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时不时都能听到,哪个城市被按下“暂停键”了,哪些行业又被按下“停止键”,朋友圈不乏还有些“被偷走的这几年”说辞来感叹。
然而扎心的是,就算“暂停”了、被“偷”了,我们的生活成本、经济开销仍在继续,聚焦到个人,
最大的感受就是:本来不以为然的中年焦虑,现在却被放大很多
。
我是cc,一个普通的职场白领,现在特殊时期居家办公,自然多了些时间去思考:
面对即将到来的30岁,我真的有安全感吗?
对于30岁的焦虑,除了数字的变化,更多的是互联网标题的洗脑,打开微博知乎短视频平台,清一色的标题:
“真正可怕的是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做什么”,“30岁左右的你,现在收入多少”,“30岁了一事无成,丢人吗”
。
前段时间朋友圈甚至小刷屏了一篇文章《疫情下的北京中年》,看标题以为是引发共鸣的,看完才发现:起码人还有两套北京的房子可以卖
。
30岁的焦虑,在各大互联网公司裁员潮上也展示的淋漓尽致。不禁感叹:麻绳专挑细处断。30岁的打工人,多数身上都开始背着房贷车贷、孩子教育、老人赡养。以为面试时说自己成家想稳定,有贷款希望能多点收入。
但在别有用心的面试官看来:
这个人应该不会轻易离职,他的生活成本那么大,怎么PUA都可以啦。
不争不抢只想稳定的30岁,结果在裁员潮里成了首发大军。
在同一辆列车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这是机体免疫力。同样的隔离,有人一年不愁吃喝,有人一星期经济拮据,这是
财务免疫力
。
同样隔离在家,有人读书学习,空中课程很自律,有人打麻将玩游戏混混沌沌过日子,这是
价值免疫力
。一样的灾难,有人阳光向上,有人怨天尤人,甚至仇恨社会,这是
心理免疫力
。
这场灾难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对所有人的体质、阅历、认知、人性、良知、勇气、思想、道德、灵魂、立场、价值观等,都是一场筛选。所以,
战胜意外与不幸,我们最重要的是
提升所有免疫力
。
免疫力不再是身体健康的指标,而是成了财富自由、思维开阔、文化自信、人格独立的垫脚石。更是成为掌控人生的安全感的垫脚石。
居家期间,刷短视频,屡见不鲜因经济来源中断,还不起月供,房屋被查封,当事人嚎啕大哭。
虽然六大银行也表态(工、农、中、建、交、邮储),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几类人员可以
申请房贷延期还款
:
1、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
2、
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3、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客户。
脱口秀演员思文在视频里谈自己的隔离生活说:赚钱的意义,在此刻更加深刻,住在好小区,居委会物业组织能力强,做核酸时不扎堆,物资供应放门口。
住在一般小区,就很容易交叉感染,
赚钱带给大家的不是舒适,而是安全
。
囤物资其实跟“人生免疫力“是一样的道理,之前没风险意识,认为当下需要即可,结果特殊期间欠缺了,遗憾了。
你可以说:那些人未雨绸缪是家里房子大,但也说明,对方有实力去做储备。
朋友圈刷屏看到一张图:房东叫我交房租,银行叫我还贷款,片区叫我在家睡觉,街道叫我不让营业,小区让我不要出门,身边都在喊加油,但是钱从哪里来,大家没有说。
物资靠“囤”,钱也一样,物资可以各取所需去“换”,钱也一样。
焦虑的表现千人千面,但原因总是千篇一律:生活被暂停了,不能生钱的,更不能钱生钱
。
可是聪明人的钱也这样吗?
4月7日,第三批REITS开放认购,我本来打算下午15点申购2w的,没想到到中午就暂停了,随后看新闻半天2小时狂卖200亿。
可见,大家是有钱的,也有投资意识,但就是抢不到。
哪些能参与到?
在这个特殊时期下,我有这么做
:
某支转债,持有
不到2年
,
成本104元,现持仓
收益21.81%。
在今年
2月
按150元现价卖出部分,收益
44.2%
。
回顾从2020年4月1日起投资可转债,
累计
收益已有34.65%
(截止4月8日)
另外附上自己学习可转债的笔记,悄悄自恋下,
我还特地给笔记取名
《致富之路》
。
这里先放两张基金训练营助教的收益截图,即使现在市场震荡下跌,他们投入早,还是有很多累计收益打底,现在依旧不慌。
这真的实打实刺激了我,2019-2020期间大多数投资都赚了一些,很多人就觉得选了产品一直等下去就会赚,觉得自己能行了,可以自己研究了。
但事实上,21、22年的市场还是给大家上了一课,对比用科学方法择时买卖,很多“沉稳”投资者是”赚得少,赔得多”,
运气的确是实力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
我是7分钟的员工,也是7分钟的付费用户,
回顾自己账户时,发现了一只还在盈利的基金,
它的走势如图。
早加入,坚持定投,
及时止盈补仓,真的会有惊喜!
居家期间也跟着7分钟参与了几次短线博弈,虽然收益只有3%-5%,但是能在大家哀嚎时看到希望,已经很开心。
幸运的时候,大家都吃肉看不出实力。不幸的时候,还能保证顿顿不影响,这才是厉害!
本来不以为然的中年焦虑,如今在这个特殊时期,却被放大很多。但同样,也放大了我的理财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