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环境规制与污染就近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以验证理论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本文采取空间自滞后模型(SLX),基准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i 表示地区,t 表示年份,pollution 是工业污染排放,ERS 和 WERS 是核心解释变量,分别表示本地的环境规制强度和邻地的环境规制强度,W 是空间权重矩阵,在基准回归中采用基于地理距离倒数的空间权重矩阵。
采用污染排放总指数(p_total)和环境违规企业数(lnfirm)作为工业污染排放的代理变量;采用加权线性和法,基于二氧化硫去除率、工业烟(粉)尘去除率两个单项指标构建环境规制综合指数(ERS);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开放、财政分权度、人口密度、城镇登记失业率、职工平均工资。
数据样本由 2004—2013 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组成。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2014 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全国企业环境监管信息数据库。工具变量的数据来自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 ERA-Interim 数据库。所有价格型指标均为当年价,为消除通胀影响,我们均采用地级市层面的GDP指数(2004 =100)进行平减处理。各地级市的 GDP 指数来源于 2005—2014 年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经汇率调整为以人民币计价,汇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