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承认,拍《让子弹飞》开始是有一点赌气,但后来就忘了。
他觉得大家喜欢看,总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东西,确实不难。「并不是说《让子弹飞》不好,但它确实是一个尊重电影规律的东西,其实尊重电影规律很容易,就是戏剧性嘛,我是学戏剧的,这个容易」。
《让子弹飞》升空后,姜文开始下一个电影,是史航之前给他推荐的一个故事,民国阎瑞生案。姜文把这个普通的谋财害命案构建出了异常丰富的层次,他一直觉得:
电影得是在家长里短之上的一种梦想,而且就是非分的东西才行,你天天聊这个分内的和家长里短,那不叫电影。
写《阳灿》剧本时,姜文一直在听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那是他创作《阳灿》的灵魂音乐。这次这个故事,姜文创作的灵魂音乐是一首爵士,Sidney Bechet 的《Egyptian Fantasy》,埃及幻想曲。
还有一首阿根廷探戈舞曲也很重要,《Por Una Cabeza》,中文名可翻成《一步之遥》。最终姜文没在电影里用这支曲子,但用它的名字做了电影名。
《一步之遥》的剧本前后写了四年,编剧人数冠绝姜文电影之首。姜文,王朔,廖一梅,述平,阎云飞,郭俊立,孙悦,孙睿,于彦琳,一共九个编剧参与了《一步之遥》的剧本创作。
姜文自己本身就是剧本狂人,自己爱写,也爱找别人写,但凡遇上会写的,看中了,就用尽办法去求,策动不成就鼓励,鼓励不成就威胁,总之一定要弄来。
拍摄时,《一步之遥》的场记板上闪着红灯的名字是 Grand Party 。编剧廖一梅说,她在组里的四个月,基本就是以参加姜文的趴体的心情度过的。非常快乐,夜夜笙歌。编剧组在剧组的地位和待遇好到遭人恨,可以用导演的厨子,吃导演的东西,喝导演的酒,还专门有人给送过来,编剧组会议室正对导演的私人厨房。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配了健身教练的健身房,一个有氧,一个无氧。
王朔第一次给姜文写了剧本,他构建起了《一步之遥》的血肉骨架。虽有九个编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在场,有人只负责前期,有人进行跟组,姜文从来不会拿一个死剧本直接拍,剧本会随着拍摄不断成长。
姜文的编剧组不是分工制,而是刷漆制,你刷一遍,我刷一遍,一层叠一层。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到故事中,整体创作氛围非常好。
编剧们表示,他们一共写了十个剧本的体量。每次写完交给姜文后,姜文都是一通怒赞,「简直太棒了,没人能比你们写的更棒,只有你们自己能写出更棒的。再来一稿吧」。
关于写作,姜文说过一段儿重话:
他们写小说,写剧本,我觉得这就算文学的一部分吧。文学如果被一个国家,被一个社会忽略了,这社会是要堕落的。
这回故事的主角,继续姓马。至此,姜文所有电影里,都有姓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马小军,《鬼子来了》马大三,《让子弹飞》马邦德,《一步之遥》马走日。
2013年9月,《一步之遥》开拍。姜文首次使用了3D摄影机,和《阿凡达2》将要用的机器是一款。《一步之遥》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这套新设备拍摄的电影。姜文一直觉得,电影,首先是个技术,技术上一定要做好。
《一步之遥》投资过了3亿,各方面都很巨大。群演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人数超过2万,服饰总数达到27249件。电影里还搭了一个国内最大的舞台,能同时容纳2000人观看花国总统大选。
电影里有火车戏,姜文要求布景搭得不像火车,但又要比火车还火车。火车上要有金色沙滩,试来试去,都不行,最后,拉来六吨玉米,磨碎,才实现了姜文要的感觉。
这次拍摄,姜文遇到了导演生涯最大的一场意外。他们在怀柔中影基地拍花国总统大选,前一天消防部门专门去做了检查,没有任何火灾隐患,过了不到10小时,棚里就着了一场大火,火势燎棚,消防队员让剧组做好烧三天三夜的准备,幸好到晚上火就灭了。万幸人没事,但大火烧毁了主场景大世界舞台的60%,直接损失一千多万。
2014年1月,姜文五十一岁生日后的第三个星期,《一步之遥》杀青。这次一共拍了200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减掉了198个小时。
12月15号,《一步之遥》电影首映式在北京奥体中心羽毛球馆举行。四年前,《让子弹飞》的首映式也是在这儿。那次电影放完,掌声雷动,这一次,安静多了。三天后,《一步之遥》公映。字幕一走,放映厅一开,人流如潮,恶评亦如潮。想从人群里找一个说看懂了的人,很难。
上映6天,依靠马珂的大力度宣传,首波票房潮冲过3.7亿,但受口碑牵制,单日票房急转直下,难过2000万,排片率也从首日的53%断崖跌落至19%。《一步之遥》算上宣发,投资过了3亿,除去电影发展基金,营业税,院线和影院要分的账以外,票房至少得过10亿,资方才能勉强回本。
最终,《一步之遥》票房止步5.13亿,血赔。《太阳照常升起》也是血赔,但起码豆瓣评分保到了8.0。《一步之遥》创了姜文生涯最低,只有6.3。这把是实实在在地全面坍塌。
接受采访,姜文强压内火,不方便说得太过:
从我的角度说,迄今为止,我认为《一步之遥》是我拍的最好的电影。大家议论的很多缺失对我是基本常识,比如叙事、逻辑、起承转合,就好像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但我不想拿基本功聊一辈子。
我当然不希望十年后别人才觉得很好看。我做了20年导演,《一步之遥》就是我最好的电影。哪怕它只卖了一块钱,哪怕16亿人不喜欢,我也不在意,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后来,姜文和编剧李非聊天,谈到《一步之遥》,甩过一句话:「我再也不干这包饺子喂猪的事儿了。」