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行业平台太多,取名字也难免撞车。很多平台名字排过去,一溜的差不多。记岔了很容易就到了另外一家平台去了。
何况网贷平台在搜索引擎互相做“关键词”,投资人就更容易踩到坑。
另外,这些名字极为相似的平台有没有关系?风险各自如何?重要的是,我们要能辨别哪家是我们能投的。
今天麦芽列几组,我们具体来聊一聊。
第一组:向上金服、向前金服
两家名称之相差一字的平台股东都为“北京捷越联合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一查“捷越联合”,它就比较复杂了。
它有大量线下门店做贷款业务。线上专门贷款平台,也能看到他们的影子。这么看,他们家的资产业务还是有真实度的。这些业务也就是这两个线上平台的资产来源。
这家公司早期也做过大量线下理财业务。e租宝出事后,线下理财通道被封,从而转至线上。向前金服就是用来承接“捷越财富”部分线下理财业务的平台。
直到今天这家公司的线下理财也未必完全清除,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读者问及时这俩平台时,麦芽始终对其持保守态度的原因。
捷越的背景里还有有“证大集团”影子,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是金融科班出身,有很资深的金融从业经历。
但同时也很生猛,不仅进军地产、影业、金融触角也很深:有小贷、私募股权投资、艺术品投资、信托、P2P(捞财宝),也还有线下财富管理。
如此种种,呈现出来的是:实力很强的意味,但同时也有水很深的感觉。
(当然,这类已经比那种纯线下拉理财,却没有资产端支撑的平台已经好很多了)
虽然这些理财端有资产支撑,但运作模式游移在合规之外。麦芽仍然持较为保守的观点:不会太推荐大家投。
第二组:点融网、短融网、有融网
点融网不用说,是网贷一线平台。背景、品牌、资产业务等聚合的综合实力都很强,业务主攻小额分散信贷,合规风险小,是高安全度平台。
短融网:曾因评级不公,上诉“融360”,成为网贷评级诉讼第一案主角。实话,这是很需要勇气的。
走上法庭,基本就可能要把自身平台数据、核心业务、标的资料都要全“袒露”。
平台底子本身很虚,恐怕不会这么冒险。(去看这家平台资质背景,确实算是有料的平台,有可投性。)
这案例也透露,一些网贷平台对一些“评级”以商业合作换排名的“深恶痛绝”。
有融网:案底就多了一些。
今年4月,鼎立控股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东阳市公安局通报。鼎立控股的相关负责人也被采取强制措施。
而鼎立控股却是有融网的入股股东。非法吸存,有融网又是干P2P的。这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被“爹”坑惨了。
除此之外,这家平台的资产端被扒出有严重问题:不仅多个借款人有数额较大的涉诉案件,官司缠身;借款去向也多有关联嫌疑,自融问题大。
这家平台仍然活着也算奇迹。慎投。
第三组:小宝金融、小宝金服
这类就是“躺枪”组合的典型。两家没有关系,但名字太像了。一家出事,另一家就只能躺枪。小宝金服是一家倒了很久的平台。小宝金融还活着,躺枪严重。
(还有跨界躺枪的情况:友融传媒、友融金融、友融财富。友融是做新媒体传媒业务的公司。友融财富做线下理财的(不要投)。友融金融是一家已经停业清算了的P2P。这三完全没关系。还活着的友融传媒,躺枪也很重。)
回来说小宝金融,读者问得比较多。
借此机会简单谈一谈:
看小宝金融的高管谢天来的经历,差不多是属于从网贷平台里赚了些经验,赶着网贷风口创立的小宝金融。资历不厚。
另外,披露的团队里都没有风控或者信贷等资产相关领域的高管。这很难让人相信,这家平台获取资产及风控的能力。
不过有的亮点是:这家有银行存管、借款标的信息披露比较全,收益比较高(能匹配平台存在的较为高的风险),此外平台规模比较小。短时出问题的概率小。
对于这种平台,麦芽认为很一般,建议是:小白不要参与。老司机,可以看着办。
想一下子将那些似是而非,相似名字平台,全理清楚是没可能的了。
如果你也遇到极容易混淆的平台,留言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