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数智融合 屏观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遛娃车厢”酷酷的,相互理解暖暖的 | 新闻眼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1-27 17: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日 新闻眼


“遛娃车厢”酷酷的,相互理解暖暖的

品一品年货中的“新味道”

中国年,世界节!春节何以得到世界的认同和欣赏

首发经济增添城市魅力

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好的规定需要好的配合



1

“遛娃车厢”酷酷的

相互理解暖暖的


随着春节临近,近日,一则“高铁遛娃舱”的热搜引发网友关注。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出行,同时不影响其他旅客休息,国铁南昌局福州客运段在厦门北站始发的部分“长编组”列车上设置了“遛娃舱”,供小旅客们玩耍。


微评

长途出行,如何度过漫长的旅程是一个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这段时间就更难熬了。 因为孩子生理、心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 狭小封闭的空间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环境的变化、与陌生人相处都可能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惧。此外,他们自控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 确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需求,通过种种方式转移注意力,安抚其情绪。


过往的舆论场中,在高铁车厢、飞机上 因为孩子吵闹而引发的矛盾屡见不鲜,成为公共场所治理的一大难题。 铁路部门设置“遛娃车厢”,既能让孩子们度过一段愉快的旅程,又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对于其他乘客来说,也不必再担心孩子的吵闹问题, 照顾到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说是“多赢”。


在公共场所,我们还是需要多一点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才能和谐相处。 期待高铁“遛娃舱”给孩子们带来欢声笑语,也希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善意,温暖每一段归家路。


(荔枝锐评微信公众号)


2

品一品年货中的“新味道”


春节将至,各地年货市场火热。商超里的熙来攘往,大集上的烟火氤氲,花市上的争奇斗艳,线上商城的满减促销……年货中有着崭新的年味,也带来新的故事。


微评

“吃”是年货不变的主题。 今年的年货清单里,除了常见的糖果、坚果、生鲜、饮料外,我们还能认识不少的“新面孔”“土面孔”——广式腊肠摆上了东北人的餐桌,查干湖冬捕的“战利品”成了粤菜的主角,从南沙港运来的新鲜车厘子“飞”往大西北,宁夏盐池的滩羊也想去吹吹海风。去年网络上掀起的那场“土特产大普查”, 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 来自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认可,正是对“土特产”最好的注解。


年货不仅是“一次性”的消费,也具有改善生活的属性。 我们欣喜于有越来越多富有创新意识的企业,生产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丰富我们的年货选择。更多年轻人则是盯上了不断“扩容”的“国补”,新一轮“国补”已重点覆盖手机、平板、手环等消费数码品类,一跃成为年货购物车里的“香饽饽”。


优质农产品持续“上新”,“中国制造”科技感十足,服务行业紧贴需求…… 品一品年货中的“新味道”,有亲情的醇厚,有发展的活力,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南方日报)


3

春节 何以 得到

世界 的认同和欣赏


日前,春节申遗成功,作为“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从“中国年”到“世界节”的传播和认同,反映了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影响,也意味着中国文化将进一步成为友好交流、亲密协作的重要纽带。


微评

可以说, 节日是集中展现一个民族精神、文化风貌的主要窗口, 春节更是一个节日集群,贯穿从腊八节、除夕守岁、正月初一拜年、十五闹元宵直至二月二龙抬头, 同时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集合体。 春节文化走向世界,正是这种美好的节日精神、生活热情、艺术创造、生态智慧和人伦情感赢得更加广泛认同的表现。


在这样的基础上, 春节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具有新的空间和机遇。 使国际友人由中国的春节文化,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要将历史中积淀传承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相结合,做好保护传承和创意创新,发展与当代生活方式、文化审美相契合的文化成果, 开展传播和推广,进一步促进学术、教育、经贸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总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申遗成功,中华文明融入世界,不仅将为展示全面、立体、生动的中国书写新的篇章,也将创造更多文明对话、思想交流、合作发展的空间,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新时代的中国将以博大的文化胸怀作出新的贡献。


(人民日报)


4

首发经济增添城市魅力


北京三里屯、上海南京路、成都春熙路……每座城市都有这样的时尚地标,潮店云集、产品荟萃,总是充满时尚魅力与无限活力。每隔一段时间,从潮流服饰品牌到特色餐饮店铺,从高端美妆到创意生活方式小店,这些地标总会有一批新的商业形态“冒”出来,在不经意间完成迭代更新。


微评

一家家首店接连绽放魅力的背后,蕴藏着商业法则的精髓——不断创新。 商业头脑碰出智慧火花,用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也让城市多姿多彩。它们从首店开始,在几何式裂变为百店、千店、万店的同时,也 带来了连锁经营、供应链等现代化商业理念, 带来了多元消费文化。


当下,如何激发消费活力是个重要课题,首发经济被寄予厚望。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首发经济可以带来“鲇鱼效应”,即通过外部刺激来激发内部活力。同时, 大量国内外品牌首店扎堆,可以共享庞大的客流量、 优质的商业配套设施以及浓厚的时尚文化氛围,提升商业街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集聚效应,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发展首发经济也要警惕“边际效应递减”。 “首店经济”“首发经济”不是简单重复、泛化、蹭热度, 只有注重品牌的创新性、多样性,挖掘那些真正有特色、 能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的首店,才能打造持续竞争力。


(经济日报)


5

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

好的规定需要好的配合


春节临近,对于是否能够燃放烟花爆竹的讨论再次多了起来。近日,多地发布规定明确,2025年春节可以有序、限时或在限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引发不少网友称赞。


微评

春节作为最重大的传统节日,长久以来,燃放烟花爆竹“除旧岁、迎新年”,也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重要方式。 然而,过年期间鞭炮声持续整夜,楼宇密集的小区内燃放大型烟花令人胆战心惊,过年出门时空气中烟味甚浓……对于燃放烟花爆竹该禁止还是放开,公众的意见一直都存在分歧, 不同的立场与诉求产生碰撞,这也使得无论放开还是禁止,执行起来均存在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面对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环境污染、噪声扰民和安全隐患, 近年各地实施烟花爆竹“禁放令”,不少民众感慨终于“耳根清净”了,但也有人觉得少了点年味儿。 就春节习俗而言,贴对联、吃年夜饭、发压岁钱等也都是有年味儿的体现,并非少了“鞭炮响”就没了过年的热闹;再者, 民风民俗也在不断演变、适应时代发展,倡导更安全环保的新风俗有必要性,更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刀切”、一禁了之极易伤了民俗民情,这也是“禁放令”未能得到公众全面认可的原因。 如今多地“禁改限”,探索找到公共需求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平衡点,正是一种积极尝试, 也释放了既要尊重传统,更要移风易俗拥抱现代化的信号。


(南方都市报)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范昌鑫(实习)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带您聚焦人民日报评论。 扫码订阅手机报,获取每周人民日报评论集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