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尚志杂志
《KINFOLK》是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每期都包含了动人的文字与故事、深入有趣的采访,用美好的排版呈现、探索和记录生活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设计、旅行、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全国人大代表海国勇:以耕地保护“小切口” ... ·  2 天前  
Kevin在纽约  ·  Kevin在纽约的微博视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尚志杂志

来自瑞典的TANGENTGC与其创始人David Samuelsson

风尚志杂志  · 公众号  ·  · 2018-12-11 19:00

正文


11月初的上海夜晚微凉,愚园路上新近开业的餐厅Together愚舍内,几杯红酒入喉,David Samuelsson显得略微有些兴奋,话也不知不觉多了起来。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而他创立的高级有机洗护品牌TANGENTGC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合伙人,主要负责市场工作的Johan Görgård。不同于David的内敛与安静,Johan性格更加开朗,言行举止中透露出幽默,很会带动气氛。

TANGENTGC位于上海举办的一周年晚宴。


TANGENTGC的故事发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这几年,北欧设计风靡全球,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步影响世界。而TANGENTGC诉说的,正是瑞典人热爱并付诸实际的一种生活态度:拥有不必多,讲究不能少。

的确,David和Johan的生活非常讲究,他们会将穿过的外套、毛衣与衬衫挂起来,尽量减少洗涤的次数。在派对或酒会上不小心弄脏了衣服,会立刻去洗手间处理,若手边没有相应的清洁剂,也会用清水先清洗干净后再回家处理。除此之外,两人几乎从不将衣服送去干洗店,甚至还会亲手给家人洗衣服。“大多数干洗店都会使用一些添加了化学物质的产品,很容易残留在衣物表面,对人体或衣物本身都有伤害。”David说,“干洗其实非常不环保。”

品牌创始人David Samuelsson。


男人在家手洗衣物,对此你大可不必感到惊讶,这样的情景在瑞典随处可见,正如你总能在大街小巷上看到男人推着婴儿车飞速穿过,或是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端着咖啡,毕竟性别平等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同样,环保和可持久性发展早就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2010年,哪怕是在注重绿色生活的瑞典,整个市面上并没有什么高端、有机的衣物洗护产品。David注意到,很多人喜欢购买时髦的衣服,却不懂得该如何清洁和护理,大家用得最多的还是从超市购买的洗衣液或洗衣粉。“我们找不到自己中意的清洁剂,索性就动手研发一款。我希望它既能清洁衣物又不会对衣物造成伤害,还能延长衣物的使用寿命,以此来传递环保、以及可持续的理念。”于是,大学主修文学和计算机的David下定决心离开了他所熟悉的计算机领域,并找来好朋友Johan,开始筹备TANGENTGC的上线。 “如今市面上的有机洗涤产品越来越多,TANGENTGC想做的是不仅是强调有机,还希望它是可持续且可靠的。”Johan补充道,“我们希望可以借助纯天然的产品,通过最基础的护理,让美好的事物保存的时间更长久。”

品牌市场负责人Johan Görgård。


对于一瓶洗护产品来说,抛开设计包装,产品本身好不好无疑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对于两个并非专业出身的男人来说,他们深知配方绝不仅仅是简单成分的叠加,清洁技术、安全性、环保性甚至是产品的香味,都必须拿捏精准。2年的时间,David和Johan将自己泡在合作伙伴的工厂里,一遍遍地重复工序,调整配方,坚持使用全天然的成分。“我们虽然不懂如何配制,却很清楚洗完的衣服应该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每一款TANGENTGC的产品,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调配。”David回忆道。2012年,在无数次试验之后,TANGENTGC带着三款产品正式问世,它们分别是精致衣物洗衣液(delicate detergent)、衣物柔软液(stain remover)和衣物去渍液(fabric softener)。随后又根据不同面料以及纤维质地,推出了不同的衣物清洁剂,以及鞋靴清洁养护产品。

品牌创始人David Samuelsson。


很多人对于TANGENTGC的第一印象便是简洁并充满设计感的包装。这得归功于Carl Johan Näs——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受尊敬的设计师之一,亦是David的挚友。作为瑞典独立品牌策划机构Essen International的执行创意总监,Carl曾为很多品牌做过设计,甚至让一些老土、过时的传统品牌重新焕发生机。他与David一致认为,当消费者看到TANGENTGC时,应该第一眼就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比如产品的名字、功效、香味等元素,我们用最简约的方式和字体,将这些内容印在了产品表面,让它看上去既专业又时髦。”David说道。

TANGENTGC充满北欧风格的产品包装设计。


如果说包装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么产品的名字则最终成为顾客们下单的直接理由,尤其是2016年新推出的身体护理系列。洗手液和护手霜上写着OUD(木沉悟身),FIR(杉林沁身)、YUZU(柚然澄身)等等,惜字如金,却极尽诗意。“我喜欢研究文学,有灵感的时候就会随手记录下来,它们可能来源于一片森林,一场旅行,又或是一段文字。”David说,“比如FIR这款产品的名称,是源自瑞典一种常见的树木——冷杉(fir tree),我希望大家听到它的名字,闻到它的香气时,就仿佛置身于春景中,微风拂面,四周葱郁一片。”


除此之外,David还与顶尖的香水工作室合作,邀请调香师们一起共同研发一些独特的香味。“我们会与调香师先沟通自己对于某种香味的想法,再经由他们专业的调配,让这些理想中的香调变为现实。”FIR是David最喜欢的气味,这能让他想起大自然,也能想起圣诞树。Johan则喜欢OUD,OUD的发音和英文里的wood很相似,糅合着中性的木质香气,能让人遁入怀旧安逸的氛围。

TANGENTGC的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同行、媒体以及大众的认可,同时在全球收获了一批优质客户。瑞典本土时尚品牌COS和FILIPPA K,美国时尚品牌Anthropologie和J. CREW、日本知名精品店TOMORROWLAND、巴黎的Centre Commercial等等都成为了他们的合作伙伴。但他们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选择与更多设计师、艺术家跨界合作,最大限度地向世界展示属于TANGENTGC的生活理念。这一点,在他们自己出版的报纸中有着最直观的体现。


“我们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也希望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合作对象,以及他们的作品,从而更好地认识TANGENTGC。”Johan坦言,“于我和David而言,TANGENTGC不仅仅是一个洗护品牌,我们要打造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提供更多元的生活选择。”

TANGENTGC在成长,David和Johan亦然。如今,他们都已晋升为父亲,打拼事业之外,也想留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或享受独处时光。David依然好学,除了Instagram和Spotify之外,他手机打开率最高的应用程序竟然是英文词典。“我希望能够在与他人交流时,用更准确的英文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Johan则醉心于烹饪,他用ViaMichelin的应用程序来寻找斯德哥尔摩最好吃的餐厅,然后逐一品尝,再想办法炮制一桌美味佳肴在家款待朋友。说起斯德哥尔摩的当红餐厅,他滔滔不绝起来:“每天早上送完孩子上学,我会去一趟Mellqvist Kaffebar,这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


他们的生活简单实在却精致讲究,就好像TANGENTGC一样,将洗衣这样一件小事也变成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这种状态持续影响着整个品牌的发展,甚至影响了所有热爱这个品牌的人。眼下,他们并不急于扩张自己的事业版图,而是一步一步构建TANGENTGC的理念体系。“如果你也在创业,不要过于被别人影响,相信你自己的审美与眼光,尽管大胆地去向其他人推销!”离席前,David对我说,“如果说有什么方法,那就是直接走进对方店里,把你的产品、你的有趣、你的生活呈现给对方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