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退出中国的消息,引起一片哗然!
虹桥友谊商城关门,引发大范围关注!
近年来魔都商场关门的消息接二连三,但你可能不知道,20多年来,上海曾关门、易主、换脸的商场超200家。
芭比旗舰店、华亭伊势丹、玛莎百货......不知哪一家最让你怀念?
长宁区是上海典型的富人区,而长宁的大部分富人都聚集在古北。
虹桥友谊商城在此落下帷幕,24年辉煌不再......
高岛屋
这段时间,上海高岛屋变成一个网红打卡景点,刷爆了朋友圈。
可是这一波C位出道着实让人尴尬,平常人烟稀少的高岛屋,居然在营业7年宣布结业时,意外火了!
2012年顶着日本三大百货之一的光环入驻国内,当时,日式家装品牌J-GREEN、PHO REAL越南料理餐厅、奶熊奶酪、LASUD、木桑水产等一众网红,只有这里有。
可惜在中国苦撑7年,几乎年年亏损,此前的6月24日,上海高岛屋发布消息称将清算并解散其海外子公司上海高岛屋百货有限公司,将于8月25日召开相关的临时股东大会,店铺预定于同日关闭。
其在公告中称,“因受当初未能预料的消费结构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实体店消费低迷等原因,门店继续经营下去已极为困难。
”
然而在8月23日剧情反转,高岛屋百货公司发布继续营业公告,称由于得到了物业业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长宁区相关部门的协助,重拾信心继续经营,因此将在8月25日以后继续正常经营。
后续高岛屋发展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虹桥友谊商城——昔日奢侈品和进口商品的集中地
“怎么关门了?
”2018年11月26日晚上,很多客户像往常一样,想去虹桥友谊商城兜一兜,却突然发现商场大门落锁了。
商场内,很多商品都已撤下;
商场外,不少人在拍照留念。
上世纪90年代初,虹桥友谊商城刚刚开业,拥有大量的国际品牌、进口食品和高档礼品,很多人对它的印象是“衣服牌子一个都不认识、价格很贵”,那时候这里的依云水只有外国人才会买。
然而,在上海商业的不断更迭中,虹桥友谊商城的优势和自信不复存在,最终悄然谢幕。
未来,虹桥友谊商城能否回归,又会以什么样的新姿态回来,还是个迷......
备注:
8月23日,高岛屋百货公司发布继续营业公告,称由于得到了物业业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长宁区相关部门的协助,重拾信心继续经营,因此将在8月25日以后继续正常经营。
曾是全国少女心中粉色王国的芭比旗舰店、塑料袋都透着满满时尚感的华亭伊势丹、风靡上海滩却又深陷债务门的皮装城雪豹......淮海路上的这些昔日明星,如今关的关、改的改,曾经风光一去不复返!
芭比旗舰店——少女心中的粉色梦幻王国
2009年3月6日,全球第一家芭比旗舰店在淮海路开业,当天请来了李连杰,黄磊,马伊琍夫妇,钟丽缇,吴佩慈等一众明星到场站台,阵仗可谓十分盛大。
旗舰店整栋楼都是浪漫的粉红色调,还有一个巨大的旋转楼梯,十分梦幻。
6层共3500㎡的大楼内,拥有1600余种芭比产品。
那时前来打卡拍照的女孩们络绎不绝,甚至不少外地的芭比粉都不远千里赶来“朝拜”。
然而就在2011年3月7日,芭比旗舰店2周年之际,却突然宣布停止营业,毫无征兆地关闭了这个全球首家旗舰店。
淮海中路550号几乎是一夜间人去镂空,旗舰店关门后的8年多来,这里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再没有任何变化……
华亭伊势丹——沪上第一家卖隐形拉链衣服的商场
高岛屋百货8月25日就要跟上海人民要说再见了,但它并不是唯一一个告别申城的日本品牌,1993年开业的华亭伊势丹百货,也是其中一员。
“日日为新,时尚的伊势丹”,这句口号曾深入人心。
当时,隐形拉链还是个稀罕物,但只要你够潮,一定知道哪里能买到有隐形拉链的衣服。
那时候,谁有一只印有Isetan字样的塑料购物袋,无论如何都要用来装点别的东西,“招摇过市”一下。
2008年,华亭伊势丹因为高租金而离场之后,这里几次重新开业又停业。
期间,百思买、万得城都相继入驻过,但都未能长久经营下去。
2018年,商场和隔壁的第一百货淮海店做了个重大决定:
将两者合体,打造淮海路中段最大商业体——“Tx淮海剧汇”,新项目预计2019年下半年开业。
美美百货——沪上老牌贵族商店之一
“美美百货”,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奢侈品的起源地。
1994年,对于当时绝大多数的上海人来说,100元已经是不菲的价格,而美美百货的一件衬衫标价高达1000元。
吸引上海滩不少先富裕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来到这里展示一掷千金的魄力。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地产和新兴业态进入上海,美美百货的生意日渐清淡,最终在2007年8月31日关门。
同年,美美百货代替连卡佛,入住淮海路大时代广场,但生意依旧惨淡,2年后遗憾收场!
如今,美美百货恢复为淮海大楼,底层为工商银行、乔家栅体验中心以及一些便利店,高层则为办公、居住混搭。
淮海青少年用品商厦——8090大小朋友的购物天堂
80、90的上海小囡们,小时候经常去的地方必有淮海青少年用品商厦。
这里有大小朋友们学习生活中所有用的到的商品,服饰、文体用品、玩具......一应俱全。
作为上海第一家专门卖婴幼儿和青少年用品的百货公司,它在儿童用品市场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很多外地人都会趁着节假日专门来这里给孩子添置东西。
可惜,大概在2015年的时候,商场最终顶不住经营压力,关门了。
空置4年多,终于在今年6月迎来好消息:
日本ADASTRIA旗下时尚生活品牌niko and ...即将入驻,据说这是品牌最大规模的全球旗舰店,3500㎡的空间将售卖服饰、家具、杂货、美食等各种商品。
东方商厦——800人排队,入店需要等待1小时
犹记得2015年12月12日,那天的淮海路上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惊愕的事情:
不到2万㎡的小商场,开门前,门口排队人数达到800多人,顾客入店需要等待1小时......
这便是新生活方式购物中心——淮海755的开业盛况,在此之前这里是大名鼎鼎的淮海东方商厦。
那时候的东方商厦卖的都是高档货,提供的服务在当时也很超前:
交通查询、轮椅童车租用、医药箱、针线、免费出借雨伞,还有店内女安保、礼宾门童......
现在,曾经东方商厦淮海店的一切都彻底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
“无印良品”全球旗舰店、外婆家旗下的Uncle 5、炉鱼、大创生活馆......
雪豹商厦——上海滩皮装老大含泪走上拍卖之路
雪豹商城,曾经闻名整个上海滩的皮装城!那时候的上海,工厂工人一个月赚200元,雪豹的营业员一个月收入却有三四千!不过,要想进雪豹商城可没那么容易,他们只招30岁以下的年轻人!
2005年,雪豹由于无力偿还抵押款,不得已走上拍卖窘路。
这是淮海路建路百年来第一次有商场被拍卖,也是近年来上海市中心商业街上第一家被整体拍卖的商厦,轰动程度可想而知。
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十年后,才被黑石集团收入囊中。
如今,雪豹商城变身为“淮海627”,成为一个为所有90后年轻群体量身定制的小而精联合办公+潮流商业体。
有着“中华商业第一街”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曾经诞生过时髦的玛莎百货、只接待华侨同胞的华侨商店、第一个用上导购系统的精品商厦、首个聘用女售货员的先施百货......如今,这些老大哥们的身影再也见不到了!
玛莎百货——10年前时髦青年眼中的“潮店”
2016年11月,英国老牌零售商玛莎百货宣布关闭中国内地全部10家门店。
其中上海5家玛莎百货在短期内纷纷撤出了上海。
犹记得2008年第一家玛莎百货在南京西路开业,由于拥有世界各地进口食物,以及种类繁多、分类细致的葡萄酒,成为了颇受年轻潮人欢迎的“潮店”。
2012年,玛莎又在淮海中路开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新版玛莎旗舰店,面积达5680平方米,产品种类及款式都是上海门店中最齐全的。
给当时被称为商业“百慕大”的金钟广场带来了一抹亮色。
如今,南京西路的玛莎旗舰店早已被GAP代替,而淮海中路那个曾经有着”亚洲最大玛莎旗舰店”殊荣的大楼,目前仍然空关中,谁会接手,还是一个迷……
华侨商店——只对华侨侨眷开放的傲娇商场
“朋友,券有伐?”曾经,只要你走近上海华侨商店,耳边就会响起这样的声音,上海人把他们叫做“打桩模子”,也就是现在的的“黄牛”。
那时候,华侨商店只对华侨侨眷开放,进场必须要有入场证。
而且想在那里购物,光有人民币兑换券还不够,还得有有侨汇券才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高高在上的华侨商店在2003年落下帷幕。
随后接棒的是“佐丹奴旗舰店”,并且一直开到现在。
虽然,佐丹奴已经逐渐被现在的年轻潮人们遗忘了,但它曾经非常辉煌,张东健,李俊基,李孝利,全智贤,Rain都做过代言人。
“中产阶级穿特步,品味潮男佐丹奴”,80、90们还记得这句话吗?
上海精品商厦——首个有多媒体电脑导购系统的商场
“叩开名流之门,共度锦绣人生”,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现在还有几个人记得?上世纪90年代,精品商厦是上海首屈一指的购物场所,它率先推出小商品流动售货车,并推出第一个多媒体电脑导购系统,所有商品都实现电脑前后台联网,别提多先进了!
可惜,商场只风光了11年。
2012年,上海精品商厦由于市政规划被停业、拆除,变成现在的绿化道路。
徐家汇,曾是上海最繁华的市中心商圈,那里聚集着潮流、新鲜的事物。
然而,随着七宝、莘庄、吴中路、新虹桥等二十多个新兴商圈快速崛起,客源分流的事实无法回避。
太平洋数码、汇民商厦、百脑汇等一众曾风光无限的商场,也不得不拆的拆、改的改,拥抱新时代。
太平洋数码——再见了,曾经的数码王国
享受过繁荣,终敌不过寂寥。
曾几何时,上海人只要买电脑、买手机就会到徐家汇太平洋数码。
而电商风靡的今天,实体数码城处境尴尬无比。
2018年,太平洋数码二期正式歇业,一代数码王国就此谢幕。
据传闻,太平洋数码将被改造成美罗城二期,新的设计是一个“不规则的五边形”,五层以上餐饮空间全都设有挑空阳台。
夕阳西下,俯瞰徐家汇车水马龙,应该会有“日落大道”的别样风景!
汇民商厦——“老建筑”变身“新网红”
永新坊对面的汇民商厦,原本是一个传统小百货,很多人可能都曾去那边买过喜糖。
然而商场生意一直都起不来,似乎印证着很多人口中天钥桥下面这个位置是“阴面”的说法。
而现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醒目的LOGO......这一切,简直把天钥桥路的街景提升了N个档次,也为这个原本破旧不堪的老建筑注入了新的现代元素。
昔日的汇民商厦成为如今的城开YOYO,老建筑成为新网红,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改造后的爱在河内、金桃丝路、名羊天下、贰壹村、一棠龙虾等众多网红餐饮齐聚,爱吃的你,一定要过来打卡!
二十年前,在许多老上海人眼里,五角场是名副其实的“下只角”。
热闹的地方屋矮人杂,冷清的地方芳草萋萋。
后来,爆破、谢幕、升级......变化好像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偌大一个五角场过往的痕迹被冲淡得无影无踪,新鲜的事物如雨后春笋,快速涌起。
朝阳百货——五角场最大的国营商店终被爆破
“朝阳百货”是当时五角场最大的国营商店,年销售额达800万元。
在那个商品匮乏的年代,这里能买到针棉织品、鞋帽、搪瓷、钟表等各种必需品,每逢节假日,柜台前都要排起长队。
改革开放后,“朝阳百货”已经不能满足大家越来越多姿多彩的生活需求,于是2004年,这栋曾经的五角场最高建筑的大楼被爆破。
取而代之的是上海第一家万达商业广场,由5栋商场和地下商业组成,每栋商场分别设有一家主力店,通过连廊连为一体。
这是目前五角场商圈体量最大的商场。
赛博数码——昔日数码广场化身美食城
曾经的赛博数码,如今的平盛广场。
五角场的“老人们”应该都知道,这里曾经有一家热闹非凡的赛博数码城,很多人的数码启蒙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那时候,不管是平时还是周末,每个摊位前都是人,想插队都没机会。
也不会有人主动拉你入摊,因为大家生意都很好,没工夫盯着你!
而现在,买电子产品越来越方便,以前的传统数码城一个个相继关闭。
五角场赛博数码也在几年前变成了一个美食城,鲍师傅、辣府、肉蟹煲......体量不大,但人流量倒也不小。
中山公园商圈一直是长宁人的时尚消费前沿阵地,商圈内有来福士、龙之梦、玫瑰坊、多媒体生活广场、巴黎春天等,但大多定位于大众消费,并且都是10多年前的老牌商场,软硬件设施都与当下突飞猛进的购物中心水准相去甚远。
巴黎春天——2年内,长宁区连关两家
早在2017年,风靡了20年的巴黎春天中山公园店便由于百货业态的疲软、电商冲击、物业回收等多重原因歇业。
今年4月,巴黎春天长宁店也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闭店通知。
长宁店和中山公园店离得很近,不过两家店的定位不同:
中山公园店是一个综合百货,定西路上这家店则可以称之为“市中心365天品牌城市奥莱优惠店”,全年特价折扣店!未来,这两家巴黎春天,将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光一百货野心勃勃做大佬,却连试营业都没挺过去。
“地上云集各类日本服饰、家居品牌,地下网罗日本流行料理及快餐,势要打造成上海最大日系百货”!这是光一百货2012年入住中山公园兆丰广场时,立下的豪言壮志!
然而,仅仅试营业半年,商场就由于经营不善,付不起租金,而被迫关停。
如今,只剩地下一层少有的几家日式料理,还依稀透露着这里曾是一条日式美食街!
长寿路商圈在南京西路、中山公园、静安寺等几大商圈的夹击下,20多年来的发展颇为跌宕起伏:
亚新生活广场历史悠久;巴黎春天曾遭三度易手;原友谊商店,2006年入驻曹家渡,2011年又移址到普陀区真光路......
大自鸣钟广场——大自鸣钟广场声音一直延续下去
大自鸣钟地理位置示意图
西康路长寿路的大自鸣钟在老上海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代表了曾经的长寿路商圈。
这个高14米,四周成方形,顶层四面均嵌有钟面的大时钟,每隔一刻钟,便会叮咚自动报时。
如今,这个大钟曾经矗立的位子,已经变成西康路189——一家有着音乐梦想的商场。
这是上海第一家以声音体验为主题的购物中心,形似跳动音符的外立面、内部无处不在的线条圆弧(让音乐经过环形投射之后产生更好的效果)、时不时举办的各种音乐主题展......每一处都是一个不一样的声音大秀。
上海友谊商店——只允许老外进去买买买的商场
“市面上有的,我们这里要最好;
市面上缺的,我们必须有;
外国时兴的,我们也得有!
”这是当年友谊商店喊出的口号。
在成立之初的30多年时间里,友谊商店只接待外国人、外交官和政府官员,卖的都是很罕见的商品,普通营业员个个精通多门外语。
西哈努克亲王、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夫人、埃塞俄比亚皇帝都曾是友谊商店的常客。
50件漆器、200匹双绉、1000只金华火腿、2000条纱笼......这些“财主”们,买东西都是用飞机装的。
如今,已经61岁的友谊商店在上海拥有10家分店,普陀真光路是历史最久、面积最大的一家,不过也是经历最坎坷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