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
近年来,学校发挥人才、科技、医疗等资源优势,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一是坚持“科技共富”。制定实施助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开展立体式帮扶与合作。做大做强地方研究院,推动科技人员、科技成果、科技产品等科技资源下乡。在省内外建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工作站等平台20余个,校企联合科研平台30余个,选派科技特派员、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各类业务骨干到乡镇、企业开展帮扶和指导,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二是坚持“产业共富”。落实《服务中药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9年)》,做实做优“学校+产业”1+1协同发展机制,服务我省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一县一业”和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需求,指导山区海岛县建立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中医药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坚持“医疗共富”。充分发挥附属医院优势,积极参与“山海协作”“百科帮扶”行动,与山区海岛县共建中医医联体、专科联盟。设立名医工作室、传承工作室等,推动名医、名家、名科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山区海岛县打造县域重点专科、特色专科、诊疗中心。
学校还联合全国中医药院校,以及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地方政府部门共5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联盟,还牵头成立长三角中药产业创新联盟、浙江省中医药创新发展联合体、浙江省山区海岛县中医药发展联盟,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