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学界对紫砂壶的起源存在两种
看法,
一种
说
是宋代起源
,另
一种是明代起源
。根据
1976宜兴鼎蜀镇蠡野羊角山宋代龙窑窑址出现的紫砂残器,笔者判断紫砂壶上限可能早到北宋中期。通过梳理,紫砂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
创始期
:北宋
到明代
前中期。
宜兴
早期发达的
制陶业为
紫砂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条件。但
也因为与陶器混烧,呈现出古朴粗糙的特征
。
早期紫砂一般为灰褐色,器型为
无足宽平底的提梁大壶
,多
见飞釉泪斑
,
无款识。
(二)
形成
期
:明代中晚期
。
时大彬
等人
的探索
出
一套合理完备的紫砂制作工艺和工具
,使得
紫砂
得到质的飞跃
。此时壶的主要器形是仿青铜器、瓷器。明晚期有两种典型的紫砂胎,前者呈紫褐色,后者则为胎内颗粒感大而明显的棕褐色。改进了烧成工艺,
避免了
飞釉泪斑
。
流行刻款,或用刀或竹刀划刻。
(三)
繁荣期
:清早中期
。
随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紫砂陶呈现出全新的艺术风貌。紫砂
壶开始
进入宫廷
也远销海外。
清代紫砂器在工艺、造型、铭刻、堆塑于一体
,
造型全面丰富,装饰风格发展到顶峰。
(四)
衰落与复兴:清末
至
民国
。
此时
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战争和经济衰落
,
使
紫砂陶发展低迷,书卷气、金石味浓烈,紫砂光货是这个阶段的主流。
后一阶段,
民族资本家代替了封建家族而大量兴起
,
出现了专门从事仿古制作
的紫砂陶
,
不仅
制作工艺上也开始创新,还设立陶瓷工业学校和各种紫砂培新机构
,参加国际国际博览会,使得紫砂陶在名声大祚。
1:清康熙/雍正陈鸣远作宜兴紫砂南瓜式壶,尺寸:宽17.8厘米,估价:HKD 7,000,000 ~ 8,000,000,成交价:HKD 8,42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二、紫砂壶的制作
(一)原料的挑选与处理:
挖矿
——
粉碎、风化
——
筛分
——
陈腐
——打
泥
(揉泥)
(二)塑型与装饰:
紫砂壶
有
“拍身筒成型法”和“镶身筒成型法”两种基本成型工艺。
前者是圆器的制作工艺,后者则用于方器的制作。紫砂壶的装饰工艺十分丰富,且各个阶段都有不同,总体来说,常见的装饰手法包括:
(三)烧制: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以龙窑烧制,其后主要采用倒焰窑,现在主要应用隧道窑和电窑等烧成。
2:何道洪大松竹梅壶,尺寸:长36.5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5,000,000,成交价:RMB 8,050,000 ,成交时间:2012-06-03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春季拍卖会。
三、紫砂壶的价值
(一)实用价值
1981年,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和宜兴紫砂工艺厂共同合作,韩人杰、叶龙耕等人对宜兴紫砂陶的生产工艺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文章指出,紫泥主要矿物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石、石英及云母屑、铁质等,并且还指出紫砂制品具有“双重气孔”的概念。
由于这种特殊的构成,使得紫砂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古往今来,紫砂壶是最理想的茶具,以其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香;砂质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烧,不易开裂等一系列优越的品质,在茶具中脱颖而出。
3:顾景舟矮僧帽壶,尺寸:长12.5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4,000,000,成交价:RMB 7,820,000 ,成交时间:2012-06-03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春季拍卖会。
(二)
文化价值
中国古人将球方圆之道,紫砂壶的造型也分方圆两种。
圆形造型讲究
“圆,稳,均,正”壶体本身以及附件大小曲折均匀,比例适当;方形讲究“方中寓圆”要求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
紫砂壶丰富的装饰内容和手法,是古人对自我的一种表达与思考。通常
以自然形体造型为主体,取
动植物的
自然形态
用来
造
型和装饰,体现
淡泊宁静
质朴灵动
的审美情趣
,常见的有
松竹梅壶
和
翠蝶壶等等。
也有奢华多彩,富贵精致的皇家气韵,曾一度在胎体上挂珐琅彩、挂炉均釉,供皇家赏玩。而把中国诗词
、
书法
、
篆刻用于紫砂壶装饰
,
则是文人对自我的直接表达,将紫砂壶的品鉴与收藏价值提高了一个档次。
(三)
收藏与经济价值
“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紫砂器使用越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玉色晶光,气韵温雅
,具有价高的收藏与经济价值。通过整理,笔者得到了影响紫砂壶收藏与经济价值的几个重要因素。
1.印,是否有落款和匠人信息。2.器型与装饰,是否有刻划装饰和题字等。3.紫砂的品质。4.保存状况与品相。
4:现代顾景舟茄段壶,尺寸:长17.5 厘米;高12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4,500,000,成交价:RMB 7,475,000 ,成交时间:2011-12-04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