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醒:阅读本文只需要4分钟左右】
“罗一笑病重之罗尔悲情营销寻捐”几乎成了微信上众所皆知的事情。
在网民和社会舆论的质疑下,罗尔很有姿态地回应说:如果谁觉得自己受骗了,我就把款退给他
/
她。
罗尔曾在自己的自媒体上也爆料自己有三套房、两辆车,还有一家很有前途的广告公司。这些,也都被网友们爆料出来了。
这是一起经过精心策划的悲情骗局。
在这个浮躁是时代里,人人都想“成功”,都在为做“人上人”寻找各种办法。但是,这么大规模的消费同情心,这恐怕还是首次。
罗尔们压根都没想到的是,一旦一件事情成为了运动,收场的难度是很大的——发动一个运动有时候易如反掌,而想控制一场运动就没那么容易了。当年,没有王光美的“桃园经验”,毛泽东也不一定会发动“文革”。“文革”运动在全国展开以后,毛泽东对控制局面也都颇感力不从心,何况其他人。王光美其实是“文革”序幕的主要导演兼任演员,是一个急先锋,可最后全家都被“文革”这场大戏给摧残。
回到“罗一笑病重之罗尔悲情营销寻捐”的主题上来。
这场空前的“同情心消费”的盛宴被精心策划推出以后,用了文学,用了煽情,用了余秋雨的“文化兴奋剂”之招……把各种类型的人都给煽动起来了,形成一个谁不在朋友圈里晒一晒自己参与“罗一笑病重之罗尔悲情营销寻捐”的捐款,就显得没有同情心。就好比早些年,上海的坐台小姐的包里除了口红、香水、安全套以外,还必须要有一本《文化苦旅》,否则,就显得没有文化一样。
现在,这场悲情骗局有点难以收场了。
这场大戏的主演罗尔们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从他的回应“最多我就把钱还给你们”的字里行间里可以看出,他们对待这件极严肃事情的极草率态度,说白了就是无知。
说“最多我把钱还给你们”,这完全就是一种无知的敷衍:
1.
怎么还?什么样的途径?能够原路径退还吗?还钱的人力成本是多少?
2.比这些钱更珍贵的附加价值——各类情感怎么办?有的同情心的,有的是责任心,有的是“宁可自己手头紧一点也要帮助别人”的良知,当然,也有的是一时冲动,不排除有的是一种“行为艺术式”的炫耀……这么多、这么复杂的情感,你还得了吗?
……
再说,许多事情是不能说“大不了我退还”就能解决的。比如,你摸了美女一把,人家告你性骚扰,被逮住以后,你在法庭上要求那个女的也摸你一把,能扯平吗?你偷了别人的钱,被发觉以后,你把原款送回,就可以了结吗?
许多事情是只要发生了,就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落水,匆忙中你把他救上岸,发现居然是你的仇人,你能再把他扔到河里?
这个世界上许多事情是没有可逆路径的。罗尔们如果不知道这些,这是无知。
当罗尔们看到钱哗啦啦地来的时候,还继续发文煽情,心里无比亢奋高:世界上还有来钱这么快的“好事”,一定要死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捞得越多越好!
没有付出,却用一个病重的女儿作为诱饵来玩悲情,无休止的贪婪敛财,这是什么,这是无耻。
培根说:无耻多为无知所致。
那么。这次罗尔们的“罗一笑病重之罗尔悲情营销寻捐”事件是一次无知与无耻的正叠加,无耻程度相当严重。
有人推算,罗尔们这次大概寻捐到200万至800万之间。对罗尔个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分到罗尔手上可能没那么多,也可能一半都不到。何况,有些钱已经被冻结,下一步怎么处置,还很难说。
但是,“罗一笑病重之罗尔悲情营销寻捐”给社会带来的负面作用是800亿都没发弥补的。
因为,良知是无价的。
偏偏,良知在这个社会上早已成为稀缺资源。
友情提醒,下一篇题目是:
一次空前的心理学“云诈骗”
想读风趣的文章请
请收听我的公众号:
公众号:
sage999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