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孝哥日记
记录技能变现、买房升阶、家学传承,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两个村民小组结了三十多年的“疙瘩”解开了…… ·  23 小时前  
新技术法学  ·  法律AI基础|(五)提示词革命:场域共振式 ·  昨天  
新技术法学  ·  法律AI基础|(五)提示词革命:场域共振式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守望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第九届全国检察“三微”优秀作品展播|微动漫: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孝哥日记

邯郸除三害,请把孩子带在身边

孝哥日记  · 公众号  ·  · 2024-03-23 18:34

正文

这是孝哥第 422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孝哥。

上一篇文章《产康店选址的5点心得》,分享了选址需要注意的人口密度,市区郊区的区别,老城和新城,要不要第一个吃螃蟹等。有兴趣可以往前翻翻看。

326日晚上7:00,上门产康第5期内部直播分享会,报名在文末加孝哥微信,本期可以旁听。
昨天孩子放学,跟我说:爸爸有个热搜你知道吗?三个初中生把另外一个同学给...

我问:你怎么知道的?

他说是老师分享的。

我没有问老师什么看法,教孩子一贯的做法是:不惹事儿,不怕事儿。


1.踩回去

记得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新学校新环境,遇到一个调皮的孩子,经常踩他的脚。

刚开始我们觉得就是孩子调皮,没事儿,直到我发现对孩子已经造成了困扰,不想上学,或者害怕遇到某个同学时。

不得不重视起来,做家长不想刚开始就直接干预,否则后面他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不知道怎么处理。

先给孩子出主意,让他自己处理,如果实在处理不好,再干预。

我对儿子说:

如果明天某某再踩你的鞋子,你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踩回去。如果你踩回去了,奖励你一套你之前非常想要的玩具。

第二种,你没有踩回去。回来会受到惩罚,罚站+打手。

你愿意被打手,还是愿意得到你最想要的那个玩具?你自己选。

他胆怯的问我:如果回踩但是没踩到呢?

我说:一次没踩到,就踩两次,一个地方没踩到,就跟着一直踩,直到踩到一次为止。

他又胆怯的问:老师会不会批评我?

我说:如果不是你先踩别人的,老师批评不用担心,我不会批评你,还会奖励你,我也会给老师说明情况。

第二天,儿子明显欢快很多。

告诉我:某某今天又故意踩他脚,刚开始回踩他的时候,我还挺害怕的。第一次没踩到,第二次踩到了。

我问,那他什么反应?

儿子说,他又踩了我一下,我又踩回去后,他去告诉老师了。

从那天以后,儿子再没提过不想上学的事儿。


2.加一条规则

到现在孩子已经五年级了,正处于发育阶段,长高了,也有劲了,邯郸三个初中生的事情,我觉得有必要和他聊一下。

我问儿子:

还记得小学一年级经常踩你脚的同学吗?现在怎么样了?你见到他还担心吗?

他说:怎么可能怕他。他现在做恶作剧,有时候被大家一起收拾。

我说:怎么一起收拾?

他说:没怎么收拾,主要是阻止他恶作剧。

这就是孩子的一个心路历程,自己解决了,当时他自己看起来是天大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就像一个游戏。

我说:你现在大了,有力气了,到初中高中以后,会变得更有力气。

所以我们今天要再加一条规则:

主动欺负别人,回来也是要挨罚的,是最严厉的那种。

他说,放心吧,我不会的。

我说,小学时候可能就是踩踩鞋呀什么的,像游戏和小闹剧。

初中以后,你们都有力量了,再犯错,可能会像邯郸三个孩子那样的。


3.损失计算

我问儿子:

如果你是邯郸受害的那一位,你应该怎么办?

他说:跑。

我说很好,如果跑不掉呢?

他说:打回去。

我提醒说:他们三个,你肯定打不过。你还手,可能被打的更惨。

他说:那个被害的孩子,是因为还手了吗?

我说:大概率是因为长期不还手。

他说:那不就得了,不还手被害了,还不如还手至少也让对方不那么轻易得手。

我说,你这样想我就放心了。

让对方揍你的成本提高,让他们意识到,揍你并不是没有任何损失,虽然你的损失可能比他们大,但是他们会衡量,也可能他们想要的就是零成本的欺负你,一旦让他们有一定的代价,可能就退缩了。这和你小时候踩鞋子的事情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双方损失都增加了。

这样的沟通很有必要,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沟通,才会觉得,孩子的成长不会失控。

前提是,孩子要在自己身边,才有这样及时沟通的机会。


4.护理师的孩子们

孝哥日记的读者,大部分是护理师,催乳师、产康师、月子会所等母婴服务行业的从业者。

我了解到的,有些护理师,只身一人到大城市打工,所以孩子不在身边。

孩子不在身边,就很难及时沟通,有可能孩子的一个担心,只需要你一句安慰的话就化解了。如果日积月累,可能会成了大疙瘩难以解开。

所以从幼儿园小学开始,还是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

你可能会找很多理由,说大城市生活不易,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

确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不得不到外面打工,孝哥还是想给几条建议,不一定对,也可能只适合某种特定环境。

01.尽量选离老家近的大城市

自己所在的小城市,如果想到大城市发展,可以选择自己的省会城市。

可能从省会城市到自己老家,两三个小时就到了,有什么事情亲戚朋友也能帮衬。

很多政策和习惯,和自己更贴近,融入一个新的城市,不会那么难。

02.尽量选可以让孩子上学的城市

能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大部分时候是,孩子上学的问题。很多年轻人,毕业的时候,没想着后面的事儿,于是在一个城市打拼多年,到头来发现,很难搞到户口。比如 如果没有学历,在北京打拼就不如在深圳。所以要提前规划。

除了北京上海,现在对孩子上学有门槛,其他大部分城市,对于孩子上学都没有什么门槛了。

所谓门槛其实就是户籍,现在除了北京上海,其他城市的户籍,都可以搞到,就算你的学历较低,也可以想办法搞定。

所以,除了北京上海的其他任何城市,你都可以选。都可以把孩子带在身边。
03.尽量带着家人一起到一个城市

户籍门槛问题解决后,最担心的可能是生活成本和压力问题。

可以确定的是,大城市的机会要比小城市多, 比农村的机会那就更多了。

到大城市生活的成本,主要是房租和吃饭。

房租有民房,很多城市有城中村,有合租,在上海2000多的Loft单间公寓也不难找。1000的民房也能找到,不过在郊区。2000多如果可以解决的,就算你一年不工作,一年的房租也就两万多。不会因为这个问题,让自己无法翻身,像我们综合能力好一点的催乳师,每个月拿两万也不是问题。

问题是,你不可能一年不工作。

在上海找到6千的工作,应该不会特别难。

这个时候就建议把另一半也带到上海一起打工。两个人至少省一半的房租。如果你们站稳脚,租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就可以让父母来帮你看孩子。如果你父母年轻的话,其中一个人还能打工,现在搞绿植绿化的人,大部分是老头儿老太。

上面说的是,是最低生存方式,可以把孩子带到身边。其实大部分出来打工的年轻人,都比我说的条件要高出很多,只是没有提前规划。

相信这样的方式不出一年,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你可能要规划怎么住的更舒服,一家人怎样有更高的收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