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话题回顾:
你是否曾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而做出改变?为什么?现在怎么样了?
Megan
🍙
我曾经活在别人的期望里,因为自己过于自卑,很容易毫无原则地迎合他人。出来混的始终是要还的,当时的我丢掉了自己,现在在努力找寻中。 我现在觉得适合自己的,是自己想要的才重要,毕竟你自己才是你一生的陪伴,而不是某个人的价值观。
No excuse !
我曾经就是活在别人的期望里,那个人叫前男友。他喜欢的活动我都不太喜欢,为了迎合他的期许,我委屈自己变成他期望的样子。因为他妈的一句不喜欢、太远了,我们分手了。他很果断我也很果断,谁也不曾回过头。现在我是我,我过得很好。和朋友开了工作室,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日子过得很充实。再也不想委屈自己活在别个的期望里,我只想做我自己,道不同不相为谋,圈子不同也不必相融,人生苦短为何不快乐!
奔跑的蜗牛
记得高一时就因为喜欢的人一句喜欢长头发的女生,我舍不得去剪,一直想把头发留长,后来头发长到腰间,发现好像离喜欢的人越来越远了。之后为了高考剪了短发,直到现在,好像就再也没有长发过了。就因为活在别人眼里,老是在乎别人,最后总是累了自己。现在我要做自己,不迎合,不媚俗。
珧
高四刚毕业,高中时特别喜欢一个老师,他曾经是我高三高四拼命的动力和支柱。为了得到他的夸奖、鼓励和欣赏,开始试着去坚持跑步,读书,练字,我想做得更好,希望他能为我骄傲,即便将来或许会渐行渐远,可为他所坚持的却变成了习惯。
石丽萍
我一直想丁克,结婚六年,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准备妥协。妥协的主要原因是爱人的期望。人生有许多事可以很轻易假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比如做什么样的工作,回家处理好家人的关系,或者给朋友更多关爱。但有很多很难假装的事,比如和自己不想在一起的人结婚过日子,比如很不喜欢小孩却不得不生等等。还是那句话,随大流是最轻松的生活方式,特立独行需要强大的勇气和加倍的付出。我们每个人,无非就是在随大流和特立独行间找个平衡。
龙龙
以前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和朋友在一起,总是那个最被忽视的人,所以我希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开朗,好能和别人也开朗地沟通,但其实并没有变得开朗,反而失去了自己。
_____偏偏
满足别人的滋味之所以能强迫着让你上瘾,是因为你还没有充分地享受过为自己而活的那种畅快。
无花无酒锄作田
刚进公司,为了能够早日融入老员工的队伍,我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只要他们需要帮助,再累我也抽出时间帮他们完成任务。开始以为这样做会很快融入他们,但我想错了,他们就是无底洞,不会觉得你的好,反而会变本加厉。我们应该认清谁是可以帮的,谁绝对不能帮。
此处省略一万字
我有太多的时候是为了别人而活着,那样的生活方式实在是太累了,并且不会有多大的进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迷失了自己的人生选择。现在的我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活,把自己最宝贵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身边的世界也就开始了改变,不再去迎合别人,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成长为最被别人(身边最重要的人)需要的人,配得上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黄星星
为了符合父母的期望,成为公务员。多年的工作毫无积累和成长。不安现状又无从改变。最近准备辞职,和所有初学者一样认真学习各种技能。改变永远不晚,但我在不适合的路上浪费了十年的时光。
Darry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为了和同事打成一片,经常地参加酒局,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特别是有领导在的时候。有时一边抱着马桶吐心里一边骂自己,可下次当别人叫我时又不好意思拒绝。 现在我已经两年多没参加酒局了,把时间用在健身和读书上,心态和身体都慢慢发生着变化。
阿淼
迎合长辈的期望,做一个乖乖女,做一份本分的工作,说话做事看人眼色,慢慢变成一个压抑自己本性的人,不开心。当然这也不能怪在别人身上,或许自己只是懒得因为这些而产生争吵。
句号~先森
4 年前大学毕业之际,曾为职业的选择伤透脑筋。一面是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一面是父母希望自己进入的体制内稳定工作。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父母每天的碎碎念,最终选择妥协,考了当地的公务员。
4 年过去,面对千篇一律、案牍劳形的机关工作,加之发展空间遭遇天花板效应,我知道又到了再次面临选择的时候。这一次,父母依旧极力反对自己放弃 “铁饭碗” 外出打拼。而 4 年后的我,已经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虽然逃离体制内,开始新生活,会暂时遭遇亲朋好友不理解、社会新浪潮席卷、打拼事业艰辛的阵痛期,但内心深处只要坚定 “为自己和自己爱的人而生活” 这一目标,就会义无反顾地向前奔跑,直到某一天早晨,看到希望的曙光。
Fishbaby
小学时第一次担任校编舞蹈的领舞,因为父亲的看不惯和强压,中途放弃,从此再不受舞蹈老师待见;
高中时同宿舍同学约去外地游玩,父亲以 XX 地方治安不好为由严词拒绝,满心委屈却只能放弃同行;
高考发榜时成绩不理想,想报考外省的一所高校读大专,父亲说地方又穷又远,伙同着爷爷,让我在家乡读了一个自考性质的本科,学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找工作时,我在家乡寻寻觅觅,各种碰壁后寻得一份工作机会,待遇低,发展空间也不大,父亲得知后很是瞧不上。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听父亲的话?
年幼时父母已感情不和,打过闹过,最终母亲丢下我离开了家。
自己成家后,做起了家庭主妇。闲来常常看新生大学里的文章,感叹这里有那么多努力奋斗着的弟弟妹妹,我也开始尝试着克服那些骨子里的自卑、敏感、懦弱、悲观…… 勇敢地做自己,拥抱残缺的人生。
校订:吴巍、姚色丰
▲
▲
▲
一句话,一张图
新生大学精选文章,建议你也读一读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相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