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WiFi环境下播放,
土豪随意,五分钟的小视频
故宫内有这样一座神秘楼阁
它曾是故宫库房
常年贴着封条
每次进门之前都要吆喝一下:
开门啦!打扰诸位啦!
《
故宫100
》第91集
这座神秘的楼阁就是梵华楼
它位于宁寿宫区最北端
倚靠宁寿宫北宫墙而立
南边与景福宫相隔仅数米
坐北朝南,七开间
黄色琉璃瓦,卷棚歇山顶
梵华楼
这事儿还得从乾隆皇帝说起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
这一年乾隆皇帝六十一岁
乾隆皇帝
为了让自己位居太上皇时
有一片清静之地可以颐养天年
授命在紫禁城东北角
兴土木,改建宁寿宫
考虑到自己的密修需要
便在宁寿宫的东北角修建了这座梵华楼
所以
梵华楼其实是一座藏传佛教建筑
也是乾隆皇帝最常光顾的私己佛楼
这里要插一句
简单说一下清朝皇室的信仰问题
其实在有清一代
皇室信仰的基本上都是藏传佛教
而且是显密双修
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建筑——雍和宫
一方面,这跟皇帝们的个人兴趣有关
另一方面,这与满人的兴起历史直接相关
满人早期信奉的是自家的萨满教
而当时蒙古人却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萨满教“跳神”
为了控制蒙古人,一起对抗明朝
满人不断提高藏传佛教的位置
甚至最后成为皇家信仰
当时在紫禁城内兴建了佛堂四十余处
如今依然原装保存着很多处
故宫中贵高的藏传佛教建筑——雨花阁
梵华楼是一座六品佛楼
又称为妙吉祥大宝楼
六品佛楼是依照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修行思想而建的
格鲁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教
黄教创立者——宗喀巴大师
梵华楼是座二层楼,共七个开间
正中为明间,明间以外有六室,代表六品
一楼六室供奉掐丝珐琅大佛塔六座
梵华楼内坐佛
明间以外六室的塔顶上部
开天井,上下通联
楼下供奉护法,楼上供奉主尊
上下二室合为一品佛楼
梵华楼内立佛
类似梵华楼的六品佛楼
其实在历史上不止一座
从乾隆二十二年到乾隆四十七年
曾先后修建过八座六品佛楼
但是现在大多都已面目全非
而紫禁城中的四座也都命运坎坷
六品佛楼各间所供主尊像
惠曜楼,1923年毁于景福宫大火
淡远楼,如今早已不复存在
宝相楼,文物已被大部分毁坏
唯独梵华楼历经数百年依然完好
宝相楼
这事还得先从乾隆皇帝说起
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
乾隆皇帝颁布了一道谕旨:
“
宁寿宫,乃朕称太上皇后颐养之所,
地在禁垣之左。日后必不应照雍和宫之改为佛宇。
其后之净室、佛楼,今即有之亦不必废也。
其宫殿永当依今之制,不可更改。
”
大致意思就是说:
宁寿宫是朕养老的地方
你们谁都不准动
正是由于这道谕旨
梵华楼在乾隆死后才得以保存
梵华楼匾额
时光流转
到了光绪十三年,也就是1887年
当时的《内务府陈设档》记载:
“查得梵华楼上前檐,现查勾滴不齐,
栏杆缺欠,甬路地面破碎。
”
这是梵华楼最后一次
出现在大清的故史档案中
之后,关于梵华楼的记载便到了1926年
这一年,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梵华楼文物
点查的结果与《内务府陈设档》记录基本一致
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组在养心殿前合影
点查完毕后
梵华楼成了故宫库房
一切维持原貌
封条一贴
就是近半个世纪
就连1933年侵华日军逼近北平
大批故宫文物南迁时
梵华楼内的文物也都原地未动
梵华楼楼门上的封条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故宫开始系统整理研究藏传佛教文物时
梵华楼
那金漆剥落的楼门
才再次被打开
梵华楼内景
据当事人回忆
一脚踏入楼内
灰尘几乎埋没了整个脚面
阳光似乎已经太久没有穿透那些门扉
那些蒙尘的金碧唐卡、六品佛像
在光线中渐渐现出他们的庄严本相
梵华楼内景
由此可见
正是由于清朝皇室和故宫博物院
对梵华楼长时间的封存
它才能够成功躲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文革”等一次次文物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