逆向分析用能习惯,发现了院内多种浪费电能、水资源的现象。
通过调整设备运行方式、加强节能宣传等管理节能手段,降低了院内能源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2.3.1 照明系统节能管理
图4 门诊楼2层照明用电量对比
2.3.2 空调系统节能管理
能耗监管系统在医院中的主动应用需要常抓不懈,利用能耗数据开展“以用能数据为导向”的能源管理工作,不仅是实现《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目标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改善就医环境、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从而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发展。
本文刊登在2019年1月《暖通空调》杂志
作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金良 闫石 倪学勇 王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