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考出分,最高分732!上海学生太牛了!
很多国际化学校也“趁热”放出补录名额,拿着中考成绩即可直接申请。不过头部学校的要求一如既往地高:大多需要700分机会才比较大,有的甚至要求710+!
不过这两天我所在的群里,一群浦东家长却特别激动,原来,她们心目中的
“新晋顶流”
“明珠pro max版”
上海浦东民办未来科技学校
,作为办学刚4年、出生即摇号的新秀,也在全上海中考分数中名列前茅,而且
今年9月,高中融合部终于要开学了
,计划中考后转轨的家长无疑多了一个上佳选择。
拿Kiki妈来说,女儿
小升初时的梦校就是未来科技,
然而却遇上1:12的地狱级摇号难度没能进,一直是心里的遗憾。如今
:“摇不进未来科技的小初,能上他们的高中也不错!”
虽然Kiki还没到初升高的年纪,妈妈还是跑到未来科技学校帮女儿打听了一番,发现他们的高中融合部前身是一所老牌美式高中-梦沃未来学院,它是2022年加入“未来科技”大家庭的,历史录取成绩十分惊人:
前不久,我第一次探访了上海浦东民办未来科技学校高中融合部(以下简称
梦沃未来
),首先就被学校的“颜值”惊到了,进门的建筑造型非常美观引人注目,设计上更有巧思:两栋楼是可以“拼到一起”的,象征阴和阳:
校园里各种设施十分齐全:9500平的超大操场、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阶梯式图书馆、科创实验室……
我去的时候学校已经放暑假,但仍然在科创实验室里偶遇了一位正在忙活的老师,他还送了我一个3D打印的螺旋解压玩具,后来我才知道,“科创”可以说是梦沃未来的看家本领。
我也去小学初中校园看了下,简直一见倾心,一下明白了Kiki妈对我说的
“女儿看到校园后一整个爱上了,表示每天7点半放学也完全OK,哭着闹着也要去”:
校园完全是一个“教育的天堂”,第一眼充满童趣,第二眼处处都在用环境和设施“育人”……
看完校园,我也和
未来科技学校校长张雪飞
和
高中融合部联合创始人程豪
深聊了一整个下午,从他们那里得知了不少这所浦东新晋网红学校未来科技学校
的办学细节,而他们针对目前国际化教育及升学的理念和观点,也意外地撼动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张雪飞先生
未来科技学校 校长
曾任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局第四教育署署长,上师大二附中等重点高中校长,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等进修访问,High Tech High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程豪先生
未来科技学校 高中融合部联合创始人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第9个中国留学生;
美国国际学生升学顾问协会(IACAC)会员;资深升学专家,20+年升学指导经验,帮2000+学生圆梦“哈耶普斯麻”等世界名校
“教育是把大批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还是给少数灰姑娘穿上水晶鞋?”
“培养”VS“选拔”的灵魂之问,这所学校回答了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莱曼曾经写过一本关于标化考试SAT的书:《美国式‘高考’》。他在书中历数“标化”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并提出灵魂之问:
教育是把大批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还是给少数灰姑娘穿上水晶鞋?
换言之,
教育是“培养”还是“选拔”?
如果一所学校没有能力把学生变得更好,却只能通过考试“掐尖”来得到好的结果,这能算是真正的教育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未来科技和他的高中融合部都选择了前者。
未来科技的学生是“100%纯摇号”,听在校家长说进来的孩子什么水平的都有,可4年后硬是把这群孩子培养到了浦东中考佼佼者。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张雪飞校长告诉我,
未来科技教育的出发点,是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
——如果说70、80后父母小时候要满足的需求还停留在马斯洛需求层级的第一级“生存”与第二级“安全”,那么现代孩子这两点早已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处于第三级“社交需求”和第四级“尊重需求”。
为了满足孩子的这些需求,未来科技在学校的氛围环境、课程设置、时间和管理方法上都进行了精妙设计。
等到了高中阶段,高中融合部梦沃未来学院将会带领孩子们走向最高层级的需求——自我实现,成为最好的自己。
△丰富的校园活动
梦沃未来的入学要求也不是单一的:
我们挑学生的标准与成绩并没有完全绝对的关系,重点看学生有没有‘个性’,只要给我时间培养,我会把所有的孩子都变成最好的孩子。”梦沃未来创始人程豪说。
学校今年93%进美国Top30的惊人录取成绩单,让他的这句话特别有底气。
程豪先生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豪叔”,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的本科生,从复旦附中被UCLA录取,成为这所美国名校的第9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读完数学和精算本硕、又做了十几年精算师后,他回国从事留学,20多年来已把2000+中国孩子送进世界名校,是全中国留学领域资格最老的“老兵”之一。
正是在做留学的过程中,他深感国内高中教育跟美国大学认可的标准有很大差别,才以终为始,做了梦沃未来这样一所原汁原味的美式高中。
△光谱实验课
梦沃未来毕业生的“分数”如果拿到别的学校,可能只是平平:
被藤校
康奈尔录取
的R同学,多邻国145分,只考了4门AP,其中还有2个4分;
进入美国Top20
范德堡
的W同学,托福111,仅有1门AP;
被
纽约大学帝势学院
录取的S同学,托福102……
但是在梦沃未来,他们却能申到藤校及美国Top30!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就藏在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师资,以及“一人一课表”“一人一规划”的制度之中。
△学校的高尔夫模拟教室、教室、科创实验室、乐队活动室
“1门AP进范德堡,托福102进纽大”
背后是120门课程,哥大、宾大、清华毕业的老师……
在程豪先生看来,国际化教育主流的“卷”是走在了一条错误的路上。
申美要想不卷还能申得好,首先要避开IBDP课程,因为IBDP会把你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共性化竞争’(分数)
上面,然而美国大学看的是你的
‘个性化特色’
,也就是:你能否用自己的活动和经历打动招生官?能否说服他们你将来有潜力为世界做出比较大的贡献?”
‘内卷’是因为你在用相同的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如果用不同的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就不会卷了。”
为了给每个孩子一条赛道,梦沃未来首先搭建了极其丰富的课程。
他们的
学术校长Phil Clinton
是梦沃未来的美国总校——Niche评分A+的牛校蒙特沃德学院直接派过来的,之前也担任过多所美国高中校长。他为梦沃未来开出了
120门课(包括28门AP)
,未来更是希望能开出150门!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门课:
比如梦沃未来光数学课就有8门,其中4门是为文科生、艺术生准备的,让这些学生掌握和应用基础数学知识,也满足美国大学对“全人教育”的要求;
另外4门是为理科生准备的,从微积分一直到大学级别的数学,学生可以尽情挖深、探索。英语更是有12门,从ESL到英语文学、公共演讲……
课程标准高,对师资的要求自然也特别高。梦沃未来的中外教比例3:1,老师们来自哥大、宾大、杜克、纽大乃至清华、同济、华师大……80%硕博,80%教师都是海归,外教100%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而且学校执行
三导师制:“班导X学术导师X升学导师”
,“班导”们只教一门课,其他的工作都花在学生管理、抓孩子的GPA、心理疏导、跟家长联络上面,也难怪梦沃未来的家长可以这么省心了。
作为留学的“临门一脚”,梦沃未来的升学指导更是其他学校中少见的存在。
在豪叔这位留学“老兵”带领下,梦沃未来有足足14位升学指导,学生们93%进入美国Top30的优异成绩基本都是在校内升导的帮助下实现的,在找高端留学顾问20万起步的当下,家长们可真是省了不少钱。
他们还有一张升学“王牌”:
Phil Clinton校长是美国大学国际学生顾问协会(IACAC)创始人和前主席,美国大学录取指导顾问协会(NACAC)理事!
圈内人都知道这两个协会的含金量,每年夏天,全世界知名国际学校的升学指导、高端升学顾问都会去参加他们的年度大会,在会上和“哈耶普斯麻”的招生官对话、介绍自己的学校。
Phil Clinton
未来科技学校 高中融合部 外方校长
美国大学国际学生顾问协会(IACAC)创始人、前主席
美国大学录取指导顾问协会(NACAC)理事
杜克大学毕业,
超过30年升学指导经验
Phil校长不光负责学生们的推荐信,更是会像所有精英美高都会做的那样,直接打电话跟美国大学招生办沟通,强力推荐自己的学生。只要他一出手,学生们往往都会得到最好的机会。
像是他们去年的毕业生S同学,就是通过Phil校长的电话得到了纽大电影学院的面试机会,在面试中,作品被UN75国际艺术展、Real Exposure青少年电影和摄影节展挑选展出的她尽情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最终被纽大帝势学院导演专业录取也就不是意外了。
在校内就能享受到的科创、艺术、音乐、体育资源
请来复旦、交大教授帮助孩子……
作为未来科技学校的高中融合部,梦沃未来是一所有“科创基因”的学校。
程豪先生是“复旦系”出身,学校联合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级学习社区合作伙伴,为学生提供了不少研究和体验式学习机会。
梦沃未来有近50个社团,其中的非学术社团由学生自己主导,未来可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领导力的证明,更有许多学术社团,学校请了专业老师、大学教授等来带学生做项目、参加各种竞赛。
△同学们去GEN.G电竞俱乐部参观
历年的学生,在美国计算机奥赛USACO、全美生物与健康未来领袖挑战HOSA、AMC、Brain Bee……这些常见竞赛中拿奖自不必说,更是
连续多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当中拿到一等奖
,还有多位学生进入含金量超高的
“英才计划”
,它集结了交大、复旦、华师大、上大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
将来,学生可以进入ISEF这样的天花板级科创国际赛事并拿到奖项,为“爬藤”做准备。
2023年入选生物学科英才计划,进入冬令营集训,提出“MATLAB定量分析心肌细胞跳动及探索心肌梗死对单核细胞TRPA1通路的影响”的论题项目后入选2024ISEF成为中国国家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