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建工
上海建工创立于1953年(股票代码600170),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位列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51位、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第8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  11 小时前  
扬子晚报  ·  痛心!一电梯突然冲顶,业主当场身亡 ·  21 小时前  
江南晚报  ·  客运版S2线,即将开通! ·  2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这座省会城市,增速为何垫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建工

机器人爱进步!三林南站→浦东机场南下工程,上海建工焊接“小能手”3年2迭代

上海建工  · 公众号  ·  · 2024-07-23 16:13

正文


焊接机器人


导读:重大工程建设来了 “新鲁班”。烈日炎炎,上海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区地下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正紧锣密鼓加紧建设。


上海建工机施集团自主研发 国内首套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智能焊接机器人 ,在建设中 出工出力更出活 :焊点合格率超90%、焊缝合格率超95%,成品钢筋笼一次合格率达100%,最关键的,是 让整个钢筋笼80%的部件实现了智能建造 ,使现场工人数量减少了一半。从2021年在机场联络线三林南站试验应用以来,机器人已经经历了2次迭代,目前,机施集团正在进行地墙钢筋笼纵筋布料机器人的研发, 希望最终实现百分百自动化生产

全文共 1369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  季学钧


机器人 现场应用


机器人“籍贯”:三林南站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制作加工工艺长期以来比较传统、费人工,正是瞄准这一点,机施集团在2016年就开始研究怎么样把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生产工艺链”数字化、工业化。

经过长时间试验和改进,2021年10月,国内首台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网片焊接机器人在上海机场联络线6标三林南站中试验性应用,生产了地下钢筋笼1幅,满足质量标准,也为后续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在三林南站的试验性应用


“打拼”在 浦东机场南下工程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机施集团在2022年上半年成功研发了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桁架焊接机器人。在浦东机场南下工程中,“网片焊接机器人+桁架焊接机器人”终于强强联手。


网片焊接机器人 ,配 有工业相机用来识别焊点质量、配有焊烟净化器实现绿色化生产。它一次可以同时焊接6个焊点,一次焊接行程可以在7秒左右完成,工厂化流水生产让人工投入减少50%。


网片焊接机器人


桁架焊接机器人 ,由三个平台构成完整的生产线。机器人配有激光检测设备,负责焊缝质量检测,实现桁架钢筋的单元化生产。每个12米长主筋的桁架单元件,生产效率是30分钟。现场拼装桁架单元不仅速度快,质量还高。


桁架焊接机器人


随后,上海建工在南下工程的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智能建造中心也应运而生 智能建造中心是工厂化运作、模块化分解、流水节拍生产,在厂外完成钢筋部件加工,在厂内完成模块组装、机器人焊接,成品整体出厂后再运输到目标槽段,让地墙钢筋笼80%的部品件实现了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中心


钢筋笼水平运输、下放槽段


值得一提的是,“钢筋笼网片焊接机器人WJ6000”“钢筋笼桁架焊接机器人HJ1200”已经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后面还会用到上海市域铁路示范线水乡客厅站地墙工程中,从事地墙钢筋笼自动化生产。


机器人 “三兄弟”有望组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