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6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在北京盛大举行。在分论坛现场,进行了一场关于“养老问题”的大考正。
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国家7%的标准。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迅速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重大挑战。而同时养老产业也被看做是下一个风口和金矿。
在2016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分论坛——《养老产业大考场》上,央视财经主持人靳强提到:很多人会说养老产业会超过房地产过去十年的辉煌,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姚余栋
:养老产业是比较大的产业链,关键要把我们劣势转为优势,它牵动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果有第三支柱,第二做好了,它就是长钱,通过专业机构的理财,帮助我们去杠杆。
企业的资本金是来自养老钱的。需要是什么?就是养老、保险,要把中国实体经济注资,主要靠养老资金需求。
如果高储值率放在养老市场上,这个养老钱的收益率高,养老不就更好了吗,每个月拿钱更多了。一旦有钱以后,像泰康、复星,把很多养老院都做好,我们社区能做好,而且机器人将来也可以多一些,能够减轻我们人力成本,所以这是一个巨大产业。
而且从现在起,不光是五十年,可能是一百年的产业,所以希望爱老,还是有希望能够做到好的。
促进民生改善,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任务之一。日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布了21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这意味着,高达数千亿的养老金入市,正式进入了倒计时。养老金这笔保命钱,入市后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养老产业的发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呢?
清华大学教授 杨燕绥:
受托人全权承担责任、制定策略,账户资产托管人选全国最优秀的投资管理人,筛选出十几个,你看现在排出来,都是业绩最好的,选他们这样一个很好的受托人,资产托管,然后投资管理,这是一个很好的养老金生产机制,这个机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已经形成了,而且他们的业绩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杨燕绥认为,养老金入市不仅为股市带来了长期资金,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稳定市场;同时,让这笔资金实现保值增值,也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0.5%,已超过国际老龄化国家7%的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也给养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 刘挺军:
降低市场进入的一些政策的门槛,通过产业政策的支持,比如说在降低房产税,减少这些进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