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徐瑾。开门见山,我新书《
趋势:洞察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
》上市,
心急的,拉到文末直接下单
。
不着急的同学,听我多说几句。在今天,看书的人不多,写书,也越来越不经济了。
一说出书,很多人喜欢问我报酬,我都笑而不语,因为这件事对我的金钱价值感很低。
写一本书,如果不是灌水,对一个认真一点的作者,起码一两年——真不夸张,我写《白银帝国》,就写了四五年。
更不用说,版权、合同、内容过审 、宣传等等环节,都有不同时间投入。
比如,我在2019计划有三本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有所搁置。
所以,对于我来说,出书算账,是负效应。
有朋友就说,你一场演讲10万,而且也写了不少书,名气也够了;
出书那么麻烦,为什么要写呢,而且是几本每年出一本书。
很简单,我经常说,
做事要符合内在驱动
。
写书对我也是内在驱动,
写一本书,起因是热爱,过程是学习,结果如果能帮到人,也是一种分享的喜悦。
所以,也有
朋友理解,对我说,很佩服你,每年都在写作,梁宁姐有次甚至说我太自律了——其实,
谈不上自律,写作对我是不需要坚持的事,而出书,很多
时候就是给时间打个结。
加上境外版本,我大概出过是十来本书
。
对于认真的作者,每本书都是自己的孩子,《趋势》这本书,更类似的那种不让父母操心的懂事孩子
——开始,有不错的听众鼓励我,课程反响不错,上新就进入全国知识付费榜单前列;后来,有不错的编辑,即使疫情怀孕生产也没耽搁书的流程。
于是,《趋势》不是计划中的书,却意外之中成书最快,非常小确幸。
对了,
这本书也是公号《徐瑾经济人》系列的第一本,以后还有更多方向和主题,都需要你的意见。
所以,2020年末,我终于有新书了,那就是《
趋势:洞察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
》。
如何买?在当当京东等平台搜索 “
趋势 徐瑾
”,就可以看到。
关于课程
反馈
,可以看看
买书,去文末
以下为新书的序
▽
熟悉的朋友,其实
可以不用看这个序,
直接拉到文末买买买吧
2
《趋势》前言
通过经济,理解个人和国家命运
近代以来,与经济嵌入到社会关系相反,社会关系被嵌入经济体系之中了。
——匈牙利政治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
1 .为什么要写《趋势》这本书?
你最近应该有听到下面这些名词吧。
从贸易战到人民币贬值,从钱荒到股灾再到金融危机,从公司裁员到企业过冬甚至银行暴雷等等。更不用说,你熟悉的学区房房产税和阶层固化。
这些词,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却感到似懂非懂,好像雾里看花。有一句话甚至说,今年是最困难一年,同时也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简直反复出现,迷茫还是恐惧,还是无知无觉?
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甚至,学了经济学,也并不等于懂经济。
你知道,我的工作是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可以说,我关注中国经济,超过十年。
这些年,我写了上千篇财经专栏,七八本书,无论在《徐瑾经济人》公号和社群,还是得到讲《徐瑾.经济学大师30讲》。
所有的目的,都是在于一点,在帮助大家更好理解一个问题。那就是,经济正在发生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我说过,普及经济常识,让大家明白看经济,这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热情。
我发现,很多人看不懂经济,关键是没有系统。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希望给大家更多系统化的方法,这也是这本书《
趋势:看清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
》诞生的直接原因。
2.为什么你应该懂中国经济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工作很高大上,工作和经济直接有关,
如经济学家啊、分析师啊、企业家啊、财经官员啊、创业者等等。
当然,更多人,看起来和经济没有直接关系。比如普通公务员一般白领程序员,学生老师。有的朋友,有点文化,甚至会有点骄傲地告诉我,“我一辈子,都没和经济打过交道”。
大概在有的人看来,经济啊,好像是些喜欢算计,热爱赚钱的人,才关心。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深深感觉,不少人对于经济的认知,何等错误,或者说后知后觉。
只要你生活在市场之中,你就在和经济打交道,从工作收入到买房置车,从孩子入学到老人看病。
更何况,漠视经济这种思路,其实把自己暴露很大的风险中。一旦经济有风吹草动,最受伤的,其实主要就是普通人。
经济,在古希腊语中,意味着管理家庭,在中文世界,则意味着经世济民。
因此,
只有你在身在市场,和别人发生联系,你就是自己的经济学家,无论自己是否意识到。因此,你就有必要了解一些经济。
为什么?经济,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人。
了解经济,不是为了炫耀智力,也不仅仅是投资才关心。
其实对于每个人,经济是一种常识,提供对于时代的格局感。
3.学经济,你需要有系统框架
生活中聊经济,总会有些有趣的现象。一方面,不少人会热衷于讨论房子到底怎么样,
比特币能买么,买什么股票基金。
另一方面,他们看起来很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到处打探,问别人怎么看。但这种努力,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其实是廉价的,他们不愿意付出系统努力,所以到头来,自己没啥看法,
其中,有的人还会强调,宏观啊经济啊和我没关系。
这就是人性,一方面关心鼻子尖上的小事。另一方面,对稍微长远一些的重要事,往往忽略。
这种思维,功利又着急,不小心,就成为韭菜备选。一旦宏观大环境不好,随时可能遭遇各种状况,投资锐减预算缩水甚至离职。
4.梳理中国经济的脉络:多重转型
可见,努力的前提,是努力的方向正确,学经济,需要有正确的框架。你可以逃避学习,但是,你没法逃避你选择逃避学习的结果。
文学家巴尔扎克断言小说是民族的秘史,也就是秘密的历史,那么
经济,则可能是理解命运的秘密钥匙——不仅是国家的命运,也是个人的命运。
然而,很多经济学专业的人,还是看不懂经济。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也理解这背后的迷茫与不安。原因在哪里?因为方法不对,也没有系统性。你需要的,不是理论的模型或者杂乱的知识点,
甚至不是智力上的优越感。而是,对于现实的理解力。
只有系统的框架,才能帮你理解现实。你需要洞察到一个真相,那就是经济是一个整体系统,
需要从更高的角度来观察。这就像爬山,当你只是在山脚或者半山腰时,其实,你是没法看清楚山的道路全貌。只有在接近山顶,你会发现更完整壮丽的景观。
经济也一样,我们用每天每周的眼光去看经济,往往觉得纷繁复杂,难以把握。
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从时代高度去去透视中国经济。逐渐地,你能梳理出,现象背后的脉络。
回望过去四十年,有什么经验?一方面,中国经济表现着实耀目:连续多年两位数的GDP数字增长,跻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切,令人世界侧目,中国奇迹啊,或者中美美国共同治理世界等说法都有;
2020过去了,在之前不少机构的预测中,这一年中国经济应该超越美国。在现实中,如你我所知,中国超越美国这一场景,并没有出现。
不仅如此,关于中国经济走向,也引发很多担心。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并非没有隐忧与代价。
比如我常说的中产阶级变为软阶层。高房价、养老、看病、求学等问题,引发许多焦虑。
△(书签不要扔,扫码有惊喜)
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经济的增长,如何重塑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为什么如此之多的挑战与悖论,能在中国并存?经济学如何解释中国奇迹?未来中国何去何从?个人如何应对?
……
学术界的解释很多。无论张五常的地方竞争模式,还是钱颖一的“财政联邦制”,或者秦晖所言“低人权优势”,
再到林毅夫从“比较优势”到今日“新结构主义”等等。
林林总总的理论,每一种都有些道理,但单独凭一种,其实也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还是要结合现实和结构变化。
对普通人,理解中国经济,难在哪里?我想是在复杂性。因为中国的转型,不仅仅是经济转型,
而是一个复杂的多重转型,涉及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不同层次。
5.一起拆解中国盒子
关于中国经济,我想到一个比方。
据说国外有一种小玩意,叫中国盒子。其实,我觉得就是俄罗斯套娃那类。它由好几层组成,打开外面大盒子,里面是个中等盒子,再里面又是小盒子。
如是再三,直到打开最小的盒子,才是谜底。
由此,中国盒子一词常喻极尽复杂的事,而现实中的诸多中国经济问题,
也与中国盒子一般迷雾重重——曾经,台湾政坛“揭弊”大王之称的邱毅,就曾将自己的揭露能力超强,归结为,自己是研究大陆经济的专业出身。
诚然,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不仅是人类历史的一场伟大实验。也是涉及十四亿人的超级戏剧,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
说起中国经济全貌,恐怕难以一言道尽。多年以来,我试图从不同角度思考与回答,我的上千专栏以及七八本书,只是这一努力的一部分结晶。
中国故事虽然犹如迷宫,但是我并不认为存在人间奇迹。其中,必有符合常识的经济逻辑可以解释。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曾和哈耶克同年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曾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实际上,没有纯粹的“经济”问题。因此,经济可以说不只是与经济人有关,而是关系人人。
也正因此,对于中国问题的思考,从经济开始,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结束。这门书中,我试图从历史、宏观、金融、财税、制度、商业等不同的部分,
来拆解中国盒子,试图拼接出相对完整的中国经济景观。
6,我和你,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中国经济关系每个人,所以大家不得不了解。无论是你一个管理层,还是全职妈妈还是学生。
在中国经济那么多关键问题中,我选取了最值得重视的话题,组成了30讲。
你可能知道,我在得到有门课《徐瑾.经济学大师30讲》。那门课更多关于思想,而这门课更多关于现实,二者没有重叠,彼此补充。可以说,一个道,一个术。
我之所以选择自己来做这门课,就是希望提供原汁原味的系统。尽量做到三点:独立独家独到,给你中国经济完整的知识框架。
我和你,希望达成什么目标?读完这本书之后,对于中国经济,有一个系统化认知。
在不确定的年代,明白看经济,把握大小趋势,预见个人前途与国运的同时,完成自我成长,拒绝心理按摩。
与此同时,我觉得,对经济的观察不能停留在现象,
还是应该以严谨研究和学术理论作为武器。因为世上很多事情,没那么多石头里蹦出来的洞察或者思想,很多难题,早有人帮你想过了。
所以,《趋势:洞察经济未来的三个关键词》中,每一讲,我额外附送一个福利,会推荐一本主题相关的好书,让你去延展学习(关于30书单,关注公号徐瑾经济人或者徐瑾财经,回复“
送书
”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