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尔滨日报
洞知大事,趣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佳木斯日报  ·  71类电子证照共享复用“免提交” ·  5 天前  
佳木斯日报  ·  市传染病院健康管理中心 | 一体化随访服务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尔滨日报

快回家翻翻箱底儿,这些小人书可能中彩了

哈尔滨日报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17-06-01 05:29

正文

新中国成立至上个世纪 80 年代出生的那伙人,一年看不上几场电影,更不知电视、电脑、手机为何物,几毛几分钱一本的小人书是最初汲取知识的窗口。那一拨人头脑中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几乎都是从小人书中获得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各出版社先后停止出版小人书,风靡一时的小人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小编走访哈尔滨的小人书交易市场发现,如今小人书成为收藏投资的热点,而且读者群的年龄段锁定在 40 岁以上。

那些年 ,一起追过小人书的人,都已步入中年。

小时候过六一,最大的愿望是买新出的小人书,儿童节这天小人书打折的。

小人书,在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是我们眺望世界的窗口。

相信你小时候一定看过这本书。60 本的《三国演义》。

作为一个时代的主流记忆符号,小人书上过当年的宣传画。

这本书开启了许多人的英雄梦。

新中国画得最好的小人书,贺有直的代表作,第一版全套现价 60000 元。

雷德祖画的外国名著一直是小人书收藏的热点。

那个时代的孩子都愿意看英雄李向阳。

小人书收藏爱好者、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说:小人书造就了这么一代人,他们揣着支离破碎的知识,憧憬着灿烂辉煌的未来,装着化解不开的英雄情结,朝着一个大致确定的方向,前进了。崔永元所指的这一代人,儿童期和青春期恰恰是小人书创作高峰时期相吻合的那一代人。目前小人书收藏群体以“ 50 后”、“ 60 后”、“ 70 后”为主体,读者群多是 40 岁以上的人,上不封顶。

1987 年出生的徐海洲从小爱看小人书,收藏小人书这成了他业余生活的一大乐趣 。徐海洲的书柜上摆放了上千册小人书,还在家里腾出房间专门存放。

这些连环画藏品中,新版最值钱的要数上美大小精装上千本,进价 2 万元,制作精良,现值 7 万;他已经收藏了价值 40 多万元的新版小人书,成为小人书的收藏达人。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上个世纪末出版的侯国良第一版《呼兰河传》原价 9 元钱,现价 3500 元,

还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纯信绘的《闪闪的红星》初版不到 2 角钱,现在也要几千元。

收藏小人书群体目前关注的是承载着过去年代对童年的回忆,是过来人的一种怀旧情结,收藏记忆,欣赏老画家精湛的线描技艺的同时,还能保值升值。年代久远的小人书如今已成为文物了。

按废纸价钱收来的一本朝文版小人书《长白之子》,原是公认的大缺门,这是全国第 2 届连环画评奖获奖作品,原价 2 角 2 分,很多藏家只听过没见过,要出一万五收购。被老板拒绝了,现在这本书已成了道台府古玩城三楼莉娅书店的镇店之宝!

从攒小人书到买小人书到卖小人书,46 岁的孙晓辉走过一条小人书迷的独特道路。他 2006 年从绥化来哈尔滨谋生,在哈铁文化宫出柜台卖小人书。2010 年搬到兆麟公园古玩城开店。哈尔滨许多集藏小人书的爱好者都知道他开的大辉书社 。孙晓辉靠小人书在哈尔滨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供孩子读书上大学,期间,他还参与策划出版了《鲁迅》小说的彩色小人书。他感慨地说,小人书,帮助了我的生活。

我国影响最大的连环漫画,是张乐平画的《三毛流浪记》。作品于 1947 年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后,读者先后发起组织“三毛基金会”、“三毛生活展览”等活动,并编演话剧和木偶戏,以至拍成电影。

收藏成套的电影小人书和集邮一样有乐趣和期待。

2006 年沈尧伊绘制的史诗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手稿以 1540 万元拍出,又一次创造了中国国内连环画原稿拍卖的最高纪录。

刘继卣的《东郭先生》是小人书中永恒的经典、

《三打白骨精》是我们最初对美猴王的记忆。

如今很多藏家,由收藏转向出版,购买画家原稿,找出版社重新设计出版。像著名电影收藏大家张晓男,用电影胶片做母本,出版了《中国老电影小人书》10 本,他还把自己收藏的老电影小人书的封面出了 5 本一套的《老电影小人书书影》;我市的小人书爱好者张雷,这几年就出版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杨家将》《东方》等多部小人书名著,由于制作精美,一进入市场便增值,深受小人书读者的好评。

耄耋之年的老画家,曾以《闪闪的红星》荣获过全国连环画大奖的王存信说,如今连环画这一行业,费时费力,收入低廉,已经没什么画家愿意搞创作,也没有出版社愿意找好题材组织创作,顶多搞搞再版印刷出售。小人书这行业实际上后继无人,风靡几个时代的小人书很难再有起色,而现在喜欢它的老读者,也只能收藏这一段美好的回忆了。


来源:ZAKER哈尔滨

实习生原立淞 新晚报记者申志远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