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动车公社
重新思考汽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看图说话,它对鸽子说了什么:________ ... ·  23 小时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很难想象!就在几天前 ·  昨天  
冷兔  ·  精准打击.gif ·  昨天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3 天前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动车公社

蔚来李斌,干的都是傻事!

电动车公社  · 公众号  ·  · 2025-01-09 22:28

正文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2024年的NIO Day过后,李斌马不停蹄地驱车2200公里,直接跑到了零下近40度的漠河北极村。



直播从周六早上8:00,持续到了周日凌晨00:30,只是为了身体力行地告诉大家,“油车能去的地方,蔚来也能去”。


汽车行业这么拼、这么没架子的老板,很多车主的评价是“只此一个”。


但李斌本人却没觉得苦,还在直播中分享感悟:“前面的路,非常地直,一往直前。”


作为一家从来不缺流量和口水的企业,蔚来一直是在外界的质疑声中度过的。每一步动作都曝光在镁光灯下,被人拿着放大镜审视。


到了成立的第十年,蔚来和李斌要面对的不只是之前的舆论口水战,更要面对一场艰难程度不亚于2019年的生死冲刺。


那么,李斌究竟哪里来的信心一往直前?蔚来又能否打赢这场决定生死的淘汰赛?




01. “最莽的时候”‍‍‍‍



让我们先把时间拨转到15年前的2009年。


彼时正值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全球经济也在危机后逐步复苏。吉利还没有下定决心收购沃尔沃,长城还没造出国民神车哈弗H6,比亚迪的F3DM也只是刚刚问世。


身为易车创始人、董事长的李斌,正在被赴美上市搞得焦头烂额。如果成功的话,易车将会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中国汽车史上也会写下李斌的名字。


但就在这个最为关键的节骨眼上,李斌却去办了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小事”:


和时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等人一起,从海外引入了大学生方程式项目,创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在李斌眼里,并不是中国的汽车人才不够聪明,而是还有两方面需要追赶。一是动手能力;二是动手机会。汽车人才是典型的工科人才,死啃书本是没有用的。


早些年德国学生来国内比赛,毫不夸张,国内一众车队全被碾压,他们的车不仅做得漂亮,实力也非常强。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终于有了学生车队可以与之竞争抗衡。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正是让学生们造车实践的最佳摇篮!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非常关键。


很难说,是不是当时的某一个瞬间触动了李斌,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创办蔚来。但从结果来看,大赛作为中国汽车人的“黄埔军校”,为汽车产业输送了超过6万名汽车人才。


这其中,就包括蔚来的001号员工,蔚来产品体验负责人李天舒。


很多年后,李天舒或许会想起2010年他第一次参赛的样子,也会想起和团队一起“手搓”赛车的成就感。那时的他青涩,却怀着对汽车的无比热爱和一股与生俱来的拼劲。


正是这一点,打动了李斌。


在机缘巧合之下,本想自己创业的李天舒加入了蔚来,成了001号员工,成了“NOMI之父”,还定义出了女王副驾、规划了NT2.0乃至NT3.0的一系列产品。


时至今日,蔚来内部有许多骨干研发人员、设计人员是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体系下走出来的,都收到过李斌发来的校招终面“直通卡”。


李斌也一直在以蔚来的名义,赞助每一年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


十几年过去了,21支车队扩大到了200多支车队,从只有燃油车的比赛,发展到了有燃油车、有电车、有无人驾驶车,也能看到越来越多品牌和供应链企业正在加入,甚至有很多从这个赛事走出去的学生又回到这个赛事来做裁判。


“即使是在我们最难的2019年,我们也没有放弃对这个赛事的支持。当时我说,只要我们还能发出来工资,我们就会一直支持这个赛事。我记得这个承诺。


不过蔚来投入的钱,远不止于人才培养。


还记得蔚来的第一辆车是什么吗?并不是定位旗舰SUV的ES8,而是蔚来EP9。


从现在的视角回溯,很多人无法理解蔚来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一台纯电超跑。


但如果身处当年“造车新势力”草根崛起的年代,会发现想要活下来,最重要的不是产品,而是流量。


幸运的是,蔚来并没有辜负李斌。第一年入主FE世界电动方程式赛车,就拿到了首个年度车手总冠军——这是中国车队在国际顶级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让蔚来名气变得更大的,是在大约两年后的2017年5月12日,蔚来EP9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测试中,以6:45.900的成绩刷新了纽北最快量产车圈速纪录。


这一纪录,在EP9打破之前,已经被封尘了8年之久。


这次的成绩,不仅帮助蔚来破了圈,换电、电驱乃至X-Bar的设计语言也作为蔚来的品牌基因,延续了下来。


李斌做这一切,只是为了向大家证明一件事:中国车企有技术、有能力、更有信心,在全球范围内迎接来自百年车企们的挑战。


或者换个说法,向百年车企们宣告Blue Sky Coming,蔚来已来。


但资本市场永远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2018年9月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之后,跌跌不休的股价预示着:蔚来很快要面临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挑战。




02. “最惨的时候”‍‍‍‍



很多人都知道,蔚来经历过一次最惊险的“生死时刻”。


和所有投资人坚信“蔚来一定会赚钱”的2014年不一样,2019年的蔚来,正被“蔚来没有未来”这样的舆论危机笼罩着,股价一度跌到1.19美元。


更让人心里发慌的是——2019年底,蔚来账上的现金只剩最后10个亿。蔚来不得不抛售FE车队、甚至大量裁员,以削减支出,活过明年。


当时李斌连续跑了18座城市,却一分钱都没融回来,只能连发两笔1亿美元可转债(其中还有一笔是李斌自掏腰包认购的),替蔚来续命。


那时候我们写过很多文章试图尽可能展现这个品牌的全貌,而这里面很关键的一环就是——蔚来车主。


不管从当时我们写《蔚来车主战争》时的视角,还是现在马后炮的视角,非常一致的观点都是——那个时间点,真的是蔚来车主救了蔚来于水火。


在车主们的大力支持下,蔚来的销量有了起色,这才助推合肥下定决心掏出70亿入局。


但实际上,合肥真正看中的,其实是蔚来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即便是在蔚来最难的2019年9月份,即便锅里的米已经要见底,而天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亮,李斌却依然选择和李天舒一起飞往位于美国硅谷的蔚来北美总部,评审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落地的NT3.0平台,以及所能搭载的先进技术!


这其中,就包括国内首个获得量产许可、堪称智能驾驶时代核心拼图之一的线控转向系统。


说实话,那个时间点,蔚来能不能活到NT3.0落地的那一天都未可知。至少,除了车主,几乎没有人敢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这里,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起初,线控转向是在一辆初代ES8工程车上实现的。


线控转向能够取消方向盘和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通过电子信号控制车辆转向。因此只需要改写软件,就能让方向盘从一圈半打满变成半圈(甚至10°)打满。


但那辆ES8工程车只是用做技术验证及展示,并没有对方向盘进行软件限位。因此在转弯的时候,李斌按照平时的习惯一把打过去,车子立刻来了个180°大掉头。


这一幕虽然让当时在场的人忍俊不禁,但更加坚定了李斌研发先进技术的决心,哪怕家里已经快要揭不开锅。


5年之后,一台斥资近200亿打造、拥有17项全球首发技术、52项同级领先技术的D级旗舰轿车,蔚来ET9横空出世。

种种黑科技加持,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奔驰S级的影子。


一直以来,奔驰S级都在引领汽车行业的发展。


更高功率的内燃机、更多挡位的变速箱、提升舒适度的主动式悬架、稳定车身的ABS和ESP、甚至是保护乘员的后排正向安全气囊……


它像启明星一样为全球汽车工业指引了方向,凭借大规模的技术创新给用户带来了舒适的驾乘体验,甚至在无形中挽救了千万条生命。


而蔚来ET9和奔驰S级的相似之处,并不仅仅是作为D级轿车,代表着一家汽车品牌乃至一国汽车工业最高的造车水准,而是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全域900V的三电系统、先进数字架构、集成式液压全主动悬架、8.2.4.8声学布局、2000TOPS算力的智驾方案、AI大模型语音助手,甚至是李斌亲测的160+km/h爆胎……


这不是单纯的炫技,而是在告诉所有人,什么才是一台智能电动行政旗舰该有的样子。


市场,是检验产品最好的试金石。


蔚来ET9上市后不到12小时,999台首发限量版就已经全部售罄。蔚来不得不紧急新增了一款签名版,作为新的顶配车型。据小道消息,ET9大定已超3000台。


但即便是能够全部交付,也不过是新增24亿营收。


摆在蔚来面前最大的两个问题,还是所有初创企业都绕不开的:销量和现金流。




03.“最难的时候”‍‍‍‍



2024年,多方对于蔚来问得最多的话题,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什么时候能止亏、盈利?


虽然截止到三季度末,蔚来账上依然趴着400亿现金,整车毛利率和新车交付量也在持续提升。但在外部来看,挑战不可谓不严峻——


首先,是市场。纯电、尤其是高端纯电的增速放缓,被增程和插混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就连阿维塔、智己、小米等品牌也不得不为销量低头,推出增程车型。


其次,是蔚来的多品牌战略,从11月的交付数据来看,还没来得及产生协同效应。


更具挑战的,其实是人们对于换电体系的缺乏了解。


作为新能源全产业链中最重资产的领域,蔚来凭借一己之力铺设了全国3000+座换电站,以及25000+充电桩,数量上都是中国车企之最(特斯拉也只有1.5万根超充桩)。


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有点像是燃油车企在车主家门口自建加油站,还无偿共享给友商和其他品牌的车主使用,说李斌是个实在人一点毛病没有!


在许多人眼里,蔚来摊子铺得太大,钱烧完了也换不来明天。


但在我看来,事实却正相反:蔚来当下正在看到“胜利的曙光”!


我们先说销量。


去年12月,蔚来销量冲上了3万台,创造了历史新高:


对于蔚来本品牌来说,2024其实是个产品小年,并没有全新车型交付。而在价格战中,蔚来依然能稳住2万台的月销和25%以上的销量增长,其实已经跨过了及格线。


除此之外,月交付破万的乐道L60同样功不可没。不仅没有像坊间所说的吃掉了蔚来的市场份额,反而和蔚来形成了合力。


而明年随着ET9批量交付、现有车型切换NT3.0平台,已经验证过的成熟技术将会逐渐下放给蔚来其他车型,就和奔驰S级的设计下放给E级、C级一样。


再加上乐道L70/L80和萤火虫,蔚来的销量肯定会进入新的增长和爆发期。


至于蔚来坚持布局的充换电网络,确实在短期内看不到丰厚的收益,也拖累了蔚来扭亏为盈的时间节点(粗略估计,蔚来今年在充换电网络布局的支出已经超过10亿)。


但一个行业里公开的秘密是,当大家都在关注电池的容量、续航和充电速度的时候,更应该关注的其实是电池的里程寿命、日历寿命,尤其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