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币室
每日更新,多多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昨天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昨天  
南京新闻  ·  南京地铁发布出行提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钱币室

马未都:西北老乡走投无路,摆地摊求售鎏金蚕,我看后按捺住惊喜

钱币室  · 公众号  ·  · 2020-01-07 16:40

正文


大家不要小看地摊文化,国家级博物馆中的顶级文物,有不少是从地摊上发现的。马未都就曾在地摊上收有不少好东西,并且付出的代价与其真实价值能够产生巨大的反差,这是我们普通人无法想象的。马未都就曾表示,记不清八六年还是八七年,一味西北老乡走投无路,在摆地摊求售鎏金蚕,我看后按捺住惊喜……看来马未都又有一次不为人知的捡漏经历,他如何在地摊上捡漏国宝级文物呢?

鎏金蚕,听着鎏金必然就是价值不菲。事实如此,全国范围内已知的鎏金蚕,就只有2两条。其中,一条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经发现就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鎏金蚕的历史,距今已有2000多年,制作之初是用作御赐之物,充分反映了汉代对养蚕技术还是非常重视的。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的那条鎏金蚕发现者谭福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发现鎏金蚕之后还是自己借了50元的路费赶车到西安,然后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在那钱顶钱的八十年代,五十块无疑是一笔巨款,基本上相当于工薪阶层的一个月工资。不得不说,那个时代的人确实是民风朴实啊!也就是在馆藏级鎏金蚕发现后不久,也就是八六年还是八七年,具体时间马未都也记不清了,鎏金蚕再度重出江湖。国宝级文物出现的形式,令人唏嘘。持有者是一个饥肠辘辘的落魄西北老乡,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想着通过摆地摊的方式求售鎏金蚕。

然而,八十年代对文物来说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谁也没想到国宝级鎏金蚕会在地摊上出现?所以,来往人员基本上都不把鎏金蚕当一回事。就在西北老乡狼狈不堪的时候,马未都不失时机地出现了。马未都表示“我”看后按耐住了惊喜,这件鎏金蚕来头不小,极有可能是国宝级文物。用行内的话来说,这是捡到天漏了。马未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依旧与西北老乡讨价还价,最终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入囊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