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是A股老牌的白马股。
世纪之交那会,也是A股质地最好的公司之一,但那会的股价表现非常一般,尤其和德隆系一比,长虹的股东有着100%的踏空感。
时过境迁,今天的四川长虹早就不是蓝筹大白马,质地也和第一梯队没法比,结果呢?
最新市值逼近700亿,一度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
质地好的时候不代表能涨,质地差了也不是不能新高。
A股的很多事,确实没法讲。
小微盘新高了,还要不要逃离火场
在村长上任、包括新国九条发布之后,我(包括市场共识),都认为之后小微盘的未来要比较谨慎。
然后9月底重磅政策落地,市场情绪大反转,牛回没回来我不知道,小微盘倒是回来了。
2023年11月21日前后,是小微盘的近期高点,当时中证2000盘中的高点是2521点左右,经历了2024年初,年中两次30%级别的下跌之后,
到10月31日,中证2000距去年年底的高点差距不到5%,微盘股更是突破了前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还是,散户的交投情绪火热(炒作)。
第一,微盘股在今年年初的下跌是因为量化策略,流动性的短期枯竭,是超预期的下跌。
第二,在之后的行情里,国内量化正出于监管的重重约束之下,最直接的一个后果是,成交量不断走低,之前8-9月份,4000-5000亿的日成交量,全A整个都要窒息了。
但9月底以来,虽然多重利好对基本面的影响还需要观察,但市场情绪极大修复。
10月下旬已经回到日均2万亿的状态,也是小微盘最喜欢的,基本面一般,但流动性管饱的状态。
第三,最近海外的变数是美国大选,国内的催化是围绕科创板等方向出台了很多并购重组的政策。
题材够多,所以给小微盘的炒作创造了空间。
虽然但是,人家赚到钱了。
“以目前格局持续下去必然有二次绝望的过程”
大家知道,我不买微盘股。
而从我个人的角度——
第一、我认为小微盘毫无安全感。
如果买美股的难度是1星,A股蓝筹白马的难度是3星,那小微盘绝对是5星。
只有炒作价值而无投资价值。
实在想捕捉小微盘的贝塔,在我看来,
配几只靠谱的公募量化就算极限了
。
我统计了一下,这波行情把净值做回来的公募量化——
有一些特别优秀的,基本已经回到2023年11月21日,中证2000近一年高点的附近了。
经历过年初的流动性危机,公募现在的合规以及风控还是让人放心的。
甚至,可能怕大家太上头,连北证50都开始密集限购了。
这就是信号,所以想买小盘的找几个靠谱的公募量化分着买就好。
第二、虽然嘲讽者众多,但我依然非常认同李蓓的“逃离火场”的观点。
击鼓传花最重要的是,你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人。
很多人认为股票就是零和博弈,赚的是别人兜里的钱,小微盘的逻辑也是这种。
但其实我们买股票还可以分享流动性增长和企业增长的钱,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分红。
所以李蓓也建议大家买央企红利对不对?
第三、我对妖股泡沫崩塌后,对市场情绪的潜在影响感到担忧。
截至10月31日,完成三季报披露的5356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降0.87%,归母净利润同比降0.53%。
尤其是中证2000,基本面依然没眼看。
从全A的角度刻舟求剑的看,2015年Q3也是这种基本面,后面2016年年初还有波熔断等着咱呢。
上周五,明河哈哈总周报写了一句“
市场以目前格局持续下去必然有二次绝望的过程
”也未必是耸人听闻。
感觉A股慢慢进入了一种循环。
严厉打击炒作,市场情绪低迷,泥沙俱下,一潭死水;稍微给A股一点阳光,妖股比谁都灿烂,虽然比阴跌好,但也为下次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最后的话
事实上,妖股炒作不是A股独有的问题。
周五不是刚刚刷屏了一个,印度小盘股暴涨6万倍的消息嘛?
其实就算是美股,每年也有相当多的小微盘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