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四:险种结构继续改善价值率持续上升
险企大个险布局已经逐渐完成。从行业保费收入的渠道结构来看,上市险企的大个险业务布局已经基本完成。
险种结构方面,险企更加重视长期保障型保险。
2018年险企价值率仍将有提升。从2017H来看各家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率均出现了明显的提升,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18年得以继续。
无论考虑保障需求还是收入水平,或者关注代理人的实际情况,未来件均增加将会成为趋势,会使得费差降低,新业务价值增长。
猜想五:车险费用率趋稳赔付率下行趋缓
二次商车费改进一步放开费率限制,车险保费收入增幅预计仍将低增长,
车险费用率趋稳赔付率下降趋缓。近两年经营状况的改善主要受益于赔付率的下降。16年车险综合赔付率为57.89%,同比下降了2.45个百分点。
二次费改以后由于保费折扣加大,收入下降导致赔付率下降趋缓;保监会7月份下发的174号文加强了车险费用管理,监管下费用管控的加强使得费用率上升趋势减缓。各家险企也会积极通过客户分类筛选以及加强核心渠道的掌控等方式来降低综合成本率。
猜想六:产险细分险种保持高增长
未来来看由于二次商车费改的持续推进,车险保费收入增速将会继续有下降趋势,而与国民生计和宏观经济相关的如企财险、货运险、农险和责任保险等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以及持续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农险提供发展空间,各类保险公司也关注到细分领域的机会,积极进行业务布局。
互联网保险公司均在细分领域开展特色险种,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预计2018年产险细分险种增长将更为抢眼。
猜想七:健康险增速明显提升
中短存续的护理保险是影响健康险保费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明年影响将明显减小。
今年11月保监会对2006年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及征求意见,文件强调了提升人民群众的保障水平,突出表现了健康险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从今年以来健康险的实际效果来看,虽然中短存续的护理保险发展受限,但是重疾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医疗保险的增速也明显优于健康险的整体增速。2018年健康险的市场依然非常广阔,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将会继续保持高增长,需求端人们对健康险的保障需求迫切,险企也在积极布局健康产业,包括将健康与医疗相结合,提供健康咨询、体检服务或者建立康复医院等。
猜想八:保险科技保持热度
保险科技迎来黄金发展期,各家险企逐渐将保险科技相关的技术进行了实际的运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技术,这些技术能够运用在从投保人的投保支付到保险人承保、理赔,保险资金的投资以及后台进行的费率厘定、保单管理等全保险业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保险效率、优化后台管理甚至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同时保险科技也获得了监管层的肯定,鼓励保险科技创新,通过保险驱动发展。目前我国的保险科技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保险科技本身以及保险公司对其的运用的过程中也都伴随着不确定性,这也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家险企也都意识到了科技因素在未来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都在积极谋划布局科技业务的发展,明年保险科技依然会保持热度。
猜想九:险企增配高分红股票
2018年开始保险公司将逐渐采取一些新的会计准则,其中IFRS9与IFRS17将是影响较大的两项。IFRS9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14年7月发布的关于金融工具资产分类和计量的新要求,2018年开始我国上市公司就需要采用新的准则编制报表。但是由于保险公司负债以及资产负债关联的复杂性,保险公司可以选择递延三年以后再实行。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影响最大的在于由于原IAS39准则下的可供出售项取消,保险公司大量的权益类资产将计入FVTPL,这样将会使得利润表的波动显著增加;而如果保险公司想要避免利润表的大幅波动,可以考虑高分红类股票,将其计入FVOCI,这样以来虽然股票的处置收益不能在利润表中体现,股票分红仍然能够计入利润表,因此我们预计未来高分红类股票将更受保险公司欢迎。
猜想十:部分中小险企受严监管影响发展受限
在行业持续强监管的引导之下,明年来看中小险企依然可能会受到监管的影响发展受限;这一方面包含现有业务的展的影响,如因为偿付能力、风险管控、业务开展等问题限制公司业务,同时还包括了对股东资质和险企设立方面的限制。我们曾在2016年的半年度以及2017年的年度策略报告中对大量产业资本进军保险业进行研究,不少公司通过兼并、收购以及新设的方式涉足保险业,但是从目前来看形势已经发生了转变。
不论是对业务开展、股东资质或是产业转型方面的监管限制,所受影响的基本均为中小险企,这一趋势在2018年仍然会继续,大型险企强者恒强的格局将在2018年得到进一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