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昭华民族音乐
分享赏析民族管弦乐、室内乐、器乐独奏、民歌、戏曲等经典民乐作品和新作品,传播国乐精髓,促进民族音乐艺术发展。 “昭华”是美玉的名字寓意为美好,且与“中华”谐音,同时也是古代管乐器的名字,藉以表达“美好的中国音乐”之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辽沈晚报  ·  王力宏方已报警! ·  昨天  
896汽车调频  ·  46岁孙燕姿,官宣好消息! ·  2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46岁孙燕姿,官宣好消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昭华民族音乐

赵季平经典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

昭华民族音乐  · 公众号  · 音乐  · 2017-08-22 19:14

正文

2004年,山西省委宣传部委托赵季平先生等一行人创作一部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



《古槐寻根》即为赵季平先生在山西“采风”时,对当地民间音乐《送樱桃》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并把它的曲调改编成立《古槐寻根》快板部分的主题。


视频版:中央民族乐团《古槐寻根》


《古槐寻根》作曲:赵季平


音频版:阎惠昌指挥香港中乐团


引子与慢板乐曲的慢板完全由拉弦乐器进行叙事性陈述,宁静、徐缓又漫长,却能让人听的入神。

乐曲开头胡琴一句一顿的长音饱满深沉,直入人心,奠定了整个慢板的基调。而每句沉吟中间的休止又给人留下了悬念与遐想的空间。在长音的叙述后,一段高音区的旋律回旋往复,在低音声部的伴奏下将乡愁越酿越浓,再次悠然作结。短暂的停顿,乐曲进入拉弦乐器多声部的复调,走向第一部分的高潮,高下相和,此起彼伏,所有的情绪喷涌而出,却始终有主线贯穿其中——正如人们对故乡总是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但永远离不开的是那一份真挚的眷恋。在黄土地的滋养下,农耕文明一直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我们讲究安土重迁,叶落归根,因此我们的文化中一提到离别都是一连串带着血泪的文字:热土难离,背井离乡,抛家别业,牵肠挂肚...... 而后一段如歌的二胡独奏和曼妙的笙独奏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不知是游子行吟,还是故园呼唤?



快板小鼓与小镲在笙的尾音中缓缓渗入,由远及近,拉开了快板的序幕。一段轻快的笛子旋律突然蹿出,而后由弹拨乐承接至弦乐,进入第二部分的主题,在唢呐的加入后达到高潮。快板中,作者融入了晋中秧歌的旋律,饱含浓郁的乡土风味儿却丝毫不显俗套,刻画了游子返乡的欢乐场景,很容易让人想到《木兰辞》中描写花木兰征战而归的片段: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重复的曲调在不同的配器下表现出了别样的心境:时而欢笑,时而怆然,时而迫切,时而温馨。

尾声胡琴慢板的主旋律再次登场,再现第一部分的主题,与引子相呼应,最终在锣鼓敲打声中渐行渐远。

赵季平(1945~),出生于甘肃平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名誉主席。代表作品:电影音乐《红高粱》,《大话西游》,《孔子》;电视剧配乐《水浒传》,《笑傲江湖》,《大宅门》,《射雕英雄传》,《乔家大院》;管子与乐队《丝绸之路幻想组曲》,舞剧《大漠孤烟直》,民乐合奏《庆典序曲》等。(文:孙铭昊)


-  延伸阅读  -


赵季平:在不被关注的角落起飞




点击“阅读原文”可欣赏以上七首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