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及中国现在面临通缩压力,前央行行长公开表示担忧。CPI和PPI数据不容乐观,国家需要警惕。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国企改革、破内卷等策略。
华为和苹果在同一天发布新产品,引发商业竞争。华为的新产品受到市场热捧,而苹果的新产品也有其独特卖点。两者竞争激烈,但各有优势。
文章讨论了中国的出口情况,包括主要贸易对象的出口增速、对巴西等国家的出口增长情况,以及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化等。此外,还提到了美国通过立法限制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
中美关系依然是焦点问题。美国众议院通过限制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合作的法案,引发关注。同时,中美贸易战中的变数还包括美国总统大选。文章还对欧美国家降息进行了分析,认为这对中国出口有利。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文/叶檀财经团队
散步时,天上一轮明月清澄宽广,洒上几朵白云,夏晚也有蓝意。
又到中秋月圆时。
老舍说,端阳、中秋、新年,是他最看重的三大节日,万不可马虎。相较于端午和新年,他们更偏爱中秋。
(图源:pixabay)
老舍说,幼年时,中秋必是个很可喜的节,要不然我怎么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些“兔儿爷”的样子呢?有“兔儿爷”玩,这个节必是过得十二分有劲。可是,至少有三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所以说“似乎”最喜爱中秋。(人醉了,才似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中秋回忆,和家人朋友月兔嫦娥,忘不了提在手里的兔子灯。成年后,虽有三千烦恼丝,但在中秋,可得一醉方休,落得半夜清净。有人对饮最好,无人相对,也可对月当歌。
还能看到天上一轮明月,明天就在。
#01
通缩摆上台面?替这位先生捏一把汗
9月6日,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前央行行长易纲公开表示,中国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挡通缩压力上,又称广泛的价格衡量指标连续几季呈现负值。
用BB社的说法,这是中国前官员罕见公开表态通缩问题。真是替易纲捏把汗。
不过,考虑到易纲的过往言论,也许这样的公开表态代表了高层对问题严重性的一种认识,甚至传递出愿意为抵抗通缩做出改变的信号。希望如此。
目前一些外资机构,比如法国巴黎银行等分析师预测,这样的态势可能会延续到2025年。
(图源:pixabay)
为什么是2025年?
即便没有政策加持,2025年的价格走势也能蹦跶蹦跶,毕竟2024年的基数够低。低基数可以创造奇迹。
既然价格这么重要,和价格相关的变化肯定要持续关注。
9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CPI数据,整体来说和此前一样,不及预期。
(图源:pixabay)
据统计局数据,8月CPI同比上涨 0.6%,预期是同比上涨0.7%,低了一丢丢。工业品价格PPI同比大幅下降1.8%,预期是下降1.4%,差得有点远。
其实各方对于价格的预期不算高,可现实让人悲伤。
因为这样,股市又开始跌,最坚挺的那些公司也扛不住了。
进一步拆解CPI会发现,8月份CPI同比0.6%的涨幅,某种程度上是老天爷赏饭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以及招商证券统计,8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2.8%,环比大幅增长3.4%。高温多雨对生鲜蔬菜等食材的影响,直接拉动了CPI同比上升0.44个百分点。同比一共上涨了0.6%,食品独占0.44%,贡献接近80%。
进一步拆解,鲜菜和猪肉这两类国人生活最刚需的品种,又是核心中的核心,鲜菜价格环比暴涨18.1%,猪肉环比增长了7.3%。
除了蔬菜和猪肉,其他细分项几乎全军覆没,就蛋类环比涨了2.8%,其他品类的价格几乎都没动,或者向下。
(图源:pixabay)
和民生相关的价格,大家比较敏感,但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类似瓜果蔬菜受天气影响比较大,不是好的价格坐标,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在乎核心CPI。
什么是核心CPI?各国定义基本雷同,都是抛去食品和能源的CPI。
对中国而言,具体指剔除“食品烟酒”大类中的“食品”、“居住”中的“水电燃料”,以及“交通通信”中的“交通工具用燃料”三个分项后剩余的CPI。
海通证券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拆解获得各分项的权重如下: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到,核心CPI中,权重最大的是居住项,基本就是房租,没有水电费,占比超过二成;交通和通信、餐饮烟酒、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几个类别都差不多。最后是生活用品、衣着和其他。
那8月份的核心CPI怎么样呢?用民生证券的说法,处于历史偏低水平,环比增速触及10年同期地位。同比增速0.3%的水平,如果剔除疫情扰动,同比几乎为历史新低。
从占比最大的房租大概可以推导出核心CPI为什么低迷。
2024年从年初开始,几乎每个月房租变化都比历史水平低,过去几年,8月份一般房租环比都在上涨,2024年基本没动。这个没动其实也不太符合现状,多数人的感受房租是下跌的。
消费到底多低迷,我们还有一个观察指标,就是茅台等“刚性奢侈品”。说刚性是因为,这是消费最坚挺的部分,轻易不降价。
过去的经验是,节假日前茅台价格比较坚挺,但2024年这个经验不管用了。根据信达证券的统计,从8月份中旬开始,茅台价格一直在下跌,中秋节不仅没能刺激价格坚挺,反而因为需求不足加速下跌。
需求不及预期,导致茅台在内的白酒板块持续下跌。9月13日,茅台股价盘中一度跌破1300元,不过收盘价格守住了1300。
茅台其实还算好的,其他白酒股下滑的速度无法直视。
和茅台股价一起下跌的,还有欧洲奢侈品友商。据智通财经9月9日的文章,欧洲版的“七姐妹”的奢侈品公司穿越了疫情,没穿越中国通缩。
从2024年3月份开始,高盛欧洲奢侈品指数下跌超过2400亿美元。主流的几家大公司,普遍认为中国市场低于预期是奢侈品行业整体增速趋缓的原因。
分品牌看,Burberry 过去一年市值缩水70%,还被剔除出伦敦富时 100 股票指数。
根据二季度的财报数据,其零售额下降了22%,中国大陆下降了21%。LV已经不是欧洲市值最大的公司了,被减肥药反超。
LV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收入下滑1%,看着不大,但中国为主的亚洲地区(日本除外)下滑了 10%,是最主要的下拉地区。
(图源:pixabay)
拥有卡地亚的历峰集团,大中华地区拖后腿的情况更为显眼。据半年报,上半年其收入是增长了1%,但大中华地区的销售确实大幅下滑27%。
说完消费品,再来看看工业品价格PPI。
PPI可谓衡量中国内卷的一把尺,PPI涨了,说明内卷程度弱一些;如果不断下滑,说明内卷还在加剧。
8月份的PPI情况仍然不佳,同比下滑1.8%,比上个月快速下滑1个百分点。在出厂价格下滑的时候,工业生产者的成本也在下降,但下降速度远不如出厂速度。
带来的结果是,企业赔本赚吆喝。
此前有一些比较乐观的分析师对PPI年内转正抱有幻想。8月份的数据一出,希望基本破灭。
过去十年,PPI年在9到12月环比累计涨幅均值为0.7%,目前回到正数需要1.6%以上。除非短期进行强刺激,否则几乎不可能了。
从行业来看,2024 年 8 月,工业品价格下降的从17个增长到18个,价格不变的5个降到7个,上涨的从8个回落到5个。
这走势快和每个月例行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差不多了。
#02
破内卷已经路上,近期三家央国企并购重组,神湖神船层出不穷
靠行业自律禁止卷价格,很难。
卷王之王,比亚迪最近传出要调高年度销售目标。
9月10日,据摩根士丹利的汽车行业分析师Tim Hsiao及其团队在最新报告中透露,比亚迪公司管理层在最近的讲话中宣布,将年度销售目标提升至400万辆,较之前约360万辆的目标有所上调。同一天,比亚迪高管以增持表明决心。
根据9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8月份中国汽车销售进一步下滑,同比下滑了10.7%,比7月份扩大了0.6%。
整体在下滑,比亚迪还要调高销售目标,艺高人胆大。
(图源:pixabay)
用什么方式俘获人心呢?从最近发布的2025款比亚迪汉就能看出来,策略还是加量减价,提高配置,降低价格。
汉的价格最多比老款降低1.4万,但配置基本拉满了。中国市场的盘子就这么大,比亚迪的份额越多,意味着其他友商日子越难过。以内卷思路,越难过,越要博,越要降价。
政府能直接控制的目前只有国央企。
国央企开始了新一轮并购重组。9月9日,盐湖股份公告,公司实控人拟变更为中国五矿。具体来说,青海省政府国资委、控股股东青海国投与中国五矿拟共同组建中国盐湖集团。
(图源:pixabay)
中国盐湖集团注册资金 100 亿元,股权结构拟为:中国五矿持股 53.00%;青海省政府国资委持股 18.73%;青海国投持股 28.27%。
同时,中国盐湖集团拟支付现金购买青海国投及其一致行动人芜湖信泽青持有的6.81亿
股公司股票,总对价约 135.58 亿元。
中国盐湖集团完成收购后,盐湖股份变为其子公司,中国五矿则是中国盐湖集团第一大股东。这么一来,中国五矿就成为盐湖股份的实控人。
根据公告,交易对价为19.9,盐湖股份当前股价在15左右,溢价4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中国五矿目前在盐湖地区有1万吨/年碳酸锂项目和30万吨/年氯化钾项目。盐湖股份则拥有碳酸锂产能3万吨/年,2024年技改后可达到4万吨碳酸锂,加上公司在建的4万吨锂盐项目。
强强联手,有望加快盐湖在锂盐方面的优势。
碳酸锂期货价格最近两天跌破了7万,从刚上市的接近25万到现在,已经快脚踝斩了。此时并购重组时机合适,符合破内卷的上层决议。
在盐湖股份变更实控人之前一周,9月2日,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两家 A 股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一起发布重组停牌公告,中国船舶拟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 A 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传了好多年的神船终于要出现了。
和锂盐不同,两船合并的时机是造船行业历史周期的顶峰,双方的业务都发展得非常好。
据开源证券统计,两船合并后,公司完工量、新接订单、在手订单有望大幅提升。
(1)完工量:2024年上半年中国船舶、中国动力完工量分别为403.5、277.3万载重吨,占全球完工量比例分别为8.9%、6.1%。
(2)新接订单:2024年上半年中国船舶、中国动力新接订单分别为856、1167万载重吨,合计占全球新接订单38%。
(3)在手订单:2024年上半年中国船舶、中国动力在手订单分别为2362、2878万载重吨,合计占全球在手订单18%。
几乎所有指标独占鳌头。
如果算上上周的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合并,9月份开始,重量级的国央企已经有三桩并购重组了。
根据国投证券的统计,央国企的并购重组,早已是A股的主流。2023年占比接近70%,要不是央国企相互并购,要不是并购私营企业,从这个角度看,A股正在国有化。
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可以破内卷,减少拼刺刀,但对于经营效率来说,未必会提高多少。
#03
华为血战苹果
本周最有意思的商战,当属苹果PK华为。两大全球科技巨头,历史上第二次,选择在同一天发布新产品。
苹果发布会的主题是“高光时刻”,华为发布会的主题是“非凡之作,时刻高光”,主题都像。那谁更高光呢?
(图源:pixabay)
先看华为数据。第一财经消息,截至9月11日,华为商城的预订数据显示,在开放预订仅三天后,预约人数就突破了400万大关。在二手交易平台,2万元一台的Mate XT甚至被炒到了8万元。
据《南都周刊》报道,随着市场需求的释放和炒作情绪发酵,Mate XT上市后价格可能会被炒至10万元。
各地传出来大排长龙的消息,测评电子的测评人,手持Mate XT拍视频还有时间限制。可见华为三折屏的火爆。
(图源:pixabay)
苹果方面,AI手机是本次iPhone16的最大卖点。
各路分析师纷纷调高出货预期。快科技9月9日消息,最准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文表示,iPhone 16系列2024年出货量预估从8700万-8800万台上调至8800万-8900万台,苹果追加的订单主要是iPhone 16标准版。
郭明錤指出,iPhone 16、iPhone 16 Plus、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 2024年的出货占比分别是26%、6%、30%和38%。
从预订量或者预期销量来看,苹果和华为都不差,没有输赢。
(图源:pixabay)
国内媒体的评价,几乎是一面倒看好华为,看衰苹果。几乎所有主流测评数码博主,都看好华为三折屏,认为是颠覆式创新。
而对于苹果,认为iphone16噱头多过实质,除了新增实体按键外乏善可陈,AI功能在中国也得等明年才能用上,且需要审批通过。
可以预见,在国内用AI,需要数据安全,必得借助百度们的力量。而百度们的AI APP什么样大家都清楚,所以最终体验,你懂的。
刨除政治正确,作为一般消费者站在个人立场上说句话,无论啥主题,还没有直击本质,吸引力不强。也许和我们看法类似的投资者不少,所以股市里整个消费电子,是利好出尽成利空,见光死。
#04
出口再超预期,但中美贸易交锋该来的还是来了
8月的出口情况,外甥打灯笼——照旧,照旧超出市场预期。
据海关总署9月10日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2024年8月份,中国出口增速同比增长 8.7%。此前,彭博一致预期6.6%, Wind一致预期7.0%。出口实际增速再次超过国内外机构的预期。
(图源:pixabay)
据广发证券统计,8月出口同比增长8.7%的增速,创年内最高,环比2.7%的增速,高于过去10年同期均值。
从贸易对象来看,主要贸易对象的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对美国的环比增速为2.6%,是主要国家或地区里环比增速最快的。
美国之后是东盟,环比增速为1.9%,再往后日本环比增速为1.7%,欧盟为1.4%。
截至8月份,中国出口第一大方向依然是东盟,占比提高到16.4%,再创历史新高。其次是欧洲,占比为14.8%,和2023年年底持平;美国份额为14.4%,略低于2023年年底。
(图源:pixabay)
巴西值得一提,2024年8月,中国对巴西出口的增速已经提高到42.8%,7月份的增速是24.5%,速度惊人。对巴西出口份额占比已达 2.1%。
对巴西增速这么快,新能源功不可没。据掘金拉美的消息,2024年1月至8月,巴西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太阳能及光伏设备以及锂离子电池的总价值为49.6亿美元,占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12.2%。
根据巴西外贸部的数据,2023年,新能源三件套的占比为9.6%,2019年为2.7%。
8月份,拉美、欧盟、美国、东盟是前四大出口拉动率贡献地区。
我们此前写过文章,从7月开始,美国在内的全球PMI比较疲软,但中国财新PMI确逆势拉升。8月份的出口数据再次证明,不管国际是否疲软,中国出口之坚韧。
看产品的话,8月份主要是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通用机械设备、汽车、船舶等增速较快,而家具玩具这些产品的增速已经下来了,出口结构进一步升级。
(图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