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净宗18
我是净土宗,我是净宗,这里是净土宗【净宗18】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日报  ·  创意视频|新春第一会 绘出新重庆新篇章 ·  6 小时前  
重庆日报  ·  创意视频|新春第一会 绘出新重庆新篇章 ·  6 小时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重庆春节哪里人气最旺?这些地方排名前5→ ·  2 天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重庆春节哪里人气最旺?这些地方排名前5→ ·  2 天前  
重庆市政府网  ·  春节假期前4天 ... ·  3 天前  
重庆市政府网  ·  春节假期前4天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净宗18

精要摘录85 |《净土宗概论讲记》

净宗18  · 公众号  ·  · 2020-12-19 11:00

正文





教章,等于是净土宗的根本宪法,是对净土宗的总结,非常重要,也很全面

宗名


作为一个宗派,都有名称,我们这个宗叫净土宗,简称“净宗”。

本尊


宗派修持一定有所信奉的本尊。本尊是根本尊奉、归依的对象。我们的本尊就是阿弥陀佛,不会偏的,也不会夹杂其他的,是唯一的本尊,唯一不二的。本尊不可能有两个三个,时唯一的、根本的、独立的。

根源


我们教理的根源,来自第十八愿,是以第十八愿总摄四十八愿,这是四十八愿的根本核心。

宗旨


就是这四句偈语: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特色


就是四句法语: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  

现生不退

宗祖


就是建立这个法门的祖师,就是善导大师,称为净土宗的集大成者。

相承


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从相承祖师来讲,就列这五位祖师。

经论


正依经典:


《佛说无量寿经》两卷    曹魏 康僧铠 译


《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  刘宋 畺良耶舍 译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    姚秦 鸠摩罗什 译


经文是这样,译本也是有选择的,以这三种译本的经作为我们的正依经典。


相承论释,五位祖师净土的教著:


龙树菩萨《易行品》一卷,《十二礼》一卷;


天亲菩萨《往生论》一卷;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两卷,《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道绰大师《安乐集》两卷;


善导大师《观经疏》四卷,《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两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

本典


也就是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宗典


开宗立教的教典,就是善导大师的《观经疏》。

教判


净土宗立圣道、净土二门,判释一代佛教。


圣道门:于娑婆得道,自力断惑出离生死之法门,凡夫难修难证,如陆道步行,苦。这是综合道绰大师以及龙树菩萨、昙鸾大师两位祖师的解释,用这句话来说明。


净土门:于极乐得道,他力救度往生净土之法门,凡夫易修易行;如水道乘船,乐。于极乐得道,虽然都是得道,不过得道处所不一样,是他力救度到净土得道;虽然也是断惑,不过这是他力救度到净土断惑,是往生净土之法门。



行判


“行判”是宗祖善导大师特别所判,有“要弘二门判”“正杂二行判”。


要弘二门判:


这张表非常清晰,也很清楚,圣道门归入净土门,要门归于弘愿。


正杂二行判,列了三个表:




第一张表是正杂二行得失表。正行有四种助业,归于正定业;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杂行念余佛,修余行,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这是正杂二行的得失分判。


第二张表是大判门,往生行又分为专修和杂修。专修是正行,正行里面有两种:正定业和助业。从正定业本身来讲,这是专而又专,是专修;其他混杂在一起的,都有线条拉在一起,这就是杂修。这是细判门。


所谓大判,就是只要修五种正行,都判为专修。细判,唯有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称为专修;其他夹杂别的,正杂兼修的,专名祈现的——专称佛名祈求现世利益,这些都属于杂修。


第三张表,圣道门、净土门。圣道门是难行道,自力。“搁、抛、傍、专”,这是法然上人用的四个字。“搁”就是暂搁,暂时搁置,放下来,因为我们根机不堪,所以进入净土门。净土门之内有杂行和正行,杂行暂时抛一边,修正行。正行里面有助业和正定业,助业是傍附的。应该专修正定之业。这张表是很清晰的。


有的人就嫌这个不圆融:“都是佛法,都是殊胜的行法,怎么可以用‘搁、抛、傍’呢?这不显得不圆融吗?”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众生的利益,要看怎样的说法对众生有利益。尤其是净土门,一定要旗帜鲜明,让众生不要心有旁骛。所以,怎样对众生有利益,就怎样来宣示这个法门。何况这里所说的“搁、抛、傍”是暂时性的,一旦到了净土,一切法门无不通达。如果暂时都不搁、不抛、不傍,心就乱了,又不是大菩萨,不能从专一得到法门的利益,嘴上虽然说圆融,但是得不到利益,这样就不好。


就像问路,有人告诉你“向东也可以走,向西绕也可以到,向南走也可以”,问到这样一个人,你会想:“干脆算了,我再问一个人。”如果他告诉你“往前走100米,往右拐上高速”,很简单、直接地告诉你,方向就很明确。这样也行,那样也行,讲得很圆融,问了等于没问。

摄机


净土法门的摄机,上摄等觉菩萨,下摄逆谤阐提。


摄机广大,不论男女老少、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九法界中,所有一切圣凡善恶,悉皆包含,无一遗漏。无一人不能学,无一人不能行,无一人不能往生。


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人修万人去。

利益


即有现当二益。


宗风一


真谛的宗风,真谛是往生之道。


(一)一向专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二)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


(三)守愚无诤——专崇本宗,不讥他宗;法门高下,不相诤论;唯守愚念佛。


(四)六不六化——不尚体验而平凡化,不好玄奇而平实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不纯学术而信仰化,不涉艰涩而浅易化,不落繁琐而普及化。


(五)恪守传承——著作讲演,必依传承,绝不妄自,越格发挥。


他宗他流,言论若异,敬而不依,坚持本流。


(六)亲近同门——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防退失故。


“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叫“三不”。


“守愚无诤,专崇本宗,不讥他宗;法门高下,不相诤论;唯守愚念佛”,对其他宗的行法我们尊重,只是说从根机的角度,根机不堪,所以才修净土。


“六不六化”,这是我们修行这个法门或弘扬这个法门要坚守的。


第五,“恪守传承,著作讲演,必依传承,绝不妄自,越格发挥”,有的人就喜欢自己搞新鲜门道,要有自己新鲜的东西,这在学法当中是个大的忌讳。


第六,世间做学问,如果没有点自己的东西,就显示你抄袭人家的,所以要搞点自己的新鲜东西。但是这在佛法修行当中这是大忌讳。真理没有新鲜的,有新鲜的是谬论。真理,从古到今,三世不会改变,哪有新鲜东西?有新鲜东西不就是谬论了吗?

宗风俗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