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波叔给
《无问西东》
贡献了一张电影票。
感觉如何?
这是今年以来(好像今年才刚刚开始?)最值的一张电影票。
这部电影从技术上讲,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但是!
如果你是个资深菠菜,一直认真读波叔讲的人物故事,这部电影会让你有一种「文化人吊打历史渣」的暗爽。
《无问西东》在人物设计和故事的讲述上,非常用心,非常感人。
有人概括这部影片是「生就一副烂片相,却拍出一个时代的
风骨」。
「
无问西东
」
,出自清华校歌的一句歌词
「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
。
小菠菜可能会觉得不太好理解,还是电影的英文名
更直白——
Forever Young,正如杰克‧凯鲁亚克那句: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对于历史不太好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懵逼。它讲的是192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故事,分成四段,时间穿插,人物切换,有些让人措手不及。
可是,这不就是波叔经常讲,翻来覆去讲的几十年吗?
所以,对资深小菠菜来说,无所谓剧透不剧透,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观看这部电影的正确姿势。
《无问东西》是专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拍摄的纪念电影,早在2012年底就拍完了,等了足足5年才放出来见人。
说到清华大学,
梅贻琦
校长不得不提,是他开启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创造了西南联大这个战火纷飞年代的教育奇迹。
梅贻琦
梅贻琦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人称
「
寡言君子
」
,因为他生性不爱说话,
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是他的座右铭。
他自己沉默寡言,却极力喜欢鼓励别人说话,倡导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他提出了著名的
「
大师论
」
: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大师论
」
奠定了清华乃至中国大学的办校风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电影里,与梅贻琦演对手戏的学生叫吴岭澜,是个虚构人物,集众多历史人物于一身的虚构人物。看你能认出多少人的影子?
吴岭澜的英文和国文几乎满分,物理却不及格,于是就有一段梅贻琦劝说学生吴岭澜转系的情节。
资深菠应该可以联想到波叔讲过的一个人——
钱伟长
(波叔这里的深蓝字,点击都可以阅读原文咯)。
就是那个身高不过1米5,却被清华破格录取的矮子。他当时也是国文成绩拔尖,物理成绩不及格,由于严重偏科而被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拒收。
当然,最后他发奋图强得用力过猛,一路飙升成了理科尖子。
但是电影里,面对校长的劝说,吴岭澜没有像钱伟长一样据理力争,而是陷入纠结,这时他听了一场
泰戈尔
的演讲。
泰戈尔访华这一段历史,波叔也提过。当电影镜头扫向台上的泰戈尔时,你会看到他身边站着几位学者,有男有女,那就是作为翻译的徐志摩和林徽音,旁边还站着梁思成(嗯,我就在旁边看着你们闹CP,女神最后还是我的……)
泰戈尔的演讲,让吴岭澜找到了答案:对自己真诚。
他改学文科,后来成了清华的国文教授,西南联大成立之后,他去了昆明。
电影第二段直接切到昆明的西南联大,是最热血沸腾,最感人的一段。
日军侵华,战火纷飞,诺大的中国,已经很难容下一张书桌。
1938年,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大在昆明成立,学生们分三路奔赴云南求学。
西南联大独特的
铁皮+茅草
校舍在电影里有精彩的重现。
国难当头,没钱又没材料的情况下,设计师硬着头皮也要上。124亩的校园里,只有图书馆和实验室能用青瓦做顶,教室用铁皮,至于宿舍,就用茅草凑合着。
这些校舍的设计者,便是拆掉文艺CP抱得女神归的梁思成,和被抱归的女神林徽音。
这一段的主角,是来自香港品学兼优的富家子弟沈光耀。
他本来在母亲面前发誓不追求世俗名利、不当兵,但目睹了日军轰炸,生灵涂炭之后,毅然加入了飞虎队,最终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壮烈牺牲。
这个人物也是虚构的,但角色很饱满,可以在他身上找到很多人的影子。
其中最明显的便是清华学子
沈崇诲
,但真实的沈崇诲并不是西南联大的学生,1933年,他便是中央航校的飞行教官。
沈崇诲
1937年8月淞沪战争期间,沈崇诲奉命轰炸敌舰,在飞机突发故障的情况下,他驾机直扑日军旗舰「出云号」,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6岁。
其实,历史上飞虎队确实从西南联大挑选过学生加入,但并不是当飞行员,而是当翻译。
至今还健在的
许渊冲
(波叔也写过,《朗读者》走出来的2017年第一位网红),当年就是飞虎队中一名出色的翻译。
电影中,沈光耀身上还有个细节很有趣。
警报拉响时,这位沈同学不慌不忙,端着个杯子去锅炉房煮冰糖莲子,这时,他的老师,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吴岭澜找到他,劝他快跑,同时还不忘提走一笼鸽子。
如果你是吃货
汪曾祺
的粉丝,可能会记得,他的回忆录写过两个不跑警报的同学。
一个是广东的郑同学,警报一响他就去锅炉房煮冰糖莲子,据说是等警报解除了,糖水刚好可以喝了;另一个是姓罗的女同学,专门等响警报的时候去锅炉房洗头,因为同学们都跑了,热水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而那个提着一笼鸽子跑警报的吴岭澜,又让人想起当年抱着鸡跑警报的金岳霖教授。嗯,就是那位总是围着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的单身汉。
电影里,一场大雨,师生们在漏雨又嘈杂的铁皮顶教室坚持上课,屋顶响得听不了课,有位教授干脆在黑板上写了四字:静坐听雨。
这个让学生静坐听雨的教授,其实真有其人,他就是西南联大法商学院教授陈岱孙。
这位教授有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技能,就是很会把控时间,内容讲完,他一说「下课」,铃声准会响,从不拖堂。
但云南这地方多雨,他的节奏总被下雨打乱,于是索性就停课赏雨。
当沈光耀雨中推窗,看见外面放肆的大雨,还有一队在雨中上体育课跑步的学生,带头领跑的是体育老师马约翰。
之前波叔也讲过,这位体育老师说钱伟长身高不达标,后来人家奇迹般锻练到二次发育,比体育老师还高。
在西南联大这段时空里,你会为热血青春而激动,为师生情深而感动,折服于他们困苦中的坚持,心痛那战火中的绝望,崩溃于绝望中的湮灭。
最后,灰烬中的希望会让你的心重新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