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游戏研究社
每天发点儿有意思的内容,基本都和游戏有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法治进行时  ·  过年了打麻将,发的红包算赌博吗? ·  14 小时前  
游戏葡萄  ·  2025年游戏策划跳槽指南 ·  昨天  
西藏举报  ·  游戏皮肤免费送 当心是陷阱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游戏研究社

动漫之家“死了”:在夹缝中游走的二十年

游戏研究社  · 公众号  · 游戏  · 2024-09-15 23:32

主要观点总结

动漫之家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动漫、漫画综合类平台,近年来面临运营困境和商业化转型的挑战。尽管官方表示停止更新,但平台仍在运营。回顾其发展历程,包括面对版权时代的挑战、移动端转型的困境以及内容转型的挣扎。目前,动漫之家面临内容转入地下、用户流失、广告收入减少等问题。虽然努力尝试转型和改革,但始终未能完成商业化转型,现在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动漫之家的历史和背景

动漫之家成立于2005年,是动漫爱好者论坛发展起来的综合类平台,覆盖漫画、动画、轻小说等资源,运营至今接近20年。近年来面临运营困境和商业化转型的挑战。

关键观点2: 动漫之家的运营现状和困境

动漫之家目前面临站内漫画停止更新、移动端APP沦为广告播放器等问题。官方粉丝群禁言,前编辑透露资方压力导致编辑团队离开。目前平台仍在运营,但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关键观点3: 动漫之家的转型和困境

动漫之家尝试过推出新的APP、扶持原创国漫等转型举措,但未获核心粉丝支持。面临版权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转型意味着与过去告别,不转型则可能被时代淘汰。

关键观点4: 动漫之家的未来和展望

动漫之家的未来尚不明确,可能会继续运营、转型或以另一种姿态重生。对于读者来说,无论结局如何,这个运营了20年的网站都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正文


“动漫之家死了。”


前两天,无论微博还是各个动漫爱好者社区上都传播着这条消息。



动漫之家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是动漫爱好者论坛,后来逐渐发展成涵盖漫画、动画、轻小说各种资源的综合类平台,算下来至今已经接近20年时间,是比A、B站还要大上不少的“前辈”。


尽管近年来动漫之家的运营情况早就每况愈下,但“用了十多年的网站死了”消息传来,不少用户还是留下一片唏嘘。



不过用“死了”来形容动漫之家并不准确,它的域名仍然健在,没有消失也没被封禁,点进去还能看上几页漫画。


甚至动漫之家的微博账号,也还在正常更新,就和往常一样。



然而不一样的是,站内漫画已经停止更新,细心的读者也注意到“编辑推荐”栏目从周更变为月更,再到季更,如今完全停滞在了半年前。


而移动端APP更是沦为了无情的买量广告播放器,想打开一部漫画,先要做好在十多个广告之间来回跳转的准备。有的广告甚至找不到关闭按键,只能“点击下载”。



9月11日,官方粉丝群忽然开启全员禁言,与此同时,一条消息出现在群内,通知大家“动漫之家停止更新”,并鼓励用户导出订阅信息,前往新的用户大群——这是网上开始流传“动漫之家死了”的直接原因。



接着9月12日,动漫之家的前编辑kaytjy在S1论坛透露了一些内部信息。总结来说,就是迫于资方压力,编辑团队均已主动或被动离开。也就是说,从名义上来讲,动漫之家还在,但编辑部不在了。


在哲学领域,有一个被称为“忒修斯之船”的问题:如果一艘船上的木板被逐一替换,直到船上的所有的木头都变成新的,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同理,动漫之家呢?


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将目光回到2005年,看看动漫之家诞生之初的样子。


彼时国内互联网版权保护意识还十分薄弱,视频网站上可以看到不花钱的外国影视剧作、百度贴吧还是重要的盗版资源集散地……



“敢于做动漫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尽管这句SLOGAN是后来才提出来的,但成立于2005年的动漫之家,已经依照这个准则涉足当时并不算起眼的动漫领域。


在那个互联网田园时代,一群爱好者聚在一起分享盗版动画和漫画,是个常见的场景。得益时代红利和自身论坛属性,动漫之家以资源分享集散地的身份走到大众面前,在这期间沉淀了不少“小众内容”,只要你足够有耐心,总能挖掘出一些冷门作品。


而这使动漫之家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循环:沉淀的“小众内容”越多,越会吸引深度爱好者,而深度爱好者往往持有更多资源,并且愿意参与内容再创作,于是许多个人读者或汉化组将他们的漫画资源翻译上传,又进一步扩大了动漫之家的内容库。


站在读者角度,即使它有各种缺点,也不得不承认它的资源多


另一方面,这个循环为动漫之家带来了一批非常专业的管理者,尽管网站沉淀了海量内容,但得益于编辑推荐,用户总能接触到一些不会主动去看的小众佳作。也正是因此,如今网站面临倒闭的时候,你能够看到大家最怀念的是“编辑推荐”栏目,最舍不得的也是编辑团队。


编辑团队的出走,自然也成了大家最意难平的地方


源源不断的内容输送造就了庞大的内容库、庞大的内容库带来了更多读者,专业的编辑团队在读者和内容间架起桥梁——得益于这样的三角结构,早期动漫之间每年都有大量新增用户涌入,网站靠着广告分成活得相当不错。


2


然而,在互联网田园时代稳定的三角结构,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却瞬间崩塌了。


2012年,乐视引进了《刀剑神域》,2013年,爱奇艺开始播放《进击的巨人第一季》。这两部作品的影响力已经无需赘述,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应该都记得漫展上数不清的亚丝娜和自由兵团。总而言之,在互联网大版权时代到来后,“二次元”和“动漫”的概念彻底进入主流大众文娱范畴内,拉开了新的序幕。


随着大版权时代到来,腾讯、B站等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漫画平台,整个行业开始向正版转型。


与互联网田园时代推崇“共享”不同,版权时代的最佳注脚是“独占”。其他平台独占内容上线的同时,动漫之家的大量作品迎来了下架。



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漫画平台要去适应移动端为主的商业模式。


早期互联网时代,读者想看一部漫画,或许需要“掘地三尺”寻找资源。但现在,APP每天都会向你推荐无数漫画,即使你没有那么感兴趣,“五条悟被腰斩”的消息还是会源源不断地推送到你面前。



然而很大一部分日本漫画,受限于自身内容,恰恰不适合公开宣传,也不适合向读者提供完整阅读。以腾讯漫画、快看漫画等为代表的一部分漫画平台开始积极扶持国漫,甚至研究出了一套成熟的网文改编流水线。



在领地缩小的同时,动漫之家陷入了两难的夹缝之中:想要吃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需要向主流漫画平台的商业模式和内容价值观转型;然而转型意味着切割,意味着与过去的“小众内容”告别,也意味着对核心粉丝和粉丝心血的背叛。


2018年,动漫之家想出的解决方案,是另外推出了名为“漫番漫画”的APP,并且扶持了不少原创国漫。但遗憾的是,它的核心粉丝恰恰不屑于支持这些新生作品。最终漫番漫画没有溅起太多水花,仅运营两年就宣告了倒闭。


但与此同时,动漫之家的核心用户群体却一致叫好


继续转型意味着“换血”,去赌一个不知道能否建成的新的内容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阵地能否保住也是一个未知数;不转型,则意味着彻底放弃,等待被时代淘汰。


“盗取火种”的时代已经过去,动漫之家处在落日余晖当中。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