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一个直男写护肤公众号造了多大的孽吗?”
“嗯?”正在大快朵颐的小圃不由得顿了一下手中的勺子…
图片来源:soogif.com
“就是因为你们天天宣传吃糖会长痘、会皮肤糖化,搞得我现在连水果和甜品都不敢吃了~”
朋友看了小圃手上的冰激凌,咽了口口水:“都说女人有两个胃,一个装主食一个装甜品,你说这算不算切了我一个胃!”
“糖吃多了确实对于护肤不是好事,但是你也不用因噎废食啊~”小圃又惬意的吃了一勺冰激凌,
“如果你能够仔细了解一些食物相关的营养指数,甜食也并不会是洪水猛兽。”
“不就是GI升糖指数呗?我现在都是根据这个选东西吃了啊”
“No no no~
光看GI很可能被误导哦~
”
GI和糖化
之前说过,我们的细胞就像一个个工厂,每天生产人体必需的各种成分。
图片来源:soogif.com
而我们从食物里消化吸收来的糖,就像是现代工业里的煤炭,是为细胞工厂提供能量的来源。
如果糖摄入量太多,一时间烧不完怎么办?那我们的身体就要分泌胰岛素,把它及时转变成糖原囤起来。
——但是,负责转化这些多余的糖的胰岛素的“人手”也是有限的,一旦忙不过来,就会放任游离的糖随着血液跑到全身各处跟各种蛋白结合。
如果到皮肤的话,原本有弹性的“好”胶原蛋白就被“糖衣炮弹”腐蚀,变的脆弱失去弹性,颜色也开始变黄,就是大家闻之色变的“皮肤糖化”了…
所以为了方便判断:食物里的糖会不会容易让身体转化忙不过来?我们搞出了量化食物消化产生血糖速度的指标,也就是升糖指数
(Glycemic Index,GI)。
GI越高的食物,在吃完相同时间内产生的血糖就越多,也就意味着胰岛素越容易忙不过来,游离血糖含量就会越高,而肌肤被糖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确实GI可以作为我们选择食物的一个很好的参考。
图片来源:ysfoundation.org.tw
那对于想护肤的吃货来说,是不是就意味着跟西瓜荔枝这些都无缘了,然后就可劲儿的去吃苹果香蕉呗?
那也未必。
GL
我们说人生四大喜事,头一个就是“久旱逢甘霖”。
然而只需要给这句话量化一下,立刻就变成了悲剧。
“久旱逢甘霖——一滴”。
这就是“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GI只能反映食物被吸收产生血糖的速度
(毒性)
,并不能反映这个食物里糖
(碳水化合物)
的含量
(剂量)。
就像西瓜,虽然GI很高,但是它含的糖
(碳水化合物)
量其实很低
(大约只有 5%)。
如果正常吃一两块的话,因为总的糖摄入量其实并不高,即使吸收很快迅速变成血糖,也并不会让胰岛素们手忙脚乱来不及处理。
而苹果的GI虽然不高,你玩命的吃,血糖也会飚上去让胰岛素忙到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再引入一个新的指标:GL
(Glycemic Load, 升糖负荷)。
从GL的概念就可以看出,它综合考虑了食物的吸收后“血糖升高速度”以及“糖含量”,比起GI,可以更全面的评估食物对血糖影响。
图片来源:ysfoundation.org.tw
所以平时我们认为高
GI
的食物像西瓜或者南瓜,它们的
GL
值并不高,完全不用被堪称洪水猛兽,可以正常的吃;
而
GI
值比西瓜低的葡萄干和香蕉,
GL
值反而更高,更需要注意控制食用量。
至于GI和GL都很高的食物,比如糯米,最好还是少吃为妙。
可是,这样看的话,牛奶的GI和GL值都很低,那应该可以多喝啊?为什么之前大叔说牛奶也需要注意呢?
嗯,我们说糖对于皮肤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个是糖化,GI和GL值可以很好的做这方面的参考指标;
另一方面的影响是痘痘,那就不能只看这两个指标了。
胰岛素指数和痘痘
其实大叔在吃糖容易导致长痘(
为什么痘皮要少吃糖
)的文章里详细讲过这个逻辑链:
大量的糖
体内血糖含量迅速上升
大量【胰岛素】出现来消灭血糖
肝脏发现【胰岛素】
并分泌【IGF-1】激素
皮肤发现【IGF-1】
然后开始化学反应得到DHT
DHT刺激皮脂腺
皮脂增多,堵塞毛孔
细菌滋生,痘痘大发
从这个里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
导致皮肤出现痘痘的更直接因素其实是胰岛素含量,而不是血糖含量。
所以,如果要看食物对于皮肤长痘的影响,只看和血糖关联的GI或者GL并不全面。
我们更应该看的是:直接反映食物提升血液中胰岛素水平的胰岛素指数
(InsulinIndex, II)。
——因为除了血糖以外,还有很多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的食物也会刺激胰岛素分泌。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容易爆痘的大油皮来说,很多时候并不是避免了选择高GI的食物就完事大吉了。
通过了解胰岛素指数,从而避免过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比如牛奶、酸奶、奶酪或者肉类,可能对于痘痘的预防也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好吧,我承认这些指标可能都很有意义
,可是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吃东西前还要查这查那,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啊
管不住嘴怎么办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还是有一些办法来同时抚慰一下吃货们的胃和皮肤的:
首先就是适量原则:即使是高GI高GL或者高胰岛素指数的食物,只要是适当的吃一点,不会有太大影响,天不会塌下来——别吃到根本停不下来就行
其次,食物的搭配和做法也有讲究:
■
淀粉类型:
支链淀粉比直链淀粉更容易消化,像糯米这种支链淀粉含量更高的食物,GI值就会比其他米更高。所以对于像大叔这种喜食淀粉的生物来说,可以注意选择直链淀粉含量更高的食物。
■
粗粮比细粮更好
:
糠或者种皮都会限制淀粉的消化,所以磨去了糠层的精米,GI就比糙米或者小米更高。
■
纤维含量:
食物中纤维含量高的话,就会降低消化道对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所以吃米饭之前可以先多吃点蔬菜,还有就是水果最好直接吃而不是榨汁去掉里面的纤维。
■
脂肪和蛋白质的搭配:
脂肪与蛋白质减慢了肠道排空,因此减缓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所以烤马铃薯的GI要远高于炸薯片。
■
食物的加工烹饪:
食物加工愈细,煮的越久,需要的消化时间就越短。所以一分钟即熟燕麦GI要比原片燕麦片
(rolled-oat)
更高;意大利面煮20分钟后GI要比煮10分钟更高。
最后还有一招,
“既然管不住嘴,那就迈开腿”
。
通过运动把吃进来多余的糖直接消耗掉:餐后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可以降低餐后葡萄糖浓度和胰岛素分泌
(运动的效果只与整体能量消耗密切相关,和运动强度以及什么时间开始运动关系都不大)。
不过也许在运动后吃甜食会更好:因为运动后能量代谢提高,糖能比平时更迅速的被代谢,所以运动后吃甜食对血糖的影响是最小的。
小圃鸡汤: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有名的画家,他喜欢吃甘蔗。
别人吃甘蔗都是从最甜的甘蔗头吃起,最后吃不甜的甘蔗稍;而他却反过来,他说:这样吃才会越吃越甜,渐入佳境啊~
现在看来顾恺之对于先吃低GI再吃高GI食物的理论掌握的相当好啊,难怪在普遍短命的魏晋时代能活到六十多岁😂
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美白 | 痘痘 | 黑头 | 敏感 | 孕妇 | 面膜
甘油 | 洁面 | 螨虫 | 保湿 | 激素 | 成分
毛孔 | 防晒 | 抗老 | 刷酸 | 防腐 | 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