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宇宙解码
宇宙起源,黑洞,虫洞,多维空间,相对论,量子力学,地外文明,迷失古迹,不解之谜,科技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远离肺癌、肝癌等 5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宇宙解码

如果我们把地球挖穿,地球会裂成两半吗?

宇宙解码  · 公众号  · 科学  · 2024-12-09 17:48

正文

    从地表往下200米,全是松软的土层,挖掘工程进行的非常顺利,虽然会有渗水,但以现在的技术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再往下挖就有可能遇到岩层,这里的石头硬度并不高,机器还能顺利往下挖。我们都知道,海拔上升一千米,气温就会下降6摄氏度,但从地表往下100米,气温就会上升3摄氏度。

    所以,我们挖掘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高温,当挖到地下2000米时,气温就达到了60度,工人必须穿着特制的隔温服才能正常工作。

    人类目前挖出来的最深洞穴是位于科拉半岛的科拉超深钻井,其深度达到了12263米,这一工程甚至花费了20年的时间。

    据传挖到10000米的时候,工程队遇到了很多怪事,比如洞穴里传来瘆人的叫声 钻头突然空转,硬着头皮又挖了两千多米后,前苏联因为种种原因停止了这一工程。

    可以这么说,12263米已经是人类目前的能挖到的极限了,假设在外来技术的支持下,我们能继续往下挖,那我们会遇到什么?

    挖到地下15公里时,我们就遇到了致密的岩石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壳,其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突破莫霍界面后,我们就来到了软流层,这里全是炽热的岩浆,地壳板块就是漂浮在这上面移动。

    在超强压力的作用下,海量的岩浆顺着洞穴喷涌到了地表,随着岩浆凝固,地表上出现了一座锥形活火山。因为岩浆的温度700到1200摄氏度之间,所以熔点在1500摄氏度以上的金属机械还能勉强运作。

    挖穿软流层后,我们来到了上地幔,上地幔厚度约为600千米,平均密度高达3.5克每立方厘米,硬度和陨石相当,所以机器在这里挖得很吃力。

    从上地幔再往下,就是下地幔,它的厚度约为2000千米,密度上升到了5.1克每立方厘米,工程队用来挖隧道的盾构机一天最多能挖20米,按这个速度计算,人类要想挖穿下地幔大约需要274年的时间。

    挖穿下地幔后,我们就来到了外地核,外地核厚度约2080千米,是由熔融的液态金属组成,地磁便是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