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子大白0_0
微信公众号:白公子的生物课,vita-force。生命科学硕士//翻译学习平台译之网创始人www.yizhiwang.wang///青春期导师/高中生物教师/轻断食者/公共营养师/健身营养顾问/写科普的自由撰稿人/动物私生活砖家/罕见病幸存者/一个性情吃货。对了,请叫我啪啪酱。还有哦,我是个性冷淡的老流氓。 孤独的创业者,太孤独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发布  ·  2025年“乐·上海”服务消费券来啦! ·  昨天  
上海发布  ·  【最新】市政府近日发布一组人事任免信息 ·  3 天前  
乐游上海  ·  免费大展!网红博物馆又上新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子大白0_0

小心眼的女人家,大视界的科学家——颜宁的故事

公子大白0_0  · 简书  ·  · 2018-03-20 19:40

正文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她们是女人,顶着这个也不适合女人那个也不适合女人的论调,一心向前。她们同时还是科学家,在这样一个几乎全是男人的世界,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

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同时,他们又目光长远,志存高远。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偏敢做。

颜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科学家。

颜宁不可谓不是一个美女科学家。至少在科学界,这样的颜色,虽然不是绝无仅有,却也稀缺的很。

一、      家有小女初长成

1977年,在山东莱芜,有个小女婴呱呱坠地。6岁前她一直在莱芜度过。那年头,她就是乡间一霸,到处疯跑,上树摘桃,下河摸虾。总之,不安生的很。

小时候的宁宁最喜欢吃的是邻居家老奶奶的煎饼和灌肠。典型的肉食动物。

后来,宁宁随父母搬到了北京。成了半个北京人。

虽然宁宁是个疯丫头,但是在爱学习之乡山东长大的她,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绝对的好孩子。成绩优异。十分自律。就这样,一路到了清华。

其实宁宁的父母本来希望她学医。但是宁宁毕竟是女孩子,心软,害怕解剖小动物。于是她选择了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少接近。

她的理由是:“21 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而且生物学跟医学也很相近,以后我的研究成果没准能为医学界提供帮助呢。”你们懂的。

刚进清华的第一个学期,她也压力很大。谁也不是神啊。天哪周围的人好努力……我咋办咋办……于是天天晚上做噩梦。梦到自己挂科被劝退。

虽然并没有挂科。期末考高数的时候,我们的宁宁吓坏了,脑袋一片空白,才考了67……哎呀,大科学家也不过如此嘛。不过从此,宁宁不再感到压力了。我都那样了还能及格,所以差不多就好啦~~

大二那年,宁宁当上了学生会主席!这都是高数的功劳。从此不再害怕考试了哈哈。国标舞,乒乓球,摄影,游泳,各种活动宁宁玩的不亦乐乎。而且也没挂科。嘛,总之是多姿多彩起来了。

二、      实验室中小丫头

大三那年,宁宁被饶子和选入自己的实验室。是选入哦。毕竟是学生会主席嘛。那是一个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实验室。

以前吧,她一直觉得做实验肯定很枯燥。一人,一机,一天。听起来是不太好玩。但是真的进了实验室,又不一样了。

在试验台上摆弄烧杯试管显微镜,太好玩了。聊天也好玩,甚至连等待未知的实验结果都好玩。看到自己进步就特别有幸福感。是不是没救了……

大四的时候,我们威猛的宁宁甚至都放弃了去诺和诺德上班的机会。她说: “我了解自己,我喜欢做实验时的专注,但肯定受不了公司里朝九晚五的生活。因为我喜欢自由的人生。”自由啊……然后她就自由到美利坚了。

当年我们的宁宁还很单纯。不是混实验室,就是混图书馆。简直学霸。她的同学都以为她不去留学了。要知道清华北大的半数学生最后都是会留学的。但是我们宁宁当然不是那种傻姑娘。

有一天,施一公来学校做讲座了。那时他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宁宁生病了没去成,但是回头同学就告诉她,普林斯顿和施一公都很牛哒!你为啥不试试啊。

试试就试试。宁宁立马给施一公写了一封逼格高高的英文信。在信里她说: “我觉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已达到贵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请别的学校了……”

这么牛的学生别说我,连施一公都没见过。充满好奇心的施老师亲自面试了宁宁。二人一拍即合。好吧!你来普林斯顿!于是宁宁就收拾铺盖卷跑去普林斯顿了。

普林斯顿当然是个好学校,而且颜宁还是学校的首批中国学生。宁宁打起精神,每天只睡6小时,还怕落后于人。

当然,做实验还是让她觉得太有趣了。没意思怎么做的下去嘛。施一公引领她进入了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领域,她就在这里面乐此不疲。

2004年,宁宁居然博士毕业了。短短四五年而已。当然她不会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都到博士了,再读个把博士后也不在话下嘛。不过此时发生了一件事。

施一公的实验室准备研究膜蛋白。这是一个特别的领域。

说它特别是因为,这个领域非常难做。膜蛋白很容易变化,又亲水又亲油,一旦离开磷脂双分子层就很容易变性,很难得到高质量的晶体,获知准确的信息。但是膜蛋白又非常重要,大分子甚至某些小分子进出细胞膜,必须要经过膜蛋白。这就是细胞上的一扇门。搞清楚了门的结构,我们才能进门。

临危受命的颜宁不辱使命,虽然放弃了博士后,但是仅仅一年后,她就带领团队做出了第一个膜蛋白结构。

有了科研成果,这也就是有了在大美利坚安身立命的法宝。但是颜宁却在此时选择了回国。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她偶然回国碰到了母校的系主任。主任的一番话让她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为母校做点什么,为国家做点什么。“要是你能回来任教就好了,现在咱们国家急需你这样有想法有创建的年轻人。”

三、       巾帼也当科学家

于是,颜宁回国了。成为了清华的一名副教授。其实本来说是教授的,可是在重重波折下,又变成了副的。虽然如此,颜宁也并没有觉得委屈。她说:“我回国是为了做研究的,又不是争职位的,我只想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话。”这一年,是2007年。颜宁还不满30岁。不久,她就成为了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